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中书令管城子毛颖进封管城侯制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文房四友除授集》(百川学海本)
造书代结绳之政,孰与图回?
将军中山之豪,式隆任使。
载畴爵秩,庸贲时髦。
中书令管城子食邑若干户、食实封若干户毛颖,美秀而文,神明之胄,本长生于月窟,亦分配于日辰。
何特显于秦汉之间,盖自别于卫聃之裔。
记夙标于明视,得而称焉;
昔见逐于韩卢,非其罪也。
俾归掌握,爰布腹心。
简牍是资,拔一毛利天下;
文明以化,知百世俟圣人。
通篆籀于古今,公《春秋》之褒贬。
蒙恬始资其用,至韩愈复传其功。
博学强记,无以尚之;
殚见洽闻,有如此者。
难尝赐汤沐之邑,未能展摹画之规,赏不酬劳,位宜称德。
爰剖丹书之券,大开孤竹之封,期益广惠施之五车,毋但乐渭川之千亩。
分土壤黑,勒勋汗青。
于戏!
万里封侯,岂效昔贤之投笔;
三朝受籍,遹观寰宇之同文。
往尽乃心,毋替朕命。
进封管城侯,依前中书令,加食邑若干户、食实封若干户。
石乡侯石虚中除翰林学士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文房四友除授集
敕:朕恢张文治,搜揽奇材。
石崖可磨可镌,挺生国器;
王言如纶如綍,允藉词源。
载嘉凤咮之姿,庸陟鳌扉之选。
石乡侯石虚中温润而缜密,重厚而刚方,风范端凝,面目严冷。
巧匠斲山骨,剖元化之精英;
掷地作金声,露斯文之圭角。
廉而不刿,泽乎其容。
对冰壶以双清,陋肉食之无墨。
圆成规,方成矩,凛若通才;
磨不磷,涅不缁,屹然雅操。
披拂则管邑中令,切磋则上林客卿。
秦徒引重于陶泓,唐始见推于薛稷
毋抱端溪之璞,盍呈孔席之珍,聘以宝奁,登之书府。
磨厉以须王出,提挈而当案前。
期鍊色以补天,岂研朱而滴露
日高丈五,影动砖花;
夜草制三,风生玉著。
窦仪之清以介,与杨亿之劲而刚。
是以似之,予其洁也。
于戏!
徒得君重,文章腾万丈之光;
其代予言,号令有三代之烈。
勉加洒濯,式副简求。
可依前石乡侯,除翰林学士
陈玄除子墨客卿诰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文房四友除授集
李斯学于荀况,为秦客卿,尊宠委任之,乃焚书坑儒,自畔于孔氏,罪不胜诛。
尔与毛颖、陶泓之俦,娱侍始皇,乃能黤黮盖覆,知黑守白,迄全博士书,不至烟灭。
鲁共王得科斗文字,写之竹简,亦与有力焉。
遂使百王文物,如五采章施后世,炳然目击,其有功于名教甚大,与李斯异矣。
然则传千古文章之印,有三代号令之风,磨以岁月,贲饰圣世,其效可殚纪耶?
俾升棘列之光华,实亦阶之积累。
宜戒成蝇之误,务滋脱兔之毫。
往钦乃司,毋乏吾事。
可除子墨客卿。
楮知白诏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文房四友除授集
朕读司马迁《史记》,知楮先生名旧矣。
想其议论风采,恨不同时。
卿养素林下,洁己不污,操行砥平,襟量宽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凡古今治忽、人物贤不肖,纳纳容受,岂若轻兼,有窘边幅。
且学贯九流,事穷千载,六经百氏,靡不该洽,可谓博学多识之士矣。
朕稽古之暇,富于著述,方与毛颖、陶泓、陈玄三人者,朝夕从事,独卿怀长才,以佣书自给,浮湛市肆间,人情番薄,坚忍不顾。
虽宋人之刻,蔡伦之造,玉雪楚楚,曾不与易,岂老于世故,犹有结绳之风欤?
