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北行赋甲寅冬甲寅 清 · 徐宗泰
 出处:晚静堂集第一
岁甲寅之龙狵兮,余俶驾而北徂。
出青门而迟迟兮,心凝注而不愉。
触穷阴之绪风兮,历原陆之靡靡。
朝余发于豆川兮,夕怬雪云之故里。
攀丘木以虔扫兮,仰先祖之名德。
泽弥远以永庥兮,惧余隤而靡则。
𥇕华冈于路左兮,怅揽辔而神逝。
顾余程之难稽兮,曾不得乎小憩。
越祝石而东迤兮,日骎骎而注峡。
山谺拆以百折兮,夐不见夫衍陆。
詹旌祠于花江兮,欸南宁之复矢。
提褊师而遌贼兮,终力屈而蹈义。
山河郁其战色兮,俾兜鍪以羞颜。
遵金壤而左转兮,路倭折而益艰。
阅风谣其日异兮,知渐趋乎北塞。
怀郁郁以不释兮,诹地志以内契。
逴日远乎故里兮,梦黯黯其屡逝。
野莽荡而多风兮,雨雪缤其载涂。
服厚毛犹瘒瘃兮,哀彼隶之无襦。
淮州而流憩兮,喜岩邑之清腴。
植苍柏以周山兮,云岁收以百斛。
瞻板咏而徵故兮,记沙祖之异迹。
漂洪湍而鬼护兮,获西洋而重揭。
事旷绝而希觏兮,文苑盛其张大。
望怾怛而孔迩兮,奈系余以人累。
神翩彯以先骛兮,敕灵真其余俟。
铁岭之嶅嶅兮,阈南北以横截。
众阜屹以旁拥兮,褰穹岳而中擢。
閟虎豹而窟宅兮,蓄风云以吞泄。
磴一线以如堕兮,辍余轭而上跻。
重溟涵其一泓兮,日月眇以东西。
出寥廓而孤观兮,濯怐愗乎余襟。
志超轶以自喜兮,辄形之于歌吟。
命仆夫而疾驱兮,欣余辕之不踣。
顾云峤而愕眙兮,不识径之所繇。
止南堡而秣驷兮,遂暮戾乎郡居。
聚家族而胥欢兮,北地犹吾室庐。
被雾露之匽薄兮,淹床褥以嚬呻。
时暇日而周览兮,按舆志而咨询。
控关岭以绾毂兮,辏轮蹄而纷沓。
饰楼观以列峙兮,邑居殷其千室。
列众山以环卫兮,汇大川以襟带。
民富藏其丝粟兮,地产通乎陆海。
然风气之可恶兮,固不并以南界。
日沈霾以常阴兮,荡风沙以埋陆。
大卤眇以莽苍兮,野草凄以少色。
矧谣俗之荒陋兮,觖儒化之渐摩。
氓蚩蚩而羯羠兮,又懻忮以尚夸。
里闾阒其弦诵兮,逢掖瞢其铅椠。
欲有考其故实兮,文献缺其焉验。
嗟湖岭之彬彬兮,号文学之渊薮。
繄先正之云邈兮,士不泽其陶铸。
讧伪作而日浇兮,今鬼蜮之窟巢。
独是邦之风完兮,民侗质而易教。
怀玆忱而窃睎兮,庶在后其可考。
居悒悒而潜寂兮,邈四顾而无友。
散轻策而孤往兮,溯南云而流睇。
长安邈其日下兮,岭树瞹以迢递。
独沈瞀以中悲兮,涕淫淫其沾衣。
闻玆土之多胜兮,浦屿尤其瑰奇。
愿俟暖而扬舲兮,茧余足犹不辞。
对时序之晼晚兮,又殷忧之难聊。
观斯世之缊纷兮,吾道厄其将消。
群阴进以女壮兮,白日忽其晻翳。
九关邃以茫茫兮,臧否眩其日盭。
太行而众驱兮,况觺觺以旁伺。
愿余折此南辕兮,与彼世乎自疏。
缭彗星而为旌兮,骖长螭而为驭。
祛秽累以佚荡兮,翩往走乎东瀛。
挟精粹以为徒兮,极余观夫扶桑。
象先而独存兮,謇被发而相羊。
苕溪似辋川赋甲寅 清 · 徐宗泰
 出处:晚静堂集第一
客有以一幅画饷余曰:是子昂苕溪传神也。
山川映发,独冠江左
风流标举,秀出吴下。
游秇超绝,天巧尽泄。
写境流动,云烟生色。
余乃卒业而诘之曰:嘻嘻,此非苕霅也。
此岂王右丞之辋川耶?
