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致少林长老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道藏精华录本)
伏以焚修度日,终是凡情;
开创补天,方称圣手。
虽世事有成必毁,但天道无往不还。
痛净慈不幸,净扫三千;
德辉长辞,忽空四大。
遂致菩提树下,法象侵凋;
般若声中,宗风冷落。
僧归月冷,往往来来,如惊栖之鸟;
人出山空,
○落落,如吹断之云。
鼓声已失,何以增我佛之
衣食渐难,大要出如来之丑。
欲再成庄严胜地,须仰仗本色高人。
恭唯少林大和尚,行高六祖,德庇十方,施佛教之铃锤,展僧人之鼻孔。
是以不辞千里,通其大众之诚;
敬致一函,求作禅林之主。
若蒙允诺,瓦砾吐金碧之
倘发慈悲,荆棘现丛林之色。
大小皆面皮,休负诸山之望;
近远悉舟车,休辞一水之劳。
慧日峰前,识破崄崖之句;
南屏山畔,愿金灵隐之光。
伫望现身,无劳牵鼻。
寄少林和尚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敕建净慈寺志》卷一九
愚徒道济稽首焚香致书于少林大和尚法坐下:窃以水流云散,容易别离;
路远途遥,急难会面。
嗟世事之无常,痛人生之莫定。
然大地尚全,寸心不隔。
目今桂子香浓,黄花色胜,城中车马平安,湖上风光无恙。
我师忙里担当,闲中消受,无量无边,常清常净。
拜致殷勤,伏惟保重。
不慧,钻开地孔,推倒铁门,针尖眼里走得出来,菜子中寻条路去。
幸我师慈悲,不嗔不怪;
烦老天宽大,容逋容逃。
故折了锡杖,不怕上高平低;
被却草鞋,管甚拖泥带水。
光着头,风不吹,雨不洒,何须竹笠?
赤着体,寒不犯,暑不侵,要甚衣包?
不募化,为无饥渴;
懒庄严,因乏皮毛。
万重寻声救苦,当行则行;
一时懒动雀剿,要往即往。
塞旁明,久非左道;
由正路,已到西天。
一脚踢倒朱山,全无挂碍;
双手劈开金锁,殊觉逍遥。
便寄月一之书,少达再生之好。
虽成新梦,犹是救人。
长啸三声,万山黄叶落;
回头一望,千派碧泉流。
尚有欲言,不能违反。
乞传与南北两山,常叫花红柳绿;
为我报东西诸寺,急须鼓打钟敌。
情长难尽,枯短不宜。
供状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南屏山净慈寺书记僧道济,幼生宦室,长入空门,宿慧神通三昧,今修语具辨才,理参无上,妙用不穷。
云居罗汉,惟有点头;
秦州石佛,自难誇口。
卖响卜,也吃得饭;
打口鼓,尽觅得钱。
倔强寒过德州人,跷蹊压倒天下汉。
尼姑寺里讲禅机,人俱笑我颠倒;
娼妓家中说因果,我却自认风狂。
唱小词,声声般若;
饮美酒,碗碗曹溪
坐不过,禅床上醉翻觔斗;
戒难持,钵盂内供养屠儿。
袈裟当于芦妇,尽知好酒颠僧;
禅杖打倒庞婆,共道风流和尚
醉昏昏,偏有清头;
忙碌碌,的无拘束。
欲加其罪,和尚易欺;
但不犯法,宣威难逞。
请看佛面,稍动慈悲;
拿出人心,从宽发落。
今蒙取供,所供是实。
总织下火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这妖魔,本是微物,只窝在石岩泥穴。
时当夜静更深,叫彻清风明月。
聒得天涯游子伤心,叫得寡妇房中泪血。
没来由只顾催人织,空费尽自家閒气力。
既非是争田夺地,又何苦尽心抵敌?