其亟就公车,与众贤杂遝而进,以抒心画,以展素蕴,用腾洛价,毋郁剡藤。
故兹诏召,想宜知悉。
乞将史卫王配享宁宗奏劄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安晚堂集辑补》(四明丛书本)
臣窃观古今天下之事,不早正于一时,而贻患于数世者,独见之主忧国辱之臣,所当深思而逆虑之。
国家自肇造以来,圣君代生,贤后世出,太祖太宗兄弟相逊,高宗、孝宗父子相逊,此于尧舜仅见而三代所无有也。
是以家法治法远过前代,相臣将臣谨守忠节。
迨至元祐,哲宗御极,宣仁临朝,母子之间,初无异意,新法之改,实当人心,亦神宗之素志也。
未几而小人惎之,倡为绍述之说,自诡援立,厚诬先朝,遂致京、黼交毁我室,岂真风雨漂摇之变哉!
盖当是时,正人□□,国无仁贤,不能早正明辨,绝履霜坚冰之渐,弭束蕴燎原之害。
靖康噬脐,亦何及矣。
恭维艺祖皇帝在天之灵,系隆正统,使孝宗既作于前,而陛下复启于后,万世无疆之休,方自此始。
初潜之建继照,虽出于宁考之定见,陛下之无心,而实基于故相史弥远之忠虑,培根沃膏,非一日矣。
至于茂陵凭几,慈圣垂帘,当中外危疑之时,有风雨呼吸之悲,乾龙御天,朝野爱戴,直顷刻间耳。
所谓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弥远有焉。
使事几未判之前,有毫发几微之露,将如李泌所言,必有就舒王求定策之功者。
臣自聆弥远净慈佛阁之言,横经潜邸,日夜兢业,惟恐于魔寐泄之。
况是时臣于济府讲官卢子章并居,臣恐其密有启白,俾臣男易服来往于济门之外,伺察动静,忽以赫递报济,将入禁中,已促前马矣。
弥远亟遣人谕以朝廷方举行奏告礼,不宜深夜骇惊睹听,济乃掩关就寝,弥远始获一意区处。
诘旦,事节惧有属垣者,即撤去屏障。
今四面洞然,就坐中堂,儗定进封节次指挥,讨论垂帷典故,商确诏文语意,虽韦蝇莫知也。
晓钟动,弥远趋朝如常时,密疏椒房集禁,乞于帘前有所陈说。
既见,力请舍昏立明,以决大计。
慈圣答曰:「此先帝素志也」。
当时帘前所奏之语,臣尝见弥远录本,自合进呈,付之史馆,而弥远以言功为嫌,止藏于家。
臣端平去国,乃有忌贤嫉功之相,诱他执政子凿空傅会,妄饰匦函,夤缘以进。
而宿奸诡智又为之羽翼,诬言簧鼓,圣听虽聪,一时之褒赠,不顾百世之是非,亟取正史,勒之事实,归功政地,使弥远若无预者。
臣尝观《时政记》,无一语及当日时事,为之短气拂膺而冲冠也。
韩愈有云:「天地神明,昭布森列,不可诬也」。
代邸一节,在下者独弥远、宅之与臣知之,而谓执政先时与闻者,实为欺天罔人之说。
陛下笃念弥远,岂以私恩为哉!
盖安家所以宁天下,存我所以厚苍生。
圣明嗣历,乃洪宋亿万年之统,翳谁力是赖?
霍光虽非伊尹偶,而后日称之必曰伊、霍,以其事同也。
弥远已没,宅之又亡,臣今日既无徇情缔交之嫌,独有忧深思远之虑,不早辩之,则异日使巴陵之邪党复祖绍圣之故智,变乱白黑,巧饰异论如邢恕辈,覆出为虐,我国家岂堪再坏耶?
爵位已极,光阴无几,凡世间事一无觊觎,独以国事为意,出于一念之烈,有不能自默者。
《平淮西碑》不言李愬功,一军士犹能诉之,臣受国厚恩,具知始末,可不直书其事为陛下告?
