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黄杨 南宋 · 王十朋
四言诗
嘉彼黄杨,郁焉其苍。
匪瓮而圆,匪盖而张。
百干同根,森如弟昆。
千枝其子,万叶其孙。
惟此黄杨,先子所植。
草木有义,先子之德。
愿言我家,兄弟子孙。
如此嘉树,永为义门(以上《梅溪先生文集》卷六)
采蕺 其一 南宋 · 王十朋
四言诗 押缉韵
陟彼越(四库本作北)山,言采其蕺。
我思古人,中心悒悒。
维国有耻,吴(四库本作朝)弗遑粒。
胆于坐隅(原作偶,据四库本改),霸勋以集。
其二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陟彼越山,言采其茗(自注:越有卧龙山勾践旧治,山有奇茗,故次章及之。)
我思古人,中心炳炳。
维国有耻,夕弗遑瞑。
焦心以思,沼吴之境。
其三
四言诗
厥草匪甘,厥蔬匪香。
维其味之,岂曰嗜之。
心焉孔焦,胆焉亟尝。
唯其苦之,是以取之。
其四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八部
我陟高岗,瞻望东越
访王之祀,旷古有阙。
宜庙于山,世享不绝。
何以荐之,蕺茗是撷。
秦望 南宋 · 王十朋
四言诗
瞻彼秦望,崇于会稽
曷云其崇,登焉而紫雍正本、光绪本作雄)
孰登是山,西方之人兮。
瞻彼秦望,轻于会稽
曷崇而轻,名之以嬴。
孰名是山,东方之人兮。
我登稽山,思禹之绩。
吾侪不鱼,繄帝之力。
我瞻秦望,哀秦之过。
虐彼黔首,其谁之祸。
禹驾而游,夏民以休。
有翼其行,稷卨是谋。
政辙而狩,嬴随以仆。
孰稔其恶,斯高左右。
孤竹兄弟,殍于首阳
山与其人,嘉名孔章
溪辱以愚,泉污以盗。
物之不幸,名恶而暴。
浙涛如银,鉴流如绅。
濯彼崔嵬,勿污以秦。
会趣堂灯铭 南宋 · 王十朋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
长檠高燃,不照青编。
短檠自对,不照同辈。
孰若此灯,巍标一堂?
与尔多士,同分厥光。
无囊尔萤,无烛尔雪。
清夜红纱,满堂明月。
凡我同志,勉思六经。
趣与心会,无孤此灯。
砚匣铭 南宋 · 王十朋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
启焉斯磨,盖焉斯藏。
匣尔陶泓,器吾文房。
香炉铭 南宋 · 王十朋
四言诗 押质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
匪金匪玉,铜姿瓦质。
以尔馨德,在吾兰室。
印斗铭 南宋 · 王十朋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
器髹而光,斗形而方。
孰镌贱名,于是乎藏。
肩舆铭 南宋 · 王十朋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
我仆既餐,我舆斯肩。
我将何之,必故必亲。
岂无公门,经岁弗入。
岂无权门,足未尝及。
肃尔徒御,慎吾往还。
惟分之安,肩舆斯安。
国朝名臣赞 其一 寇莱公 南宋 · 王十朋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南宋文范》卷三六、光绪《重修巴东县志》卷一五
呜呼莱公,相我真宗
契丹南牧,朝野汹汹。
群臣劝帝,幸蜀江东
微公决策,天下其戎。
百年无兵,繄谁之功?
其二 韩魏公
四言诗 押支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南宋文范》卷三六
巍巍韩公,文武兼资。
相我三宗,身任安危。
周勃定策,霍光受遗,古社稷臣公实有之。
非我仁祖,其孰能知?
其三 范文正公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南宋文范》卷三六
堂堂范公,人中之龙。
正色立朝,奸邪不容。
材兼文武,躬履仁义。
出将入相,十才一试。
真王佐才,用之未至。
其四 富郑公赞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南宋文范》卷三六
岩岩富公,仁者之勇。
危言折虏,神色不恐。
公在使车,虏不敢动。
公在相位,四夷稽颡。
出入三朝,为国轻重。
其五 杜祁公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南宋文范》卷三六
正献公,相我仁宗
公在相位,私谒不容。
苞苴不通,非道不从。
封还内降,与权倖抗。
公忠直亮,清白宰相
其六 欧阳文忠公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康熙《西江志》卷二○○、乾隆《吉安府志》卷七二、《南宋文范》卷三六
贤哉文忠,直道大节。
知进知退,既明且哲。
陆贽议论,韩愈文,李杜歌诗,公无不长。
当世大儒,邦家之光。
其七 文潞公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南宋文范》卷三六
太师潞公,勋高业隆。
四朝元老,福禄始终。
元祐之初太后临极,起公于洛,平章军国
夷狄来朝,服公之德。
其八 赵清献公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南宋文范》卷三六
维清献,典天之宪。
人呼铁面,发奸纠慝。
以正王国,古之遗直。
吴蜀父老,语之流涕。
公之治民,古之遗爱。
其九 司马温公赞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七、《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南宋文范》卷三六
宋二百年,名臣辈出。
孰为第一?
咸曰君实
田夫野老,识其遗风。
至今犹语,司马相公,以手加额,涕泗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