一见面怒尾张牙,再斗时扬须鼓翼。
赢者扇翅高鸣,输者走之不及。
得利则宝钞盈千,赏功只水饭几粒。
纵有金玉刁笼,都是世情宝色。
倏忽天降严霜,任你彦章也熬不得。
伏此名烈火,及早认出本来面目。
雨伞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一竿翠竹,独力支撑;
几幅油皮,四围遮盖。
摩破时条条有眼,联络处节节皆呈。
虽曰假合,不异生成。
漫道打开,有时放下。
担当云雨,饶他瓮泻盆倾下;
别造晴乾,借此权为不漏天。
馄饨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外象能包,中存善受。
捍出顽皮,捏成妙手。
我为生财,他贪适口。
砧几上难免碎身,汤镬中曾翻觔斗。
舍身止可救饥,没骨不堪下酒。
把得定横吞竖吞,把不定东走西走。
记得山僧嚼破时,混牛满地。
酒怀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朝也吃,暮也吃,吃得喉咙滑似漆,吃得肚皮壁立直,吃得眼睛瞪做白,吃得鼻头糟成赤。
有时汝阳三斗,有时淳于一石;
有时鲸吞,有时龙吸;
有时效篱下之陶,有时学瓮傍之毕。
吃得快,有如月赶流星;
吃得久,有如川流不息;
吃得乾,有如东海飞呈;
吃得满,有如黄河水溢。
其色美,珍珠琥珀;
其味醇,琼浆玉液。
问相知,曲蘖最亲;
论朋友,糟丘莫逆。
一上唇,五脏欣随;
未到口,涎流三尺。
只思量他人请,解我之馋;
并未曾我做主,还人之席。
倒于街,卧于巷,似失僧规;
醉了醒,醒了醉,全亏佛力。
贵王侯要我超度生灵,莫不筛出来,任我口腹贪饕;
大和尚要我开题缘簿,莫不沽将来,任我杯盘狼藉
醺醺然,酣酣然,果然醉了一生;
昏昏然,沉沉然,何尝醒了半日!
借此通笑骂之禅,赖斯混风颠之迹。
想一想,菩提心总是徒劳;
算一算,观音力于人何益?
任世间只管胡缠,到不如早须圆寂
虽说是死不如生,到底是动虚静实。
收拾起油嘴一张,放下了空拳两只。
花落鸟啼,若不自知机;
酒阑客散,必遭人面叱。
漫说射洪春色,莫论其微;
兰陵清酝,休誇无匹。
纵美于打辣酥,即甜如波罗密
再若尝时,何异于曹溪一滴!
湖山有感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山如骨,水如眼,日逞美人颜色;
花如笑,鸟如歌,时展才子风流。
虽有情牵绊人,而水绿山青,依然自在;
即无意断送我,如鸟啼花落,去也难留。
阅历过许多香车宝马,消磨了无数公子王孙。
画舫笙歌,何异浮云过眼;
红楼舞袖,无非水上浮鸥。
他人久住,得趣已多;
老僧暂来,兴复不浅。
你既丢开,我又何须。
立在此,只道身閒;
看将去,早已眼倦。
咦!
老僧爱山水,竟忘山水,盖为看于见不如看于不见。
西归口颂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健健健,何足羡,止不过要在人前扣门面。
吾闻水要流乾,土要崩陷,岂有血肉之躯,支撑六十年而不变?
棱棱的瘦骨几根,鳖鳖的精皮一片。
既不能坐高堂,享美禄,使他安闲;
何苦忍饥寒,奔道路,将他作贱?
见真不真,假不假,世法难看;
且酸的酸,咸的咸,人情已厌。
梦醒了,虽一刻也难;
看破了,纵百年亦有限。
到不如瞒着人,悄悄去静里自寻欢;
索强似活现世,烘烘的动中讨埋怨。
急思归去,非大限之相催;
欲返本来,实自家之情愿。
咦!