欲望圣慈以前日所亲历者隐之于心,验之以事,明绍统之公义,略报德之私嫌,特降御笔,以故相史弥远配享宁宗庙廷,取嘉定末年国史从公釐政,以正《春秋》谨始之元,以图绍兴诬上之祸,宗社幸甚!
进读仁皇训典言祖宗仁厚英明奏淳祐五年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宋史》卷四一四《郑清之传》
仁祖之仁厚,发为英明,故能修明纪纲,而无宽弛不振之患;
宗之英明,本于仁厚,故能涵养士气,而无矫励峭刻之习。
盖仁厚、英明二者相须,此仁祖、孝宗所以为盛也。
论敬天之休难疏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宋史》卷四一四《郑清之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安晚堂集辑补
敬天之怒易,敬天之休难。
天怒可忧而以为易,天休可喜而以为难,何哉?
盖忧则惧心生,惧则怒可转而为休;
喜则玩心生,玩则休或转而为怒。
东汉诏令序绍定六年八月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一二
迂斋先生楼公,四明儒硕也。
其文祖韩、柳,其学尊濂、伊,其论议辩博,步趋于老泉、坡、颍间。
平时游意艺苑,采撷会粹,动有程式。
朝华夕秀,部居条流,如匠石观于邓林,凡杗桷杙楹、方圆修短,默计而潜蓄之。
斧斤一入,了无遗材。
其用力于古史,若《东汉诏令》,网罗散轶,辑成一书,特其刃馀耳。
然足以彰炎国之盛治,备昭代之华典。
久未镂传,日者东粤帅卿程公以无垢先生《语》、《孟解》摹本寖泐,易而新之,且亟见遗,因还书,惎以前说录其副往。
公雅敬前修,思惠后学,必能出帑馀,刊善本,布之同文之世,俾观者知文章尔雅不独专美于西都云。
绍定癸巳中秋日,门人通奉大夫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郑清之谨识。
太上感应篇至言详解序绍定六年四月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
臣窃观大《易》一书,包罗天地万物之变,而自始至终称必者仅四语: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曰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曰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曰阴疑于阳,必战。
阳则为善、为君子,阴则为不善、为小人。
自古及今,天下治乱不一端,人物贤否不一律,而所以为治乱贤否之分者,善恶而已。
至于善积而庆钟,恶稔而殃集,感召之机,随触而应,施报之迹,以类而从,则曰:非我也,天也。
夫亏盈益谦,消息之理也,天非有所厚薄而增损焉;
栽培倾覆,逆顺之势也,天非有所好恶而予夺焉。
视听明威,非蚤莫督察之也;
吉凶影响,非祸福惊动之也。
行孚于己,则效著于物;
过萌于心,则咎形于事。
此作而彼应,有不期然而然。
《易》之所谓必者,盖善恶报应之际,断虖其不可易。
此《感应篇》之所繇作虖!
恭惟皇帝陛下圣性高明,英姿凝厚,而加以问学缉熙之功,故能取善如舜,拜善如禹,夙夜行善如宣王
一言之善无不听,一事之善无不为。
臣曩岁获侍龙潜之讲,视听言动,稔于朝夕,好恶取舍,窥所趋乡,盖未尝一息不出于也。
劝诵之暇,汎及它书,或未经见,必立致之。
是以经史之外,虽百家杂说,有片善可观者,靡不采访。
一日,语及善恶之报,因谓李昌龄所注《感应篇》该贯殚洽,信而有證,亦可助教化者。
翼日讲毕,则是书已列几间。
盖平时汲汲于尊所闻类如此。
太一宫旧有摹本,转假留外,燬于辛卯
鉴义臣胡莹微再谋锓梓,遂语以李注,引事以为證,乃传也。
将欲述赞以明理,庶几涓埃之助,日力困于应酬,期年而未偿。
去岁冬,得目眚甚异,伏而思之,未省贻谴造物者。
偶记高迈长明灯颂事,念有负于《感应篇》赞久矣,亟斋心研思,日裁数章,疾良已。
既以授蕊宫,刊未竟帙,干办御药臣陈洵益因醮祭见之,锐于进善,即以奏呈。
圣语有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乃是书之大要」。
可谓简而切,坦而明矣。
且御书二语冠诸篇首,得日赐禁钱百万助工墨费,不日而成。
异哉!
