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俊彦承信郎阵亡恩泽制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七
敕具官某:叛逆干常,将士用命,既第战功之赏,尤先死事之人。
衍其恩荣,俾及亲属,是为渥泽,盖以劝忠。
往其祗钦,毋忘报称。
可。
严州到任表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一
忱辞上达,极陈爱日之情;
睿泽下流,恭被自天之命。
愧增汗浃,感极涕零中谢。)
伏念臣蚤奋单贫,误蒙识擢。
有亲已老,去乡实难。
属奉诏音,肃驰行阙。
载因陟岵,复念趋庭。
仰轸皇慈,俯施洪造。
仍寓名于龙阁,俾增重于虎符。
奉檄惟惭,启途已至。
西瞻佳气,喜帝所以非遥;
东指白云,迎亲闱而甚迩。
拊循有暇,定省惟勤。
每于学礼之馀,得奉教忠之训。
克谐乌哺,敢替葵倾?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盛德日跻,至仁天覆。
操赏罚之魁柄,驾驭百工;
恢道德之宏纲,包罗一介。
曲从人欲,仰见天心。
臣谨当惕惕以思,孜孜自厉。
既遑将父,欣逢孝治之朝;
何以事君,愿效古人之节。
严州送还兵级不合借请降官表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一
事违令甲,罪见劾章,仰荷湛恩,曲行轻典中谢。)
伏念臣涉道迂浅,从政拙疏。
日者叨亳社之祠宫,解桐庐之印绶。
扶携老稚,资藉车徒。
虽无千里而不必聚粮,顾馀百人而安所仰食?
束装欲发,援例来言,一时猥徇于人情,三尺谬干于吏议。
重惟卤莽,退积兢惭。
敢意惩愆,止从褫秩!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总该庶政,驾驭群工,好恶未常有私,赏罚必惟其当。
臣敢不恪遵明训,深省往尤?
所愧身閒,更切无名之
倘纾国难,愿捐不赀之躯。
谢中书舍人告表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一
尘禁省以代言,已惭非据;
即里居而拜命,更冒殊恩。
忧患馀生,周章失措中谢。)
伏念臣立身寒苦,赋性戆愚。
先帝擢臣于布衣,今踰二纪;
陛下置臣于谏省,亦复终星。
每思自效于涓埃,庶或少裨于海岳。
其如命缪,动与愿违。
日者召自真祠,置诸册府
旋载螭廷之笔,亟联凤阁之班。
始奉除书,遽闻亲疾。
方寸已乱,即日遂行。
惟兹专辄之私,宜在谴呵之域。
敢图孤迹,上轸皇慈?
怜臣去国之苍黄,则锡命以为问寝之慰;
恤臣遭难之穷乏,则赐金俾襄大事之勤。
存没知归,哀荣有耀。
虽碎蝼蚁之命,曷酬天地之恩?
及此外除,恍如昔梦。
拜九天之纶綍,命实维新;
被三品之服章,德非其称。
恭惟皇帝陛下,加惠群工,厉精庶政。
湛恩遐暨,顾虽小物而曲成
孚号诞扬,不以陈人而中废。
臣敢不激昂残喘,策厉懦衷?
蚤夜以思,克谨教忠之训;
险夷不二,永坚徇国之诚。
凡可捐躯,誓当竭节。
谢中书舍人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一
待尽倚庐,方毕三年之制;
召还西掖,载膺一札之除。
宠至魂惊,感深涕陨中谢。)
窃以政事之地,必资论思献纳之才;
诏令之行,当得深厚坦明之训。
唯奥学该通于今古,英词追配于典谟,识虑知为治之后先,直谏宏事君之规益,斯可以仰助雷风之号,诞扬纶綍之言。
如臣者,忧患陈人,荒芜下士
禀资方拙,更三黜而自怜;
赋分奇穷,已半生而寡与。
顷叨螭笔,旋陟麟台
始被宠光,遽罹凶祸。
抱苦愿终于苫块,无心复造于衣冠。
日月迁流,形容凋悴。
抚祥琴而增慕,传召节之已颁。
果奉除书,复还旧物。
里闾改观,共瞻天眷之优隆;
顶踵知愧,独圣心之简记。
顾虽碎首,曷报鸿恩?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乃武乃文,克勤克俭。
思道如商高之恭默,接下过周宣之慎微。
事举法于《春秋》,化每形于《雅》、《颂》。
广收俊彦,欲致中兴。
施及妄庸,亦叨睿奖。
臣敢不孜孜奉国,亹亹禔身?
