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蚤赋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五、《定斋集》卷一六
余每夕困于蚤,寝不获安,心窃愤之。
尝观南齐卞彬著《蚤虱赋》,史逸其辞,余乃作赋补亡,因述其见虐之状云。
先生閒居,读书自适。
每夜分而乃寐,幸身安而形佚。
目欲瞑而辄警,梦屡惊而欲失。
有物扰之,不遑燕息。
或齧吾臂,或噬吾膝。
倏去欻来,更跳互出。
其毒也如怀袖之蜂虿,其虐也甚禈中之虮虱。
探索揣摩,手不容释。
空展转而无寐,苦爬搔而通夕。
先生体瘙而神疲,曾不少安于衽席。
于是心愤闷,气怫郁,自念此七尺之躯,而见困于纤芥之物。
呼童秉烛,大搜冥索。
炽炉炭以交攻,燎衾禂而再易。
大者缘隙以深藏,小者跳梁而散逸。
惊巧捷以如神,虽敏手而莫及。
童子时献获而奏功,聊快吾之胸臆。
顾族类之甚博,想未能禽其十一也。
已而平心定气,泛观默识。
因念天地之间,何物不殖。
蠕动肖翘,胎卵化湿。
蚊虻蜂蝎,螟蝗蝥螣。
在物虽微,为人之贼。
穷人力以剿除,恐天理之舛逆。
又况暑往寒来,四时不忒,消息盈虚,循环靡极。
背秋涉冬,霜风瑟瑟,万物敛藏,百虫闭蛰。
是物也,党散群离,灭影扫迹。
又何必取快于一时,而较力于纤悉。
姑少忍于须臾,盖乘除之可必。
先生乃安斯寝,乃梦游华胥之国。
既寝而兴,但见三竿之红日。
壶村赋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五、《永乐大典》卷三五八○
协洽,皋月荐旬。
子蔡子即所居之侧,锄瓦砾,薙荆榛。
畚士为址,诛茅为亭。
朴不至陋,洁不至精。
越月既望,落亭之成。
榜曰「壶村」,姑摭其实而寓之名。
有客疑焉,问所以名之之因。
蔡子曰:「壶村之地,延袤不殊,折旋中矩,如在仙家之方壶。
壶村之境,车马不喧,花竹秀野,如游武林之桃源。
盖壶以形似喻,村以景物言也。
若夫天宇澄廓,万象著明。
疏星渡河,皓月经庭。
风余发兮萧萧,露余衣兮零零。
此皆壶村之物,足以适野人之情。
有醴有荈,有琴有书。
或剧谈抵掌,或愁吟撚须。
或箕踞偃仰,或啸歌欢呼。
此皆壶村之趣,足以为野人之娱。
蝉噪木杪,蛩鸣草际。
清晨而蛙鼓辄作,长夜而蚓歌不已。
此壶村之至音,虽不合于众听,而足以悦人之耳。
掇实于花,拔萌于
剪芳根兮霜杞,撷清英兮露菊。
此壶村之真味,虽不可于众口,而足以充野人之腹。
甚则三时不务,五谷不分。
妇不知织,子不知耕。
非理之征不及,非时之役不闻。
是又有田家之乐,而无田家之勤。
此吾所以自适其适,因以名吾之亭」。
客曰:「噫!
人弃子取,彼重此轻。
不山林而隐,不轩冕而荣。
壶村之乐,独全子真
此而无述,子意莫陈」。
谁其志之?
壶村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