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赠别武陵诸远之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远之诸君,武陵奇士也,精于识鉴,一语品题,不下汝南月旦,巨公名士交游满四方。乙巳(康熙四年,1665年)春王,寄迹宝云山寺,与余得亲晨夕,酒怀道谊,快人。奈何俗薄难留,仲春下浣,又挂片帆西问矣。临歧握别,怅惘不禁,因赋短章,以识永怀云尔。
寂寞穷村老鹬冠,客窗与子共盘桓。
烟霞骨相逢姑布,冰雪襟怀许伯鸾
山寺落梅伤别易,天涯芳草寄愁难。
西陵南浦应相忆,月满中庭各倚阑朱用纯编、金吴澜补编《朱柏庐先生编年毋欺录》“丁卯六十一岁”条,又载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诸远之,明末清初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是以卜筮为生的术数之士,康熙四年(1665)一月昆山,遂驾船沿长江西去。朱用纯此际与之过从甚密,并留下深刻印象,他在所著《毋欺录》中,于二十二年后尚清晰记下此事的始末。
赠袁重其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与子情亲已有年,今朝蓬鬓觉萧然。
交游虽广贫何救,尘世真难巧自全。
寒雪河桥负米路,春风画桨寄诗船。
须知乐意谁能似,半百婴儿戏母前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重其为吴县袁骏之字,此人父亲早逝,以孝母著称于清初。康熙十一年(1672)曾来昆山,请朱用纯吴江戴笠作寿序。故暂定此诗约写于此际。
酬陶表兄归葺书斋见示之作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拟向云山买一窝,提壶啸侣听莺歌。
萍踪定觉家园好,蓬径何愁车马过。
花逐琴声流雪浪,月迎书卷到烟萝。
应当风雨看无恙,肠断荒丘是□娑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陶鄄(1620—1692字康令,是朱用纯的姨表兄和妻兄。入清后因父陶琰自缢于昆山城破时,遂终身不事科举,云游四方。与乡人叶方恒相善,方恒山东时,曾两访之。此诗题所谓“归葺”书屋,诗句所谓“萍踪”浪迹,当与齐鲁之行有关。因叶氏康熙二十一年(1682)卒于济宁运河道任上,故定此诗约写于此际。
将赴洞庭故里诸公赠别次韵奉酬二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少壮相依老更亲,几回屈指不多人。
情知晤对原稀少,话到分携便苦辛。
岁首平添花下约,更残难乞醉中身。
逝将好友殷勤意,散作包山笠水春。
其二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分一畸人,旧好寻思转怆神。
雨里话深闻雁夜,风前坐久看花晨
帆蒲尚挂娄江雪,杯蚁先浮震泽春。
魂梦不愁波浪阔,故山常自接音尘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朱用纯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席永之请,至东山教其幼弟永渤。临行前,以此诗奉答故乡昆山友人送别诗作。其友徐履忱(徐开任侄子,顾炎武外甥)撰有《送朱柏庐洞庭》,从诗句“送君去作授经人”、“莫厘峰下应东望”等,可证此次所赴洞庭具体的时和地。
感旧次韵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缟纻论交意气真,平生如梦泣沾巾。
班荆旧处江云暗,挂剑重来墓草春。
纵使鹤归愁物换,只应弦辍思谁申。
不堪日暮山阳笛,吹彻东风几怆神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按:感旧指怀念故旧,次韵指依次用原作本韵酬和。此诗写作时间不详,从诗中典故来看,所怀之旧友为平生知音,似已亡故;所处之时代,已是物是人非、物换星移的清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