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竹赋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双溪集》卷九、《历代赋汇》卷一一八、《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一九○
小人之情,得意则颉颃自高,少不得意则摧折不能自守,君子反是。
之操甚有似夫君子者,感之,作赋以自箴。
晦叔读书南斋之上,门巷僻左,交游日稀。
环以桑麻之场,带以瓜芋之区。
路折西南,万竹苍然,下缘乎曲涧之湄。
其清可以延风月,其高可以扰云霓。
珊珊乎鸣苍玉之佩,摇摇乎舒翠凤之旗。
森森乎甲胄之杂峙,而切切乎矛戟之参差。
其偃蹇挫折者,如忠臣节士赴患难而不辞;
其婵娟萧爽者,如慈孙孝子侍父祖而不违。
其挺拔雄劲者气毅色严,又如侠客与勇夫;
其孤高介特者格清貌古,又如骚人与臞儒。
予虽朝夕吟啸于其下,曾无以名其美而状其奇。
然泛观宇宙之万物,均函育于一气,而有刚柔坚脆之不齐。
荣者必悴,盛者必衰,实繁者易剥,色丽者早萎。
惟松柏之有心,及竹箭之有筠,足以阅寒暑而贯四时。
春日载阳,山川含滋,
露兮宵润,惠风兮晓披。
或萼或条,或茁或荑,含英吐华,夭夭怡怡。
于是时,清而不腴。
冬日祁寒,天地积威,雪惨兮冰坚,风号兮日凄。
川原千里,木脱草枯,香尽芳歇,扫迹无遗。
于是时,秀而不癯。
今而后见其含德之有常,特操之不移。
此吾所以无羡渭川之千亩,有取淇奥之猗猗,愿定交于金石,邀岁寒以为期。
否泰兮消长,剥复兮乘除。
秉吾心之坚一,视此君乎庶几。
雉赋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双溪集》卷九、《历代赋汇》卷一三二、《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卷一八
之野外,见一雉为野人所得,悼其轻敌不戒而毙焉,而作赋以自警。
其词曰:
绛冠兮绿跗,翠衿兮锦衣。
耿介兮自守,雄鸣兮雌随。
平原兮浅草,徐啄兮卑飞。
何野人之机巧,乃以媒而致之。
方气骄而贾勇,敢直前而不疑。
事常败于轻敌,碎身首于须臾。
肉不登于鼎俎,毛或用于旌旗。
子玉无礼而殒命,赵括狂勇而丧躯。
酆舒怙俊而遭杀,郤至称伐而见尸。
苟谋身之有累,皆灾害之所罹。
翠有羽而就罗,鸡以尾而为犠。
雁不鸣而先烹,鹦巧言而长羁。
信涉世之孔艰,虽后悔而何追?
惟羽族之至灵,独丹穴之鹓雏。
𡄸𡄸兮音声,锵锵兮羽仪,摩千仞而高翔,岂矰缴之敢施?
兹古人之能事,于鄙夫兮何诛。
夏日郊行赋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双溪集》卷九、《历代赋汇》卷一一
四月维夏,先晦二日,子王子散策于东皋之上。
尔汝老农,问劳既毕,遂曳履乎委巷之间。
反而息肩乎乔木之侧,喟然叹曰:以吾流目之所见,物化之亟如此哉!
穟穟而饼饵,桑阴阴而茧丝,麻旆旆而没人,秧芃芃而布畦。
蜩解甲而效鸣,莺迁乔而载飞,雀绕屋而孳尾,乌俯巢而哺雏。
是孰斡其机缄,至于日运而不齐也耶?
吾闻二气嘘吸,一瞬不留。
向之温然者俄而为今日之夏,今之燠然者又且为后日之秋。
所以使人慷慨增怀,踊跃自激,感岁月之遄迈,畏功名之湮没。
故志士之竞时,殆不容乎寝食。
如予之椎钝迟鲁,则姑苟安而休息者也。
人方逐逐,我独徐徐,人方役役,我独于于。
谅愚智之悬隔,宜动静之殊涂。
其在武水之曲,有先人之敝庐。
一裘一葛,日饭一盂,非扫轨以谢物,且杜门而读书。
付荣枯于自然,庶顺命而无违。
抑古人有言,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是其获我私者乎。
水西风光赋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双溪集》卷九、《历代赋汇》卷八四
隆兴癸未冬龙图阁待制吕公来守新安,览其山川而乐之。
后八年,卜居于城西南隅,榜其楼曰「水西风光」,门下客王炎赋之,附于众作之末。
其词曰:
古歙为郡,山水奇秀,飞仙往往窟宅于其中,号居江左十州之右。
至于水西之胜概,又称甲于一州。
挟以披云之孤峰,绕以漾沙之寒流。
翰林之诗伯,骑鲸鱼而来游。
至今墨客骚人无不剧谈其高风,而渔翁樵老亦能寻访其遗迹。
人与景而俱胜,首尾三百馀年而不可再得。
那知神崧夫子之卜居,而气象反高乎畴昔?