祝融回禄之相是书也,即烬而大显,暂逸而永存。
太上立言,阅千百载,未闻表章于昭代者。
今简在圣心,见之行事,布诸天下之耳目,何其伟欤!
必有庆,恶必有殃,小人之必召乱,犹阴疑于阳之必战,不可逭已。
是书所主,不过致严于善恶、君子小人之间,与大《易》同指。
传则随事以稽验,赞则援理以推广,又将以善诱习俗,使皆为迁善远罪之归。
其有徼福而为善,惧祸而不为恶,利行勉行,皆足以助赏罚之所不及,亦神道设教之意云。
绍定癸巳孟夏吉日通奉大夫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郑清之拜手恭书。
按:《太上感应篇至言详解》卷首,宋刻本。
黄大受露香拾稿跋淳祐元年五月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江湖小集》卷六四、《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六六、安晚堂集辑补
杜审言、黄亚夫之诗,皆因其后显,文章有源委哉!
南丰黄君伯厚仕于鄮,以诗鸣,搜冥抉微,时茁新意,不肯为篱下语。
暇日,出一编诗,读之,如行涧谷,秋空月晓,竹策策有声,余固异之。
已乃知其先君子之作,源委深长矣,而再世屈于右阶
会有知王适者,其勿督过一丁字。
淳祐改元夏五吉日,洞霄散吏郑清之书。
少游留题龙井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咸淳临安志》卷三七、《淳祐临安志》卷九、安晚堂集辑补
坡仙钱塘,特与辨才师为世外交。
师归老龙井,坡为作《二老亭》诗,一时名胜多与之游,瑰词藻翰,衣被泉石,至今枯槎断壁间,奕奕飞动。
少游记文得元章书,二妙相辉,宜耀不朽。
而寺失其传,好事者闷然不满。
绍定己丑,得真迹于户书胡公槻,印以他米书不谬,每念镵之寺中,以苴放轶。
一日,语京尹赵公
公敛衽曰:「前贤之胜韵不续,实遗吾邦羞,寺于何有」?
亟访坚珉刻之,且捐钱百万,畀住山宗炳建楼植钟,新缁宇之敝,于是龙井之胜若前贤之美,如创见然。
余每爱少游「支筇步月敲辨才门,夜半清语,殆非人间世」。
今留题中写涧谷经行,登危憩寂之境,冲烟破暝之态,溪潺林影断续隐见,虽善画不能及。
题识犹尔,况记乎!
虽然,微尹公好古博雅,则斯记未必遇,虽遇未必遽赫然在人目。
余幸记之遇显之速也,于是借石咫书其颠末。
题御书真武淳祐六年七月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咸淳临安志》卷四二、安晚堂集辑补
真圣观在城南六和塔之侧,宝庆二年道士江师隆创。
《真武赞》,今上皇帝御制御书,其词曰:「于赫真武,启圣均阳
克相炎宋,宠绥四方。
累朝钦奉,显号徽章。
其右我宗社,万亿无疆」。
臣恭惟皇帝陛下严恭寅畏,惟典神天。
如鼓应桴,有祷斯格。
真武圣灵于国家福祐最显,禁中尊奉,端自前朝。
陛下加以徽称,赞以天笔,海内莫不知所敬仰。
臣于龙山真圣观因睹鉴义江师隆所藏真圣像,神采雄毅,意非吴道子不能作,遂俾刻石。
洎摹本上进,蒙御书圣制赞于上方,于以传示万世,与国同休。
淳祐六年七月吉日少师奉国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兼侍读越国郑清之恭书。
按:《临安志辑逸》卷八,武林掌故丛编本。
太宗行书蔡行敕淳祐六年三月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珊瑚网·书录》卷三
此卷乃太宗皇帝御笔敕一道,盖不允蔡行辞中书省事者。
觌兹字画飞动,若虎踞龙腾,风云庆会,正以见圣天子生知不测,远异常流。
当时在廷之臣,得之为至宝。
中书公非问学忠勤有素,曷承宠锡若是哉!