大雪来,烈日去,冷与暖,弟子已知;
瓶乾矣,瓮竭矣,醉与醒,请老师勿劝。
化盐菜疏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伏以世人所急,最是饥寒,性命所关,无非衣食。
有一丝挂体,尚可经年;
无数粒充肠,难挨半日。
若无施主慈悲,五脏庙便东坍西倒;
倘乏檀那慷慨,方寸地必忍饿吞饥,持斋淡薄,但求些咸味尝尝;
念佛饥肠,只望些酸嗒嗒。
欲休难忍,要买无钱。
用是敬持短疏,遍叩高门,不求施舍衣粮,但只化些盐菜。
若肯随缘,虽黄𡘭亦是菩提;
倘能喜舍,纵苦水莫非甘露。
莫道有限篱蔬,不成善果
要知无边海水,尽是福田。
念和尚苦恼子,早发宰官欢喜心。
总算来,一日三十贯财,供入常住;
远看去,终须有无量福,遍满十方。
非是妄言,须当着力。
谨疏。
净慈寺募疏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伏以佛日永辉,法轮常转。
唯永辉虽中天者,有时而暂转;
故比地者,无旧不重新。
窃见南屏山净慈寺,承东土之禅宗,禀西湖之灵秀。
从来殿阁轩昂,增巍峨气象;
况是门墙高敞,见轮奂风光。
近因藏殿倾颓,无处存寿山福海;
是以空门寥落,全不见财主贵人
因思法轮不转,食轮怎得流通?
倘能佛日生辉,僧日自然好度。
弘慈愿力,仰仗慈悲。
施恩须是大圣人,计工必得三千贯。
舍得喜欢,人天踊跃,成之容易,今古仰瞻。
有灵在上,感必能通;
无漏随身,施还自受。
莫道非诚,此心可信;
休言是诳,我佛證盟。
募缘化主书记僧道济谨疏。
募缘榜文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济祖师文集
伏以大千世界,不闻尽变于沧桑
无量佛田,到底尚存于天地。
祝融不道,肆一时之恶;
风伯无知,助三昧之威。
扫法相,还太虚,燬金碧,成焦土。
遂令东土凡愚,不知西来微妙。
断绝皈依路,岂独减湖上之十方?
不开方便门,实已缺域中之一教。
即人心有佛,不碍真修;
而俗眼无珠,必须见象。
是以重思积累,造宝塔于九层;
再想修为,塑金身于丈六。
况遗基尚在,非比开创之难;
大众犹存,不费招寻之力。
倘邀天之幸,自不日而成。
然工兴土木,非布施金钱不可;
力在布施,必如大檀越方成。
故今下求众姓,盖思感动人心;
上叩九阍,直欲叫通天耳。
希一人发心,冀万民效力。
财聚如恒河之沙,功成如法轮之转。
则钟磬复震于虚空,香火重光于先帝。
自此亿万千年,庄严不朽,如金刚天人,神鬼功德,记于铁塔
谨榜。
重建净慈寺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敕建净慈寺志》卷一九
伏以祝融作衅,照一万顷之平湖;
风伯助威,捲五百閒之大厦。
烈焰星飞于远汉,嚣尘雾锁于层峦。
各携云锡以随身,共驾牛车而出宅。
向来金碧,并作烟煤。
过门孰不惊心,闭眼犹疑是梦。
切念阿罗失却金花座,虽起白毫光,可怜调衔师也。
被熟熬汉,不能冷坐,放经数世,未厌人情。
钟鼓重警,发于虚空;
香火复追,崇于先帝。
毗耶城里,从来有大檀那;
给孤园中,指日成阿兰若。
金刚不坏,铁塔證明。
化砌灵竺大路疏 南宋 · 释道济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
一条滑路,堂堂直透长安
九里松关,荡荡平趋佛国。
脚跟有碍,未免迟疑;
眼底无私,方为平稳。
断羊肠曲折之崖,履龟背坦夷之路。
江山聚胜,人行翡翠途中;
车马交驰,身在画图影里。
请题椽笔,为注芳衔。
按:《武林灵隐寺志》卷六下,武林掌故丛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