何风气物态之相肖,令对之而宛然。
客笑曰:辋西在秦,苕东在吴。
奚子观之是惑,曾不识风景之有殊。
若其园池之美,同季伦金谷之乡。
花石之丽,似文饶平泉之庄。
必援是而同之,抑吾子之有辞。
余乃盱衡而评之曰:山则虽高,首阳腾嗤。
水则虽深,汨罗含讥。
林泉娱目,不解山河之泪。
花月迷情,却忘离之耻。
风雨震荡,殷仲文之林柯无静。
霜雪交戒,陶徵君之松菊不劲。
此皆辋川之物色,而今苕似之。
噫噫然矣,我知之矣。
系麟趾于南朝,是犹之受兰台之恩渥者耶。
耽禁脔于北雠,是犹之污羯狗之伪爵者耶。
书窃钟太傅之髓者,吴兴而即右丞
诗哜庾开府之胾者,右丞而即吴兴
藻艺彬彬而同驾,风度翩翩而交映。
寔异世而同符,朝暮遇而不爽。
韵度既契,行藏不谋而齐轨。
行藏既齐,形于山川而发于缣素者,亦不期而类之。
故使人目眩而心疑,遂彷像其莫之辨。
嗟乎天地之间,吹万各异。
人之所同,地随而似。
伊洛一派,比则洙泗。
钱湖十里,似彼西子
冷山大节,恍挹雪窖之高风。
岳庙孤忠,宛见胥山之遗踪。
是皆心迹之暗符于千载,卒烂熳而同辙。
于是其风物英爽之泱泱,亦随之而髣髴。
必使观者,惝然而思。
芒然而疑,不自觉世相后而地相隔。
今日苕辋之肖似,宁独谓之无是理。
客乃犁然而悟,按图谛视。
笑而复余,子言良是。
对其烟云媚丽之态,苕溪耶?
辋川耶?
察其池台华巧之容,辋川耶?
苕溪耶?
遂击其图而歌之。
歌曰:苕水兮幽幽,惟辋之色。
苕人兮谁与归,惟摩诘之躅。
太学孙文忠公承宗哀辞(小叙○燕馆作)癸未 清 · 徐宗泰
 押阳韵 出处:晚静堂集第一
余曾从皇明史中。槩识太学孙公承宗为启,祯间贤相。出镇辽阳。复诸城。威建虏。晚又殉节伟然。心窃叹仰也已。今见牧斋钱谦益状公行者。始得公谋谟志节之详。盖公崇祯戊寅。里居高阳。虏难。与本县令城守。城陷。骂虏以死。公死而诸子若孙及妇女。同时从公。抗贼死者又数十人。一家忠节。炳烺千古。遂掩卷太息。涕欲下也。嗟夫。公庶几乎李伯纪张德远之风。而其终则卞城阳江公万里公。真其人哉。使万,启间用公尽。则辽沈岂不复。使崇祯朝而用公尽。则岂见天下有沦夷之祸哉。公之食。当盛朝之季。宜若有扶衰定倾之业。而群小惎之。东功竟不卒。及崇祯改纪。明主锐意东事。礼重公甚。而又谗归。七年逊荒。只使之办此节烈。为邦家之光而止。呜呼。岂非天哉。今余东还。窃欲以椒醑。慰公英灵。而高阳非经行不可得。则敬为辞以泄余衷。其辞曰。
噫嘻万启之际兮,皇路隆极而圮丧。
九关邃邃而日曀兮,内臣睗睒而坠王纲。
朝朋谗而交乱兮,群哲遁而或戕。
东虏外猘而境蹙兮,民内瘁而流亡。
公怀忠猷兮,庶力赞乎修攘。
都匀枢而阨于上下兮,徒仰屋而热肠。
遂自陈而视师兮,威燀著于辽之阳。
及毅庙之明临兮,又起废而抚东疆。
复五十之城垒兮,储胥郁以势张。
遽单辞而罢归兮,长城撤而虏弥猖。
弃樯柁而洪河茫茫兮,公忧吒而彷徨。
虏南下而凭陵兮,锋及于高阳之公乡。
屈赤舄而登陴兮,气奋发而愈扬。
城陨而被拘兮,骂羯奴而口雷硠。
其龄七十有六而志气不衰兮,识素养之至刚。
遂从容而蹈烈兮,凛臣节之弥彰。
精爽结为山川兮,轰喷薄而竞三光。
子姓十数从而殉兮,纷横尸于公旁。
认忠孝之型家兮,昭简策而煌煌。
彼凶丑之骜逆兮,躏中华而慢天常。
既夷荡我之城邑兮,又歼我之忠良。
胡天之不降夫显戮兮,磔尔肉而空大荒。
高阳之山峨峨而际天兮,水㳽㳽而流长。
恍公灵耿著于其间兮,顾下土而遑遑。
思奠醑而莫繇兮,溯风槩而涕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