诚金玉锦绣,奚足比美!
蔡氏子孙,当知其所重,永宝其藏。
用是书之,以志景仰云。
淳祐丙午三月望日,郑清之书于养鱼庄。
元照律师开元寺戒坛誓文跋(嘉禧三年九月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
佛、人、我,一性也;
戒、定、慧,一法也。
因法入性,三无差别,万法错陈,戒为枢户,是故佛祖由此门入。
一切众生能持戒心,履戒行,渐次成就,不失本心,不堕恶道,由此精进,定慧现前,三明六通,何远之有!
钝根劣想,始勤终懈,中道而尽,与不戒同,此末法之世。
所以大善知识以戒为大宝珠,一切众生以戒为菩萨道,简而易见,要而易守,不断佛种,入佛知见者,其唯戒乎?
今观照律师作大誓愿,建立戒坛,其言深切,其意勤恳,示后学、劝来世者至矣。
四明号为佛国,而照公之真迹具存,可宝也已。
湖心龙律师得之,以示余,因书此纸以归之。
嘉熙己亥季秋初吉安晚居士郑清之
按:《芝苑遗编》卷中,续藏经第二编第十套第三册。
理宗御书昭勋崇德阁扁记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安晚堂集辑补
绍定元年十一月癸巳,制诏翰林学士郑清之,以昭勋崇德阁成,宜书其事于石。
臣恭惟皇帝陛下诞膺峻命,宪章鸿烈,翼翼兢兢,思懋厥绍考。
嗣位之元顾二三大臣曰:「洪惟前宁人,贻则垂裕,规闳矩修,予曷敢不迪!
有未辑者,其议来上,亟绪成之」。
既而太常礼官嘉定表章勋臣之旨以闻。
皇帝曰:「都,来汝相臣,汝为世臣,协心同德,保乂我宗社,丕续光于文人。
其辅朕,祗遹先志,式予前朝股肱之美,以昭不朽。
维尔先正亦宠嘉之」。
于是少师右丞相臣弥远奉俞咨,阅故府,凡以功宗作元祀,自韩忠献赵普,至郕文定公葛邲,合文武二十有三人。
爰即颂台建杰阁,省像登绘。
宝庆二祀八月告成,赐名「昭勋崇德之阁」。
亲洒宸奎,揭以珍扁。
八法端丽,云汉昭回,煌煌乎缵述之钜典,激劝之旷仪,弗可尚也。
臣幸以铅椠末学待罪北门,铺宏休,对显命,职也,敢拜手稽首而言曰:自古先民,遭时致主,匪功之难,德其功实难。
唐虞揖逊,恭己致平,谁欤赞襄?
皋、夔、稷、契,商周继世,创业守文,谁欤佐佑?
伊、傅、周、召,峨弁端韨,雍容治朝,而奋庸纪绩,彪炳典诰,皆笃实之光发于事业。
降及汉、唐,依乘风云之士,殚智毕勇,以功著见,固不乏人。
然书盟勒籍或隳,厥于勋德之难并若此。
惟深纯博大之器,而济之雄刚应变之略,卓荦奇伟之姿,而居以忠实匪懈之志,静以蓄德,而动则为功,人材浑成,体周而用广,追唐虞、俪商周,跨汉轶唐者,惟我朝为然。
窃观五代之季,疆宇庞裂,人物窳陋。
太祖皇帝更造人极,洒濯多士,烝髦吁俊,雷奋云合,丰芑涵濡,燕及累世。
圣作明述,垂三百年,造区夏,登太平,恢中兴,代有显庸,流芳无极。
虽祖宗礼隆恩厚,夐异前代,而诸臣之所自致,有不徒以功名称者。
论相业则培立国之仁,语将略则本止戈之武,固人心于缀旒,维帝业于带砺,宏度渊识,莫可涯涘。
至若拥立元嗣,坐镇危疑,以措天下泰山之安,辅成潜德,决定大计,以圣代无疆之绪,又皆忠贯日月,功塞宇宙,而谦抑韬晦,身名俱荣,非德之钜者,勋必全欤?
