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郤诜西晋
泰始七年举贤良对策 西晋 · 郤诜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八
诏曰:「盖太上以德抚时,易简无文。
至于三代,礼乐大备,制度弥繁。
文质之变,其理何曲,虞夏之际,圣明系踵,而损益不同。
周道既衰,仲尼犹曰从周。
因革之宜,又何殊也?
圣王既没,遗制犹存,霸者迭兴而翼辅之,王道之缺,其无补乎?
何陵迟之不反也?
岂霸德之浅欤?
期运不可致欤?
夷吾之智,而功止于霸,何哉?
夫昔人之为政,革乱亡之弊,建不刊之统,移风易俗,刑措不用,岂非化之盛欤?
何修而响兹?
朕获承祖宗之休烈,于兹七载,而人未服训,政道罔述。
以古况今,何不相逮之远也?
虽明之弗及,犹思与群贤虑之,将何以辨所闻之疑昧,获至论于谠言者乎?
加自顷戎狄内侵,灾害屡作,边氓流离,征夫苦役,岂政刑之谬,将有司非其任欤?
各悉乃心,究而论之。
上明古制,下切当今。
朕之失德,所宜振补。
正议无隐,将敬听之」。
诜对曰:伏惟陛下以圣德君临,犹垂意于博采,故招贤正之士,而臣等薄陋,不以降大问也。
是以窃有自疑之心,虽致身于阙庭,亦僶俛矣。
伏读圣策,乃知下问之旨笃焉。
臣闻上古推贤让位,教同德一,故易简而人化;
三代世及,季末相承,故文繁而后整。
虞夏之相因,而损益不同,非帝王之道异,救弊之路殊也。
周当二代之流,承雕伪之极,尽礼乐之致,穷制度之理,其文详备,仲尼因时宜而曰从周,非殊论也。
臣闻圣王之化先礼乐,五霸之兴勤政刑。
礼乐之化深,政刑之用浅。
勤之则可以小安,堕之则遂陵迟。
所由之路本近,故所补之功不侔也。
而齐桓失之葵丘,夷吾沦于小器,功止于霸,不亦宜乎!
策曰:「建不刊之统,移风易俗,使天下洽和,何修而向兹」?
臣以为莫大于择人而官之也。
今之典刑,匪无一统,宰牧之才,优劣异绩,或以之兴,或以之替,此盖人能弘政,非政弘人也。
舍人务政,虽勤何益?
臣窃观乎古今,而考其美恶:古人相与求贤,今人相与求爵。
古之官人,君责之于上,臣举之于下,得其人有赏,失其人有罚,安得不求贤乎!
今之官者,父兄营之,亲戚助之,有人事则通,无人事则塞,安得不求爵乎!
贤苟求达,达在修道,穷在失义,故静以待之也。
爵苟可求,得在进取,失在后时,故动以要之也。
动则争竞,争竞则朋党朋党则诬誷,诬誷则臧否失实,真伪相冒,主听用惑,奸之所会也。
静则贞固,贞固则正直,正直则信让,信让则推贤,推贤不伐,相下无餍,主听用察,德之所趣也。
故能使之静,虽日高枕而人自正;
不能禁动,虽复夙夜,俗不一也。
且人无愚智,咸慕名宦,莫不饰正于外,藏邪于内,故邪正之人难得而知也。
任得其正,则众正益至;
若得其邪,则从邪亦集。
物繁其类,谁能止之!
故亡国失世者,未尝不为众邪所积也。
方其初作,必始于微,微而不绝,其终乃著。
天地不能顿为寒暑,人主亦不能顿为隆替;
故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
当今之世,宦者关梁,邪门启矣;
朝廷不责贤,正路塞矣。
得失之源,何以甚此!
所谓责贤,使之相举也;
所谓关梁,使之相保也。
贤不举则有咎,保不信则有罚。
故古者诸侯必贡士,不贡者削,贡而不适亦削。
夫士者,难知也;
不适者,薄过也。
不得不责,强其所不知也;
罚其所不适,深其薄过,非恕也。
且天子于诸侯,有不纯臣之义,斯责之矣。
施刑之道,宁纵不滥之矣。
今皆反是,何也?
夫贤者天地之纪,品物之宗,其急之也,故宁滥以得之,无纵以失之也。
今则不然,世之悠悠者,各自取辨耳。
故其材行并不可必,于公则政事纷乱,于私则污秽狼籍。
自顷长吏特多此累,有亡命而被购悬者矣,有缚束而绞戮者矣。
贪鄙窃位,不知谁升之者?
兽兕出槛,不知谁可咎者?
漏网吞舟,何以过此!
人之于利,如蹈水火焉。
前人虽败,后人复起,如彼此无已,谁止之者?
风流日竞,谁忧之者?
虽今圣思劳于夙夜,所使为政,恒得此属,欲圣世化美俗平,亦俟河之清耳。
若欲善之,宜创举贤之典,峻关梁之防。
其制既立,则人慎其举而不苛,则贤者可知。
知贤而试,则官得其人矣。
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
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
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人用资给,和乐兴焉。
是故寡过而远刑,知耻以近礼,此所以建不刊之统,移风易俗,刑措而不用也。
策曰:「自顷夷狄内侵,灾眚屡降,将所任非其人乎?
何由而至此』?
臣闻蛮夷猾夏,则皋陶作士,此欲善其末,则先其本也。
夫任贤则政惠,使能则刑恕。
政惠则下仰其施,刑恕则人怀其勇。
施以殖其财,勇以结其心。
故人居则资赡而知方,动则亲上而志勇。
苟思其利而除其害,以生道利之者,虽死不贰;
逸道劳之者,虽勤不怨。
故其命可授,其力可竭,以战则克,以攻则拔。
是以善者慕德而安服,恶者畏惧则削迹。
止戈而武,义实在文,唯任贤然后无患耳。
若夫水旱之灾,自然理也。
故古者三十年耕必有十年之储,尧汤遭之而人不困,有备故也。
自顷风雨虽颇不时,考之万国,或境土相接,而丰约不同;
顷亩相连,而成败异流,固非天之必害于人,人实不能均其劳苦。
失之于人,而求之于天,则有司惰职而不劝,百姓殆业而咎时,非所以定人志,致丰年也。
宜勤人事而已。
「臣诚愚鄙,不足以奉对圣朝,犹进之于廷者,将使取诸其怀而献之乎,臣惧不足也。
若收不知言以致知言,臣则可矣,是以辞鄙不隐也(《晋书·郤诜传》,又略见《群书治要》三十。)」。
自理表 西晋 · 郤诜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八
臣生三月而孤,随母依外祖,舅为县悉家,以咸宁二年母亡,家自祖以下,十四坟在缑氏,而墓数有水,规悉迁改,常多病疾,遂便留此,此方下尸唯城中高,故遂葬于所居之宅,祭于所养之堂,不知其不可也(《通典》一百三)
魏舒 西晋 · 郤诜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八
公久疾,小差视事,是也。
唯上所念何意,起讫还卧,曲身回法,甚失具瞻之望。
公少立巍巍,一旦弃之,可不惜哉(《晋书·魏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