温故知新,愿日深于德意;
献可替否,庶或补于艰难。
誓竭孤忠,以期没齿。
谢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一、《金华文徵》卷一三
承乏掖垣,蔑著尽规之义;
丐閒祠馆,曲蒙从欲之仁。
祗服恩私,益深惭惧中谢。)
伏念臣入仕二纪,获事三朝。
唯知忠义而披露肝心,敢念饥寒而保持禄位?
自信甚笃,人言莫因。
历落嵚崎,众皆指为可笑;
流离困苦,臣独奋而不衰。
属愤奸邪,实非职守。
历阶陛殿,怒发冲冠
虽非能卫社稷而执干戈,亦庶几如鹰鹯之逐鸟雀。
退思冒昧,甘俟诛夷。
始陈待罪之章,亟蒙涵贷;
旋上奉祠之请,即获便安。
仍加论撰之名,俾全进退之节。
君父之慈怜若此,臣子之报称若何?
恭惟皇帝陛下驾驭群雄,综核名实。
陟降无私,而帝则是顺;
好恶罔作,而王道攸遵。
如臣狂愚,不忍窜斥。
然方军食匮难之日,而坐糜廪廥;
国事抢攘之际,而燕处山林。
俯仰以思,面目有愧。
臣敢不恪勤香火,惩艾过愆?
疾病交侵,虽作终焉之计;
形骸未陨,益坚国尔之心。
庶毕馀生,以酬洪造。
论治体劄子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一、《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六、《南宋文范》外编卷一
臣尝谓自古一治一乱,不可为常。
尧舜迄于五代,三千二百九十馀年。
其间所以治者无他,君臣协心,共相戒饬,凡所施为,合于大公至正之道而已。
所以乱者无他,君臣异志,皆务因循,凡所施为,悖于大公至正之道而已。
仰惟祖宗之有天下,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天意人心,不约而归。
当时制为法度,立为纪纲,非益于国,非利于民,有所弗措。
是以海内廓然无事,百有馀年。
承平日久,奸邪擅权,肆为欺蔽,率意改作,祖宗纪纲法度,废坏殆尽,遂继之以大乱。
陛下绍承大业于艰难之际,焦心劳思,欲恢复中原,迎还二圣,九年于兹矣。
然而治道殊未有以称圣意者,臣谓大公至正之道尚塞而未行也。
夫祖宗顺此道而治,其后逆此道而乱,今不欲治安如祖宗时则已,如必欲之,可不兢兢业业,朝夕惟此道之是念乎?
臣愿陛下静澄其心,思祖宗创业之难,念父兄远狩之久,悯生灵常怀涂炭之苦,愤土地日有侵削之忧。
凡下一令、行一事,必先以此四者为念,然后发之于政,诏大臣同心协力,勿以一毫私意,曲徇人情。
断自今日,其已往者,渐以公正之道更革之,其方来者,力以公正之道固守之,如四时之有信,如金石之不移,则天下庶有休息之期也。
如其不然,臣恐大事寖以大坏,虽无敌人之患,而中国自敝矣。
陛下留神察焉。
取进止。
辞免秘书少监申省状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一
尚书省劄子,八月十二日,三省同奉圣旨,潘良贵秘书少监,不候授告指挥到,于所居州军依条差拨,疾速前来行在所供职。
良贵昨于建炎元年内任工部员外郎,为父年老抱病,陈乞宫观
建炎四年内蒙恩除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亦是不曾赴任;
绍兴二年左司员外郎二月,乞便乡差遣,蒙差知严州,到任四个月,即令宫祠
八年之间,累蒙除用,皆以亲老恳求便私。
今父八十九岁,比之往日,衰病益侵,人子之情,尤难远去。
伏乞特赐敷奏,改除一宫观差遣
伏候指挥
辞免起居郎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一
尚书省劄子,三省同奉圣旨,除臣起居郎,日下供职。
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伏念臣频年以来,四更宫观,实缘亲老,非敢偷安。
兹被误恩,召置册府,充职踰月,获觐清光。
辄罄丹诚,仰干天听,丐还真馆,复遂初心。
退而省循,方候呵谴,忽蒙升擢,跼蹐靡宁。
左史之职,君动则书,班于从官,其选素慎。
不惟臣愚非所宜据,而请閒得要,求退获迁,言行相违,尤难安处。