繄昔褒功之典,法形貌,书官爵氏名,考其颠末,事多遗恨,犹以凭籍宠灵,风示民宇。
矧如今日,丕视功载,庞臣硕辅,忠烈纯白,卓然为世标表,尊崇昭显,轮奂翼如,丹青炳如,与国之礼乐宪度相为无穷。
凡尔臣工,顾瞻遐想,钦乃攸则,思绍阿衡之美,式周公之训,以长我王家,兹惟休哉!
臣既叙其梗概,作而叹曰:大哉列圣之泽乎,而宁宗发之!
懿哉宁宗之志乎,而陛下成之
诞敷隆指,兼举勋德,以章既往而厉方来,视麒麟凌烟之绘,溟涬然弟之矣。
《诗》不云乎:「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于千万年,永永无斁」。
双井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咸淳临安志》卷七八、《淳祐临安志·辑佚》卷三、雍正《西湖志》卷五、安晚堂集辑补
水于天壤间无所不通,然有聚焉,有会焉。
舍望洋向若,则湖者水之聚,江者水之会也。
钱塘左江右湖,湖滨江岸,湖之泉皆有所丽而不克以自立。
方雨盈于浍,瀑飞于山,濯烟岚而走尘陌,汪洋衍肆,可润而潴,可渎而注,可沚而环也。
至于遥岑不云,平畦断遂,水之行乎地中者,江湖实驱而有之。
或未旱而绠汲匮,虽灵山福地不免焉。
净慈为寺,甲于杭,负山面湖,出清泚而胶渌净,宜若不啬于泉也。
而铿鲸击鼍,千衲颐哺,斋盂茗碗,漱风咽月,搰搰乎晨夕之供。
水之畔湖,而私于井者不给,则取馀于湖,山君恧焉。
法薰之来,驭禅以律而梵矩严,约众以己而缁计裕,增旧濯新,无一或阙。
定馀,周视其庭,慨然叹曰:「美哉!
山虖之有斯刹也,而犹病于汲」。
以锡扣地而祝曰:「井于斯,泉于斯」。
粲然笑,谓:「是信有泉耶」?
弗为画,亟召工具畚锸,斸佛殿之前隙,为双井对峙,未寻而液,未丈而淄,及泉而濆涌,既甓而泓渟,不与时亏溢,胥异之。
噫!
斯泉之所以异者,涵翠麓之寒清,窍灵源而独出,非假道于江而借资于湖也。
其潜也如遁,其见也如期,深以蓄其德,高以下其施,其犹特立之君子而能择其人者欤?
是可尚已。
复崇二亭以贲其上,而谒记于予。
予辞曰:「孤山六一泉,实欧、苏惠勤之胜迹,故以泉名于湖。
兹泉也,固非偶然者,若重以记,无嫌自诡于先贤乎」?
曰:「天一生水而地以六成之,盖未始无配,吾将进双井而友六一,则孤山之泉不孤矣。
否则欧、苏笑人寂寂,于记乎何逊」?
余无以辞,因识其颠末,而系之以铭云:水胎于乾,而育于坎,凌高沃深,不召而感。
彼悍如恭,以血饮兵。
属鞑一呼,枮甃倏盈。
相是幻泉,为法之乳。
寂以心法,如子得哺。
昔泉之閟,蛰于九渊。
垢佛渴祖,为出焉。
清夏燠冬,蒸云化雨。
泽我大地,洗众生苦。
我笑谓口吸西江,一滴不咽,付此双井
拨赐田产记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咸淳临安志》卷七九、雍正《西湖志》卷一○、安晚堂集辑补
浮屠氏学以空为门,放乎一世之表,以之群居则肆,故莫难于律。
律以畏为宗,动为万法所缚,以之谋食则拘,故又难于养。
以律名者,视曰禅曰教,不能什之三,释之从事于斯,嘻,亦劳矣。
杭之俗,佛于钱氏结庐遍人境,独灵芝为古律刹,负城阙而挹湖山,宅幽宾胜,足以囊括云水,颐指烟霞。
游方之士一望辇毂之下,首以为六月息之地,终冬始春,履溢户外无虚日。
客有过而问曰:「是能蝉脱尘埃,餐沆瀣乎?