岂非人物为主,山川为宾,故风光虽满于天下,然大半落莫而无闻。
苟有恃而获传,历千载而不朽。
白傅而知香滩,因叔子而知岘首。
浣花寄声于工部醉吟之篇,辋川托迹于右丞丹青之手。
况如我公,三朝廊庙之寿俊,六世轩裳之故家。
荷紫乎文石,鸣玉乎金华
一旦丐閒,引身而退,傲睨于烟尘之表,袖手于功名之外,遂令水西之声称,自于今而益大。
飞槛渠渠,压城之隅。
予虽未获寓目于几席之末,缅想其临高眺远,凡可以悦耳目而娱心志者,一皆领略而无遗。
公旧为伯于此邦,留去思于千里,父老儿童,见公而喜。
故虽山灵与溪神,争欲回巧而献技。
揽波光空翠于冥濛杳霭之间,阅云烟沙鸟于旦莫晦明之际。
飘然如坐蓬莱方丈,而下视人间之世。
憩曲几以欠伸,抚修栏而倚徙。
彼谪仙放浪而一来,非可同日议也。
无已,则犹有太公望之事乎。
处则钓渭水之璜,出则佐六州之王。
方圣天子之仄席,登耆英于庙堂。
胸中之策十未用其五六,恐未可留意于山水之风光。
喜雨赋1176年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双溪集》卷九、《历代赋汇》卷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
丙申夏四月武昌阖郡不雨。
五月三日,崇阳吴侯以诚祷,雨获优渥。
按《春秋》僖公三年春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
说者曰:「书不雨者,闵雨也。
书雨者,喜雨也。
喜雨者有意于民也」。
吴侯祷雨以诚,不崇朝而雨随之,可谓有志于民矣,作《喜雨赋》。
其词曰:
岁行于涒滩之辰,斗建于实沈之次。
鄂渚之七县,值亢阳之为沴。
风自南而且霾,日将北而如燬。
云霓郁而不兴,旱魃骄而孰禦。
策余马于郊牧,喧龙骨之咿嚘。
滮池潴其既竭,陂堰支其断流。
视衍沃而龟坼,况高田之未耰。
苗已悴而半槁,惧西畴之不收。
张颐而待哺,举蹙頞而增忧。
粤桃溪之令君,念民命之惟谷。
兹土旷而农惰,虽儋石而无蓄。
繄告籴之少艰,米翔踊而如玉。
傥既月而旱甚,民必仆于沟渎。
讲雩祀之故事,虚心斋而竭诚。
谒梵王之莲宫,羞蘩之洁清。
欸仙伯之灵岩,释舆马而草行。
阴曀曀以随盖,飔悠悠而拥旌。
柱础湿其有汗,钟鼓鞳而无声。
纷举手以加额,曰雨兆其已形。
龟日蒇仪,肃我庭宇。
驾龙骖螭,攸届攸止。
云将前驱,雨师踵至。
越三日而为霖,罄一同而均利。
稼芃芃而骤苏,浍汩汩而如注。
免为殍于凶年,占筑场于乐岁
沸舆颂而载涂,歌令君之阴赐。
其歌曰:「霢霂兮涵濡,污邪兮满车。
其饟兮有,稻粳兮可炊。
岂弟之泽,民肥不臞。
我字我抚,公留勿归。
均此大惠,公归勿徐」。
吴侯闻而哂之曰:「父老之言何美之溢也?
向也民忧而忧,此吏责也。
今也民喜而喜,吏不敢以为德也。
然旱而祷,祷而雨,如重负之获释也。
酌我醑醴,旅我殽核,合僚友而一笑,吾敢忘夫帝力」!
