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大音希声赋 明 · 具凤龄
 出处:柏潭先生文集卷之五
士有牢笼今古,包括乾坤。
宄性情之始,洞声气之元。
遂有问于无极先生曰:教之大本,莫尚于音。
须天地之情,感神人之心。
功成不言,化行无迹。
曰昔大同,神圣继作。
运智输精,制器创物。
包牺之琴,女娲之瑟。
轩辕之咸池,帝尧之大章。
高辛之五茎,颛顼六英
虞之萧韶凤仪九成。
殷周象武,会朝清明。
是皆因声假气,化民成俗。
轰戛宇宙,震耀日月。
絪缊乎泰和之洋溢,坱圠乎神运之沕穆。
此隆古之治,必由于声音之妙兮,岂后世之所可窥度也欤。
先生奋袂顾谓曰:噫,子知其一。
未知其二。
子徒知有音之小,而不知希声之为大也。
以此而论大音之本者,不几于管穴之窥天,冰蚕之疑夏也耶。
至哉坤元,黄载于下。
大哉乾元,玄覆乎上。
一气默斡,二五相荡。
泄为至音,轇轕穹壤。
吹嘘太空,鼓舞冲漠。
雷厉风飞,此音之节也。
日照月辉,此音之彰也。
岳峙川流,此音之扬也。
鬼屈神伸,此音之施也。
造化之玄关,疑独之潜机。
寂寥开阖,与天地而始终。
皇王之大道,性命之深功。
杳冥张翕,赞生成于无穷。
放弥六合,而不见其有馀。
卷藏一物,而未闻其不足。
斯乃天地之大音,阐妙用于橐钥。
信所谓无声无臭,非耳目之攸及。
帝王假器之馀音,宁万一之堪拟。
虽然,音始于气,气寓于理。
气则有形,昭乎可觌。
理本无形,奥矣难测。
天地有理,托人而行。
圣王首出,为人之灵。
动必体天,不负所寄。
铿钟立武,哀丝立志。
磬石之辨,滥之会。
以至于欢鼓之进众,无非法天地之音,而为治教之最也。
仁义之端,礼乐之绪。
忠信之推,刑政之序。
亦率以斯音之节奏,夫岂徒文具之足说。
士于是闻言即悟,涣尔快释。
洗筝笛之陋,去糟粕之惑。
际千一之休明,蔚教化之旁达。
忝尘踪于末寮,倾寸心于白日。
伫见希声之混融,配覆载而为一。
超殷周而驾唐虞,教自成于大乐。
愿常陈晦翁之四字,冀毋怠于本源。
彼中和宣布之俚词,讵复渎于敷言。
耻君不及 明 · 具凤龄
 出处:柏潭先生续集卷之四
维商元圣,莘野耕夫。
民先觉,方寸唐虞。
禄天下兮不顾,系千驷兮何有。
吟皇王之至道,乐熙皞之遗泽。
几年藏器以待时兮,幸奋庸之有日。
殷聘沓至,贲然来思。
咸有一德,际会之时。
应天顺人,乃莫不宜。
盖其具之有素兮,尚何难于施为。
然耻君不及于兮,异哉心期将君臣之道变,耻遇世之非其常者耶。
抑征伐之违于心兮,耻揖逊之不可望者耶。
身不及性兮,君德犹有诟耻耶。
善不及美兮,王道容可訾议耶。
嗣王不惠兮,所耻者其在此耶。
放乎桐宫兮,为耻者岂以是耶。
夫何欿然而日馁兮,若捶挞乎朝市。
我究其端,俯仰一噫。
天尊地卑,义大君臣。
衷本帝降,序重人伦。
陈善闭邪,惟其至理。
极诚竭忠,亦分内事。
世理而益思其美,君圣而愈望其德。
苟一毫之未尽,是臣职之有阙。
阿衡之汲汲兮,未敢侈然而自足。
而且自有天地,即有君师。
三皇肇起,五帝继基。
人文未宣,大道犹郁。
及乎唐虞,立极。
精一心传,礼乐致治。
人伦之至,天理之粹。
白日正中,光被四方。
巍乎成功,焕乎文章。
百王楷范,万代绳规。
嗟惟元圣,念玆在玆。
怕勉勉而不宁日,犹耻其不及信。
所谓无耻之耻兮,质诸往而奚怍。
呜呼嘻嘻,羞恶一端,天性之发。
禀灵惟均,有生同得。
彼哉蚩蚩,心源晦蚀。
怵威怀謟,贪荣饕禄。
工延时好,巧中主欲。
靡所底止,有腼面目。
天下滔滔,古今同沦。
莫敢矫非兮,何多卫国之憸人。
君可亦可兮,不独梁丘之媚惑。
卒至于戕贤而败国兮,共相寻于覆辙。
谅元圣之所诛,罪不容于鈇銊。
静言思之,此或一义。
霜钟自应,岂是偶尔。
阴鹤寡和,必有其以。
君臣遭遇,从古不易。
格心非艰,虚受实难。
刳肝虽恳,殷社烟寒。
抉眼已酷,吴台草没。
王章戮而西都以倾,陈蕃枭而东汉随灭。
吁嗟乎羞辱之至此者,愚不知臣也君也。
伤心千载,惨不忍闻。
际千一之循环,伟休运之诞兴。
廓尧明而战战,开舜聪而兢兢。
然勤怠之靡常,复寒曝之不一。
愿圣上兮亹亹,审治乱之所与。
好问则裕兮,惕自用之深戒。
人心惟危兮,钦择善之至教。
念微臣之驽劣兮,顾涓埃兮何效。
抱葵藿之寸诚兮,仰天日兮不可欺。
矢勿负乎初志兮,庶前贤之是希。
圣敬日跻,懋昭大德兮,伫见之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