熊经吐纳,服汞铅乎?
将飞锡行空乎,抑面壁坐忘乎?
若犹未也,则镜寒倚苍秀,几何不为殷雷之薮耶」?
语未既,有老衲笑于旁曰:「客何识之隘耶?
吾法有大神力,穫于未尽之田,殖于不贷之圃,坐致香积,如天雨花,方将属厌,方将鼓腹。
虽然,有由也。
自吾宗师,云以耆年清德,为今太傅枢使大丞相鲁公所知,来董法席。
学子麇至,庖烟属云间,倾囷轑釜忧执事者。
师谓吾有化菩萨为天帝释辅,方出现世间,能续佛慧,命诚为汝谋其方。
他日,见鲁公诵之,不俟词毕,请诸朝,畀户绝之田七百亩有奇,而磷磷矣。
复出私钱二百万易沃壤,为亩二十有五,而茹菁菁矣。
时绍定元祀也。
于是踊籴之岁,腐红积仓,陨霜之晨,寒绿蔽野。
钟鱼一震,泉石皆匕箸声。
收钵敷座,则相与叹曰:『大哉,我公之赐也』!
继自今,食焉而不营,居焉而不绌,庶无负吾律乎」?
久,丐记于余,有以其说告者,因笔之以赠,且为之言曰:「公之霖雨四海、润泽群生也,如水行地,何适不通?
至于凿井得泉,直溟渤涓溜耳。
公于此,奚心哉!
然安居而暇日,登高而四顾,湖之水清且涟漪,不可以疗饥;
湖之山苍然翠碧,不可以为食。
既饱而嬉,翳公之德。
山有巅而水有涯,公之德兮无极」。
佥曰:「然。
请以是登诸石」。
白公竹阁记绍定元年七月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咸淳临安志》卷七九、《淳祐临安志·辑佚》卷五、安晚堂集辑补
竹阁,白公乐天之遗迹也。
按《唐史》及《长庆集》:乐天中书舍人出守杭,暇日,有《宿竹阁》诗,此竹阁之始见也。
又按《东坡集》:白公竹阁在孤山广化寺,与柏台邻,此竹阁之所在也。
东坡,尝为赋诗,有「古寺无人满轩」之句。
此阁至我朝而犹存也。
六飞南渡,绍兴间,以孤山四圣观,有旨令守臣迁竹阁与寺于北山
此竹阁迁徙之大略也。
天府雄剧,曩以能政称者,犹百适是惧,阁废不具,漫弗訾省。
今京尹户部尚书袁公韶填拊清暇,援其旧以请,庙朝悦从之,畀以成材,亟就规度,秖视倍蓰。
此竹阁之既圮而复建也。
先是上美公治行冠压后前,隆以职秩而久其任。
岁更三闰,吏肃民和,服习其威惠,劝趋其唯诺。
凡所营缮,落成而后人知之。
修仆植僵,遍于四境。
西湖最章章焉。
顷,既裒此邦之先贤,庐以居寓,讨其轶阙,碣而赞之,祠而祝之,三贤之堂,水仙之宫,左右映发,清标独韵,衣被辇下。
神州奥区,山加秀而水增明矣。
公犹欿然,搜揽幽邃,网罗放失,而竹阁之建与寺俱新。
镜清流,屏翠巘,晨光夕霏,千态万貌。
抚物兴怀,乐天如可作也。
公方以硕才用世,助熙庶绩,则表贤厉俗,首善始于京师,是不可以无纪。
公不鄙,谓清之,俾绎乐天所以系邦人之思者寿之于石。
清之既辑颠末于前,复为之言曰:《召南》之棠、岘首之碑、白之渠、预之桥,惠也,人思之宜也。
子陵石、邺侯书堂,庾于楼,陶于,寓也,人思之何也?