林霏赋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双溪集》卷九、康熙《西江志》卷一四一、《历代赋汇》卷八三
致政胡丈思成燕居之所,扁以「林霏」,模写其景,寄于诗囊画笥。
诵其诗,观其画,令人心志翛然,厌薄尘垢,因成古赋一首。
其词曰:
倚萧滩之北漘,萃阛阓之万家。
独德人之结庐,却市声而无哗。
开楼观之净丽,纳江山之幽遐。
疑老仙之一壶,藏物色之清佳。
鸥鹭忘机,湛方塘之浅绿。
卫以竹君之萧森,绚以莲娃之温淑。
郁乔木其参天,输清阴而覆屋。
抱虚白而不染,揽空翠而可餐。
酌瘿之酿玉,弹素琴之无弦
睇飞鸿之冥冥,觉燕处之超然。
主人为谁,澶渊居士
方时承平,家在中土。
偶赤县之陆沈,随一龙之浮渡。
非无意于著鞭,可闻鸡而起舞。
耻捷径之别驱,甘康庄之徐步。
张使旃于蜀道,把州麾淮浦
回老眼而内观,笑浮名之绊身。
遂选胜而卜居,以颐神而保真。
子美之浣花,摹乐天之香林。
德谊者陪鸠杖而舂容,谈势利者望龙门而逡巡。
乃相与窃议曰:「此非持己之洁而矫俗之污者欤?
有卷舒之道而无悔吝之疵者欤?
眇外物于螽股而贵吾身于骊珠者欤?
徜徉尘垢之外而与乔松为徒者欤」?
居士闻之,局局然笑曰:「斯言过矣,吾何有于是?
归来若差后于渊明,其止足尚庶几于疏傅。
既婆娑而即安,亦逍遥而无累」。
客乃檃括其辞,以命管城簿,写林霏之佳趣。
钓台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双溪集》卷九
乾道丙戌绍熙辛亥,凡四过严濑。
此身老矣,阅世寖久,更事滋多,感今怀古,有慨然于心者,𫇢舟徘徊久之,遂赋曰:
理予舟而东逝兮,言将至于中都
钓台而属目兮,少弭节而踌躇。
山寂静而江空兮,中有高人之祠。
去之千有馀岁兮,清风至于今而凛如。
慨予怀之有感兮,思郁纡而欲摅。
昔者卯金尝一仆而再起兮,真人翔于参虚。
群公攀附其鳞翼兮,策高足于天衢。
功烈藏在金匮兮,封爵载诸丹书。
大冠长剑之陆离兮,又写以南宫之图。
先生适际斯时兮,独深潜乎江湖。
虽可致不可屈兮,思鱼钓吾其竟归。
羞富贵耽贫贱兮,夫何眇一世而偭驰。
粤若圣贤之制行兮,其大致惟出处之两岐。
人臣仗钺而观兵兮,二子饿首阳采薇
君王溺冠而傲士兮,四老商岩而茹芝。
意固各有所为兮,非好恶独与人殊。
载考西都之将季兮,先自裂其廉耻之维。
佞倖直劲于阙下兮,忠谏毙于系累。
彼豢于宠禄而不去兮,惟其上所招麾。
孰肯为我死亡兮,金城圮而莫枝。
莽上下其目以旁睨兮,敢挟斗筲而觊觎。
作《美新》以蒙羞兮,歆献符命以导谀。
可势轧与利啖兮,龟鼎遂随之而转移。
世祖折节以下岩穴兮,盖惩夫覆辙之车。
训仁义而戒阿谀兮,亦岂无意于当时。
重台阁之绳督兮,轻庙廊之吁谟。
前有轩冤之荣兮,后有斧钺之诛。
朝正位于公府兮,夕陨命于囚徒。
羊裘逝而不留兮,非特先见乎几微。
上以警一人之失刑兮,下以厉多士之廉隅。
噫!
有国者乱亡相寻兮,未始不自夫名节之先隳。
麟凤旷世不一见兮,是焉可以絷维。
沥酒扣舷而遐想兮,乃申以斐然之辞。
玉帛虽不到薮泽兮,岂无逸民老于樵渔?
