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浑西晋 223 — 297
请赐綦毋倪鼓吹表 西晋 · 王浑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八
吴国临战牙门将张泰、黄辰、骑督綦毋倪,勇捷效武,破贼制胜,此三人之所致也。
泰、辰已亡,今倪独在。
昔伐蜀有小功,斩牙门数人,使加鼓吹,至于灭一国而有未得鼓吹者。
臣愚昧,请圣诏赐倪鼓吹,存录猛将,以尽武人之力也(《御览》五百六十七)
请补周馥尚书郎 西晋 · 王浑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八
理识清正,兼有才干,主定九品,检括精详。
臣委任责成,褒贬允当,请补尚书郎(《晋书·周馥传》,《御览》二百九。)
请转荀组从事中郎 西晋 · 王浑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八
左西属文义贞素,清识见称,宜转中郎(《御览》二百九引《晋中兴书》。)
表立水碓 西晋 · 王浑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八
洛阳百里内,旧不得作水碓。
臣表上先帝,听臣立碓,并搀得官地(《御览》七百六十二)
乞遣赵纂疗病表 西晋 · 王浑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八
臣有气病,善夜发,服半夏汤,或服汤不解,尚取针。
前殿中医赵恭思纂,见给事在医署。
纂能针,有方伎,乞以纂名课考称课医,给臣自疗治(《御览》八百三十)
上书谏遣齐王攸之藩 西晋 · 王浑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八
伏承圣诏,宪章古典,进齐王攸上公,崇其礼仪,遣攸之国。
昔周氏建国,大封诸姬,以藩帝室,永世作宪。
至于公旦,武王之弟,左右王事,辅济大业,不使归藩。
明至亲义著,不可远朝故也。
是故周公得以圣德光弼幼主,忠诚著于《金縢》,光述文武仁圣之德。
于大晋,姬旦之亲也。
宜赞皇朝,与闻政事,实为陛下腹心不贰之臣。
为人,修洁义信,加以懿亲,志存忠贞。
今陛下出攸之国,假以都督虚号,而无典戎干方之实,去离天朝,不豫王政。
伤母弟至亲之体,亏友于款笃之义,惧非陆下追述先帝、文明太后待攸之宿意也。
若以望重,于事宜出者,今以汝南王亮
宣皇帝子,文皇帝弟,胄、骏各处方任,有内外之资,论以后虑,亦不为轻。
今之国,适足长异同之论,以损仁慈之美耳。
而令天下窃陛下有不崇亲亲之情,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若以妃后外亲,任以朝政,则有王氏倾汉之权,吕产专朝之祸。
若以同姓至亲,则有吴楚七国逆乱之殃。
历观古今,苟事轻重,所在无不为害也。
不可事事曲设疑防,虑方来之患者也,唯当任正道而求忠良。
若以智计猜物,虽亲见疑,至于疏远者亦何能自保乎!
人怀危惧,非为安之理,此最有国有家者之深忌也。
愚以为太子太保缺,宜留居之,与太尉汝南王亮、卫将军杨珧共为保傅,干理朝事。
三人齐位,足相持正,进有辅纳广义之义,退无偏重相倾之势。
令陛下有笃亲亲之恩,使蒙仁覆之惠。
臣同国休戚,义在尽言,心之所见,不能默已。
私慕鲁女存国之志,敢陈愚见,触犯天威。
欲陛下事每尽善,冀万分之助。
臣而不言,谁当言者(《晋书·王浑传》)
裴楷奏请解中书令 西晋 · 王浑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八
受先帝拔擢之恩,复蒙陛下宠遇,诚竭节之秋也。
性不竞于物,昔为常侍,求出为河内太守
后为侍中,复求出为河南尹
杨骏不平,求为卫尉
及转东宫,班在时类之下,安于淡退,有识有以见其心也。
今委顿,臣深忧之。
光禄勋缺,以为可用。
张华中书王戎尚书,足举其契,无为入。
名臣不多,当见将养,不违其志,要其远济之益(《晋书·裴楷传》)
奏弹虞浚等冒丧婚娶 西晋 · 王浑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八
前以冒丧婚娶,伤化悖礼,下十六州推举,今本州中正各有言上。
太子家令虞浚有弟丧,嫁女拜时;
镇东司马陈湛有弟丧,嫁女拜时;
上庸太守王崇有兄丧,嫁女拜时;
夏侯俊有弟子丧;
为息恒纳妇,恒无服;
国子祭酒邹湛有弟妇丧,为息蒙娶妇拜时,蒙有周服;
给事中王琛有兄丧,为息棱娶妇拜时,并州刺史羊暨有兄丧,为息明娶妇拜时;
征西长史牵昌有弟丧,为息彦娶妇拜时。
儒官,身虽无服,据为婚主。
《案礼》:「大功之末可以嫁子;
小功之末可以娶妇」。
无齐缞嫁娶之文,亏违典宪,宜加贬黜,以肃王法,请台免官,以正清议(《通典》六十,元康二年司徒王浑奏。)
奏对诏访元会问计吏所宜 西晋 · 王浑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八
诏问:明年正旦会,四方计吏入见,临朝当问所宜。
浑奏曰:陛下钦明圣哲,光于远近,明诏冲虚,询及刍荛,斯乃周文畴咨之求,仲尼不耻下问也。
旧三朝元会前计吏诣轩下,侍中读诏,计吏跪受。
臣以诏文相承已久,无他新声,非陛下留心访问(《晋书》作「方国」。)之意也。
可令中书指宣明诏,问方土异同所宜,士人贤才秀异,隐伏未达,风俗好尚,礼教之宜。
劝农务本,以尽垦殖之利;
刑狱清理,得无枉滥之失;
郡守长吏,得无侵虐。
其勤心治政,为民兴利除害者,训化之绩,授以纸笔,尽意陈闻。
以明圣指垂心四远,不复因循常辞。
且察其答对文义,以观计吏人才之实。
又先帝时,正会后东堂见征镇长史司马诸王国卿、诸州别驾
今若不能别见,可前诣轩下,使侍中宣问,以审察方国,于事为便(《艺文类聚》四,《御览》二十九,并引《王浑集》,又见《晋书·王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