伏望圣慈特降睿旨,追寝成命,除臣一在外宫观,以安愚分。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宫观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一
臣近因权摄左史,弹奏户部向子諲,继上章待罪。
虽蒙圣恩宽贷,然臣恐惧,终不自安。
伏念臣禀性愚戆,赋分穷薄,临事妄发,屡陷危机,若久居侍从之间,必速致颠排之悔。
兼臣近更忧患,心志凋摧,献纳论思,自知无补。
伏望圣慈曲加覆护,除臣一在外宫观差遣,以养残骸。
倘未致于死亡,誓当图于报效。
伏候敕旨。
乞饬六曹遵奉成宪奏绍兴五年十二月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六
臣闻中台者出纳王命,赋政四海,喉舌之司也,六曹当遵奉成宪,各扬乃职。
兵火以来,苟简玩习,视为传舍。
其最甚者,间遇朝廷送下勘当事理,并不依据格法指定是非,常操两可之说,曰更合取自朝廷指挥
是致朝廷临时别有冲改,长贰郎官循默奉行,不复更有执守。
每废一法,即后来陈乞者循以为例,干求请托,纷然无穷。
若不加察,恐省部成法尽坏,其患有不可胜言者。
臣愚欲望睿断,严饬六曹长贰郎官,各务协心,凡朝廷送下勘当事理,并须据格法定是非供报。
仍乞诏大臣,事关六曹者,不问钜细,一切唯有司格法是从。
庶几杜侥倖之门,开公正之路,仰称陛下赋政之意。
乞详酌度牒数目事奏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三
契勘礼部制造过度牒数目,自绍兴三年今年十月十八日,制造约一十四万道,给降约一十三万道。
三年为率,数目如此,则自建炎元年以来,大约须给降过四五十万。
夫天下户口自更兵火之后,所至耗减,其丁壮理宜蕃息,使力本务农,以固基本。
今因循积习,视以为常,日引月滋,无有纪极,窃恐数年之后,百姓失业,尽为游手之人。
况今州县寺舍悉许流寓士大夫占射居止,又适岁饥,此曹什百为群,居则无屋,食则无,流离困苦,实可悯怜。
兼之度牒所得钱物,尽是一时无名用度,朝廷百官将士之经费悉不仰此以为供须,若不速行樽节,深虑有意外之患。
越王之复吴也,令于国中,曰女子十七不嫁,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将免乳者,令医守之。
生男子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其深思远虑,尚欲蕃息其未生者,况已成丁壮之人而废弃之,岂不重为国家惜乎!
伏望朝廷详酌,立为定制,庶几永远可以施行。
张丞相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二
退即山林,久阔寒暄之问;
仰瞻斗极,徒颁次舍之光。
诚虽切于飞驰,礼遂成于逋慢。
祗以为愧,不能自文。
窃惟神物之护持,宜有福祥之单厚。
辄申悃愊,敢候茵凭。
恭惟某官望重百僚,名闻九牧。
出处系朝廷之轻重,道德为人伦之表仪。
光滉咸池,夹辅中天之皎日;
威申华夏,荡除四塞之妖氛。
更险夷而节义愈明,被谤伤而功庸益著。
迨膺申命,起护价藩。
微云之滓太清,曾何伤于盛德?
大旱而作霖雨,实有望于嘉猷。
谅无煖席之期,即拜赐环之命。
顾惟无似,深沐厚恩。
早蒙公绪之嘘枯,继辱祁奚之举类。
兰台适体,屡兴叹于沈英;
紫橐持,更叨荣于取颖。
中缘祸变,分绝生存。
鸡骨支床,仅留食息。
鱼书染素,莫效勤劬。
居然星纪之荐更,藐尔珠廷之在望。
岁聿云暮,道阻且长。
井越参旗,夐隔辕门之拜;
衮裳绣芾,伫闻黄阁之开。
愿益惠于生灵,用亶符于睿眷。
倾依之切,敷叙奚殚!
翟参政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二
恭审光膺帝制,参秉国钧
六星比而三台色齐,识天心之所属;
百僚喜而万夫悦服,慰人望之咸归。
窃以自古治乱之分,常系人材邪正之用。
泛观百家诸子,皆苦口而丁宁;
遐想九夷八蛮,悉望风而进退。
非特时势之必至,抑亦人心之所同。
惟其正不胜于邪,是以乱常多于治。
方今国家之患,顾不在兹?
