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许商人安邑解县盐于陕西淳化四年八月 北宋 · 郑文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宋史》卷二七七《郑文宝传》、《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三之二三(第六册第五一八六页)
银、夏之北,千里不毛,但以贩青白盐为命尔。
请禁之,许商人贩安邑解县两池盐于陕西以济民食。
官获其利,而戎益困,继迁可不战而屈。
城古威州 北宋 · 郑文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宋史》卷二七七《郑文宝传》、乾隆《环县志》卷九、乾隆《新修庆阳府志》卷三九、光绪《甘肃新通志》卷八八、民国《朔方道志》卷二八
威州在清远军西北八十里,乐山之西。
唐大中时灵武朱叔明收长乐州,邠宁张君绪收六关,即其地也。
故垒未圮,水甘土沃,有良木薪桔之利。
约葫芦、临洮二河,压明沙、萧关两戍。
东控五原,北固峡口,足以襟带西凉,咽喉灵武,城之便。
环州伯鱼伯鱼抵青岗,青岗距清远,皆两舍。
而清远当群山之口,扼塞门之要,刍车野宿,行旅顿绝。
威州隔城东隅,竖石盘互,不可浚池。
城中旧乏井脉,又飞乌泉去城尚千馀步,一旦缘边警急,贼引平夏胜兵三千,据清远之冲,乘高守险,数百人守环州甜水谷、独家原,传箭野狸十族,胁从山中熟户,党项孰敢不从?
又分千骑守碛北清远军之口,即自环至灵七百里之地,非国家所有,岂威州可禦哉?
请先建伯鱼、青岗、清远三城,为顿师归重之地。
古人有言:「金城汤池,非不能守」。
俟二年间,秦民息肩,臣请建营田粟实边之策,修五原故城,专三池盐利,以金帛啖党项酋豪子弟,使为朝廷用。
不惟安朔方,制竖子,至于经营安西,绥复河湟,此其渐也。
答友人潘子乔论诗书 北宋 · 郑文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
唐僧著《诗式》三篇,如云「四深」、「二要」之门,「四离」、「六迷」之道,诚关研究,实可师承。
四深者,谓「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
意度盘礴,由深于作用;
用律不滞,由深于声对;
用事不直,由深于义类」是也。
二要者,谓「要力全而不苦涩,要气足而不怒张」。
四离者,谓「虽有道情,而离深僻;
虽用经史,而离书生;
虽尚高逸,而离迂远;
虽欲飞动,而离轻浮」是也。
六迷者,谓「以虚诞为高古,以缓慢为淡泊,以诡怪为新奇,以错用意为独善,以烂熟为稳约,以气少力弱为容易」是也。
按:《竹庄诗话》卷一,中华书局校点本。
南唐近事序太平兴国二年五月 北宋 · 郑文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六八、《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一
南唐烈祖、元宗、后主三世,共四十年,起天福丁酉之春,终开宝乙亥之冬
君臣用舍,朝廷典章,兵火之馀,史籍荡尽,惜夫前事,十不存一。
余匪鸿儒,颇常嗜学,耳目所及,志于缣缃。
聊资抵掌之谈,敢望获麟之誉!
好事君子,无或陋焉。
太平兴国二年岁次丁丑夏五月一日,江表郑文宝序。
按:《南唐近事》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
江表志序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 北宋 · 郑文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
《江表志》者,有国之时,朝章国典,粲然可观,执政大臣以史笔为不急之务。
开宝中起居郎高远当职,始编辑升元已来故事,将成一家之言。
书未成,远疾亟,数箧文章皆令焚之,无孑遗矣。
太宗皇帝欲知前事,命汤悦、徐铉撰成《江南录》十卷,事多遗落,无年可编,笔削之际,不无高下。
当时好事者,往往少之。
文宝耳口所及,编成三卷。
方《国志》则不足,比《通历》则有馀。
聊足补亡,以俟来者。
庚戌岁闰二月二十三日序。
按:《江表志》卷首,宛委山堂本说郛𢎥三九。
咸平河西陇右图序 北宋 · 郑文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玉海》卷一四
淳化初,掌漕陕右,周览河陇,遍寻方志,广问象胥。
探月支、日逐之穹庐,讨金城、玉关之瓯脱。
列于藻绘,焕然在目。
秦李斯峄山碑记淳化四年八月 北宋 · 郑文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同治《汀州府志》卷四三、《宁化县志》卷四
秦相李斯书峄山碑,迹妙时古,殊为世重。
散骑常侍徐公铉,酷耽玉箸垂五十年,时无其比。
晚获峄山碑摹本,师其笔力,自谓得思于天人之际。
因是广搜己之旧迹,焚掷略尽。
文宝受学徐门,粗坚企及之志。
太平兴国五年春,再举进士不中,东适齐鲁,客邹邑,登峄山,访求秦碑,邈然无睹,逮于浃旬。
怊怅之下,惜其神踪将坠于世。
今以徐所授摹本刻石于长安故都国子学,庶博雅君子见先儒之指归。
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承奉郎、守太常博士陕府西诸州水陆计度转运副使、赐绯鱼袋郑文宝记。
按:《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玉玺记 北宋 · 郑文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
秦玺者,李斯之鱼虫篆也。
其围四寸,至汉谓之传国玺。
迄于献帝,所宝用者,秦玺也。
历代皆用其名。
永嘉之乱,没于刘石,永和之世,复归江左者,晋玺也。
太元之末,得自西燕,更涉六朝,至于隋代者,慕容燕玺也。
刘裕北伐,得之关中,历晋暨陈,复为隋有者,姚秦玺也。
开运之乱,没于耶律,女真获之,以为大宝者,石晋玺也。
盖在当时皆误以为秦玺,而秦玺之亡则已久矣。
按:《渊鉴类函》卷三六八,光绪十三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