私其身不忧其君兮,何取夫远走高飞而独居。
石菖蒲赋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双溪集》卷九、《历代赋汇》卷一一九、《南宋文录录》卷二
予书室中有石菖蒲一本,郁然畅茂,盖资水石之清幽以遂其性。
此物医经所论可以延年,可以成仙,第人取而食之,蒲丧其生矣。
然则,为人养生者非蒲之愿也。
因读《北山翁集》有《水菖蒲赋》一篇,三折四复,词既妙丽,而兴托高远,乃拾其遗论而赋之曰:
老石嶙峋,金铁贞兮。
浮云所根,气潜蒸兮。
下漱冽泉,玉锵鸣兮。
蹙节盘屈,托以生兮。
附坚涵润,密如积兮。
四时青青,不改色兮。
烈日凝冰,无能厄兮。
潜蓄幽馨,如有德兮。
后土富媪,载品汇兮。
其秀其英,拔类萃兮。
虬然者,负劲气兮。
虚心,古君子兮。
有国香,侪高士兮。
也如玉,胜静女兮。
得土则繁,否则悴兮。
独根于石,孰如蒲之精粹兮。
有藻,产涟漪兮。
可荐可羞,播声诗兮。
亦有芙蓉,媚芳池兮。
红衣素裳,美且都兮。
下视其本,著淤泥兮。
洁净不污,孰如蒲之清癯兮。
来自涧谷,入吾室兮。
凿石潴水,保蓊郁兮。
露宵泫,珠的皪兮。
甘雨时濯,淄尘涤兮。
中心爱之,久无斁兮。
方士者流,言可餐兮。
养心益髓,将引年兮。
一寸九节,可登仙兮。
帝经君录,其言然兮。
予乃献疑,进末议兮。
最寿,终亦逝兮。
乔松飞升,今安在兮?
屑而饵之,蒲何罪兮。
毁璞雕刻,玉不幸兮。
枯骨抱易,龟陨命兮。
破为牺樽,木失性兮。
彼美维蒲,吾良朋兮。
前有韦编,后《黄庭》兮。
全真育和,共欣荣兮。
优游卒岁,淡然其忘情兮。
中隐赋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双溪集》卷九、《历代赋汇》外集卷一一
三衢留侯以中隐自处,范石湖为书二大字以表章之,侯有《中隐对》,自叙甚详。
夫若隐若显,内心泰然,不为圭组所累,侯之志高矣。
顾进于世,功大名白,民受其赐,侯未可辞此责也。
乃赋之曰:
子留子道高而位下,丰蓄而啬施。
发挥所有,可以雷霆一世,而畏人知之。
沈酣自得于理义之府,盘薄不骛于功名之涂,乃以「中隐」,扁其室庐。
团蒲、曲几,诗编、酒壶,凡世间尤物一切无有,盖淡乎如逋客之舍、幽子之居。
吾见其鼻间栩栩,刍豢颜色。
殆将贵吾身于随侯之珠,眇外物于秋蝉之翼。
此所谓与道逶迤,一龙一蛇,不露文彩,如玉如石者耶。
孤竹二子采薇西山,揭日月于百世之上,可望而不可攀。
槁项黄馘,山泽下士,徒悦其风,未喻斯旨。
友麋鹿于閒旷之墟,玩鱼鸟于泬寥之涘。
惟陆沈而无用,徒牢关而固拒。
故荷蒉与耦耕,均圣门所不许。
万夫一贤,天地间气。
海涵岳负以育德,游刃迎解以为智。
阳潜于泉则草木无色,云出于山则膏泽千里。
古之抱此道者屣脱富贵而无累,蝉蜕尘埃而不缁。
然燕坐一室而经营四海,未尝泊然与世而相遗。
投耒耜而执玉,释版筑而乘车,万物宾从,受其宠绥。
萧条陋巷之布衣,诘屈乘田之小吏,非为我而不为,盖欲为而不遂。
先生弹冠而出,曳履而趋,岂无意于斯人,而何以隐为?
漆园傲睨,达近乎诡;
金马玩世,和失之鄙。
准绳以中,又安取此?
有如乐天,可谓贤矣,不膏肓于邱壑之下,不柴栅于绅脩之间。
招释子于匡庐之阜,呼酒徒于香林之滩。
得丧两忘,去就俱閒。
无乃欲眇今世而尚友,与斯人而比肩?
虽然,进退有正,以义为主,可否无固,因时为度。
元和之际,犹莫尽其所怀;
长庆之后,可飘然而引去。
时既异而辙殊,何必追其故步?
曲阜之野,麟出而非;
岐山之阳,凤鸣而宜。
可隐而见其中躁,可见而隐其德孤。
吾欲与白傅异议,乃申以招隐之诗。
其诗曰:「白银双阙高巍巍,佩印如斗生光辉。
药石之妙国可医,缩手未试众迟迟。
前旒侧席九天上,青云发轫遄其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