遂使幅𢄙靡宁,莫知所向。
倘匪老成之出,曷扶危殆之基?
荷上穹之未忘,庶斯民之可救。
伏惟某官佐时人杰,间世英贤。
瑞玉无瑕,大宝俨陈于清庙;
霜筠有节,孤风独厉于岁寒。
蜚声腾誉于三朝,历险更夷而一致。
江湖虽适,常怀观阙之心;
钟鼎既安,何异山林之性?
方主上无多难之畏,而左右惟正人之求。
用图再造之功,宜趋我公之入。
固将以大忠经世,以至诚格天。
问国事万变而不穷,陈王业七月之所致。
扫骫骳怀奸之俗,伸耿介有气之风。
使乾坤无震荡之忧,生灵措休息之地。
询之天下,谁曰不然?
某性质凡愚,学术固陋。
素乏趋承之幸,遽蒙特达之知。
昔掌礼闱,尝与甄收之列;
迨承密旨,复叨论荐之荣。
念此恩不忘于须臾,虽多言莫致其万一。
阳德纯粹,物候清和。
仰祈顺时,倍保重。
瞻依颂祷,不胜下情。
雷公达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二、《敬乡录》卷二、《金华文统》卷一、《金华文徵》卷一五、《金华徵献略》卷七、《金华先民传》卷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二五
谕以聚书饮酒为乐,此吾人之习气也。
然酒不可多饮,大率此物入口则昏,过量则乱。
圣人于《书》,特作诰一篇,《易》六十四卦,终以濡首为戒,《礼》使人饮酒终日而不得醉,盖祸患多生于此。
既作郡,尤宜节慎也。
老而读书,不须务博,当研味圣贤立言指归,以洗心励行,则老而益精明。
士人至晚年倒行而逆施之者,十常八九,正为不解读书耳。
仆自喻为昏镜,喻书为磨镜药,当用此药擦磨尘垢,使之通明透彻而后已。
若积药镜上而不施磨擦之功,反为镜之累。
故知托儒为奸如张禹、孔光之徒,曾不若庸夫愚妇也。
公以为何如?
万里通书,不敢效常人作谀言,以孤远意,此狂友故态也,幸一笑纳之。
启李太发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二
言念粤从初仕,虽为道义之交;
逮此晚年,未托葭莩之好。
静惟寒族,敢议通婚?
既蒙金石之嘉言,用致筐箱之菲币。
女小娘子,资涵粹美,秀夙著于闺房;
某侄畤质本戆愚,学初闻于诗礼。
式因媒妁,愿结丝萝。
将亲迎于大门,庶承祧于宗祀。
其为愧佩,罔罄敷陈。
答田氏礼书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默成文集》卷二
承高明之从弟武,乃吾姊之子而某之甥也。
吾姊为田氏妇三十年矣,老而益贫。
某欲以长女妻武,俾之左右奉承焉,此素志也。
兹承申之以媒妁,致之以雁币,敢不拜嘉?
王运使落致仕访及状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永乐大典》卷一八四○二
伏审光奉宸恩,载通仕藉。
彊而后可,虽高志之少违;
用之则行,稽佥言而大慰。
伏惟某官温恭立德,耿介持身,视富贵如浮云之轻,于出处得断金之义。
曩求致事,慷慨不谋于亲交;
今复入官,论荐悉由于禁从
惟是进退,可为表仪。
某待尽倚庐,钦闻成命,既庆朝廷有用贤之举,又喜君子得行道之时。
敢意谦冲,先垂临访。
念阻趋于墙仞,徒坐摇于心旌。
伏几高明,俯赐鉴察。
改月帖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五
良贵叩头上启:改月,伏惟尊候万福,引向引向。
良贵即今过南山,作少缘事,中秋后方归。
恐左右旦夕须差考校,无由候别,不胜悚仰,谨布此区区。
秋暑方炽,千万珍爱,不次。
良贵叩头上启文伯教授学士贤友侍史。
初三日
大用庵铭后序绍兴十年九月 宋 · 潘良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二、《两浙金石志》卷九
普觉圆照大师昙赞戒行清苦,筑庵于义乌仙山,予为名曰「大用」,久欲作铭而未果。
绍兴九年,予守四明,与天童老款,偶纵谈及此,以铭属之,觉欣然不辞。
其笔力痛快,殆与《信心铭》相为后先。
明年秋九月己未,始授赞,俾镌之石。
左朝散郎、充徽猷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潘良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