贤者所至,其游居憩笑之所,人必锢而留之,有甚于肖形覆武者。
不然,章华虒祈之丽伟,阿房骊宫之雄胜,阖辟阴阳,吞吐日月,既埃灭而无馀。
乐天之阁,墁以白云,黼以绿净,祓以清风,与烟飘渔屋相为隐见,直南柯一息耳,乃数百年而复显。
乐天文章气节,固昭然莫掩者。
杭之多秀民也,讵能人诵其诗,户观其传,而一谈乐天,奕奕若前日事?
断碑瘴墨,流落野亭荒寺间,过者徘徊顾瞻,虽蜑夫胡贾,亦摩挲太息而去。
乐天涖是邦,独治潮浚井,见于纪载,非有大功捍大患,而人爱之如此,吾是以知竹阁之贤于灵光也。
方其自放于宽闲之境,幅巾短簟,逍遥事外,吟肩吻,尘视圭爵,几于齐物。
我泯智愚,岂自知人间世有乐天者,况阁乎?
噫!
古今之变多矣。
陵谷之屡迁、人物之数化,废兴代谢,相禅于无穷,而贤者之名终不磨灭,是必有以致之。
后之登斯阁也,挹香山之高风,思京尹之雅德,当相须不朽云。
绍定改元戊子上秋初吉郑清之记。
石壁云洲记嘉定九年闰七月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咸淳临安志》卷八五、道光《新城县志》卷二一、民国《新登县志》卷八、安晚堂集辑补
韩潮州生平诋佛,海上从大颠语,藩拔级夷,旷然忘儒墨畦径。
苏端明文章风局,轩豁宇宙,至钱塘辩才师,意所领会,如印印泥。
二公龙骞凤翥,未易迫近,乃独于邂逅之暂,弃其所挟,待释子以莫逆交,则知五经之外,六合之表,别自有人也。
夏杪来自成均,寓龙丘万君举之室。
一日逋暑,相与寻并山佛庐,遂至所谓慈照寺者。
有庞眉老衲肃客入,西至石壁下丈室中。
修檐蔽日,曲池横前,风蒲水漪,意态萧爽。
小定,毛发洒淅,如穷秋露晓坐水边篱落间,执热快濯,未暇别语。
予与君举据胡床熟寝,既而黑云压浮屠上,雨四面至,师笑曰:「寒暑一变,可起矣」。
予竦然异之,试叩其意,横贯直骛,援引旁午,纚纚可听。
少焉雨霁,月影移数弓,暮钟东西起,对语未倦,俗累暑氛,洒然俱失。
予始知有世外味,为之留再宿而归。
师临分戏余曰:「来暑去凉,何以报我」?
余周视其身,如焦谷石女,无一可以答师之意者,请以子墨客卿助作佛事,因取退之「家彼吴洲云」之句,扁其室曰云洲,而纪其颠末。
韩、苏方神游八极,安知不间至人间乎?
苟见予文以为非,是则大颠、辩才可并按也,亦以发千载之一笑云。
时嘉定丙子闰七月也。
大石桥碶闸记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宝庆四明志》卷一二
清之投闲忧国,惟切年丰之愿,况乡邦乎!
日者未秋而潦,每见贤邦伯开水利于先,疏水患于后,皇皇汲汲,如救头然,人始疑其迂而终服其智。
独拙者之见,以谓人力足以夺天造,然不期响应之速如此。
昨出郊,见穫稻之田,龟拆无涂足之累,晚稻之田,鱼游无涸辙之虞,村舂亩馌,手额叹咏,为之寝饭俱适。
兹蒙宠示《鄞志》,纪载风檐,快读喜见须眉,矧碶闸之名,虽生长是邦者,有不能悉。
今名称处所及蓄泄启闭,一览可周,既收目前之效,复垂后日之规,辞简事备,利害并列,可谓深切著明矣。
近世官治所尚,凡有施置,必为丰碑羡语,采图华编,以诳耀耳目。
今以事实系之郡谱,使来者有考焉,非心诚求之不及此,尤用钦服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