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于岭南置土丁奏嘉祐二年九月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八、《续资治通鉴》卷五七
岭南自古不利戍兵,乞置土丁,募敢勇,家丁至四、五则藉一人。
总为五番,上州教阅,不及五百人为四番。
利器械,农隙训之,禁一切他役。
上番则给粮免税,校长免二丁税。
指挥都大巡河使臣等应干河渠事并具申状奏嘉祐三年闰十二月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四二(第三册第二四八三页)
自来受三司牒令行下诸州军文字,虽令指挥辖下州军,缘别无定式,致诸处都大巡河使臣及县邑多不申状,止行公牒。
此于事体殊失轻重,以此亦难集事。
指挥,自今都大巡河使臣及县邑,应干河渠事,并具申状。
如州县有不应报事或稽缓致误事者,许牒运司取勘,下都水监定夺。
请戒萧注等毋得为边生事奏嘉祐四年九月戊申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
邕州萧注欲伐交趾,知宜州张师正欲取安化军,恐远人闻之不自安,请戒等毋得为边生事。
劾知邕州萧注等奏嘉祐六年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三
治邕八年,有峒兵十馀万,不能抚而用之。
乃入溪峒贸易,掊歛以失众心,卒致将卒覆败。
经略使萧固措置乖谬,与转运使宋咸党附。
乞重黜萧注嘉祐六年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三
黩货阻威,诱略侬智高所阉民罗寨五辈为奴,又擅发溪峒丁壮采黄金,无簿籍可钩考,为国生事,案法当斩。
今就横行降一官,自都监钤辖,不知此何名也?
议筑渭泾两城奏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宋史》卷三三二《李师中传》、光绪《重修秦州直隶州志》卷一九、宣统《甘肃新志》卷八六
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及令蕃部纳土,招弓箭手,恐西蕃及洮、河、武胜军部族生疑。
今不若先招抚青唐、武胜及洮、河诸族,则西蕃族必乞修城砦,因其所欲,量发兵筑城堡,以示断绝夏人钞略之患,部人必归心。
唐于西域,每得地则建为州,其后皆陷失,以清水为界。
大抵根本之计未实,腹心之患未除,而勤远略、贪土地者,未有不如此者。
乞置屯列堡奏熙宁三年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宋史》卷一九○《兵志》四、《文献通考》卷一五六《兵考》八
前年筑熟羊等堡,募蕃部献地,置弓箭手。
迄今三年,所募非良民,初未尝团结训练,竭力田事。
今当置屯列堡,为战守计。
置屯之法,百人为屯,授田于旁塞堡,将校领农事,休即教武技。
其牛具、农器、旗鼓之属并官予。
置堡之法,诸屯并力,自近及远筑为堡以备寇至,寇退则悉出掩击。
备边策熙宁三年二月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宋会要辑稿》兵二八之六(第八册第七二七二页)
近者画下臣僚上言备边数策,臣窃不自揆,试为朝廷讲画,伏乞不惜一一裁择。
臣愚计以为万世之利,一,前年置熟羊等堡,募蕃部献地,朝廷录向宝功本为得地,招弓箭手可以备边。
今首尾三年,所招入徒有十指挥虚名,实未及元数。
又于其间逃亡,有及一半者,有太半者,有三分之一者。
大抵皆浮浪之人,初不曾团结训练,便与给地主,至今无力耕垦,利在游堕,与藩部杂处,亦未曾习战,于边计不得毫发力,但与藩部充客户。
凡此等事,谁曾虑及,咫尺贼境,乃容此辈于部族中。
不早措置,岂得无患?
况在极边,若不得聚,则心孤意怯,难为存守。
今须置屯列堡,以为战守计。
一,置屯之法,今已选有心力胆勇者,令转募人充弓箭手占地分。
每百人为一屯,先团结定,教以武艺及禦敌之计,使人人勇于战斗,然后授与器甲,令于沿边置屯,量人力授地,牛具、农器并从官给。
其器甲候著业各令自置,却将官给者还官。
一,每等第置军员节级总领人就农事,每农事罢,即教阅,仍据本屯合用耕种及杂工作人数,预先制置,各令如法。
每收穫,将诸屯比较斛㪷数多少,以察勤惰,明行赏罚。
一,诸屯合用旗鼓之类,并从官给。
一,所置堡欲令诸屯并力,自近及远,自内及外,以次修筑。
便须深沟高垒,使寇贼攻击不动,待其气衰之后,上下应接,悉出劲兵轻骑,或邀其前,或蹑其后,彼将逃遁,不暇置屯列堡,利盖为此。
一,诸屯各置屯将一、副屯将一,择有材力可以董率人者充,遇便唤便充本屯将领
一,已招到弓箭手可以备战者,依此置屯。
其军员有材力可以将领人者,亦令充本屯将领
一,诸屯止以弓箭手巡检总领,各举有材力谙练边事者充。
一,旧都虞候指使亦简选留有武勇者,分管诸屯。
乞赐银绢各五千招纳蕃部及敢死士奏熙宁三年四月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
制置招纳蕃部及募敢死士,须金帛以备支费。
三司乞赐银绢各五千。
言拘占汤谷内田地及招弓箭手事奏熙宁三年六月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宋会要辑稿》方域八之二三(第八册第七四五二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二
准诏勘会昨展置甘谷城所拘占汤谷内田地,系与不系心波等三家,仍令王韶、刘希奭与同蕃部首领标定界至,具诣实以闻。
寻令王韶、刘希奭计会,高遵裕同往诸部族内体量。
其间有蕃部标拨却入官地土数多,今耕种不足者,却与元献纳内三分给还一分。
其弓箭手亦不得执元额人数,只据合入官地土招人,却拣选精锐,退去孱弱。
如此则不害边计,稍塞弊源。
乞再委转运使重行审定王韶募人耕种事奏熙宁三年六月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二、《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七四(第七册第六○二三页)
王韶申,欲于甘谷城等处未招到弓箭手空闲地一千五百顷,乞差官从三五顷至一二十顷以上,逐段标立界至,委无侵犯蕃、汉地土,然后欲凭出榜,依朝旨召人耕种。
缘本司先准中书劄子,王韶募人耕种,止标拨荒闲地,不得侵扰蕃部。
乃欲指占极边见招置弓箭手地,有违诏旨,又欲移市易司于古渭寨。
臣恐自此秦州益多事,所得不补所失。
初献议,朝廷即依所奏,未尝令臣相度,欲乞再委转运使一员重行审定。
乞量移沙门岛罪人奏熙宁六年七月十八日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六(第七册第六六三四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
近累奏乞移沙门岛罪人,今来者未已,不惟事系防禦,兼罪人已无处存泊,更添戍兵亦无著处。
今后许本州月具沙门岛罪人姓名、乡贯、犯由申枢密院,置簿抄录,更不下本州取索。
额外人数,但据簿量移。
如此则令出惟行,行之可久。
乞宣召司马光苏轼苏辙熙宁七年五月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三、《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二、《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六三、《续资治通鉴》卷七○
臣闻应天以实者见于行事,勤民以行者不以空言。
天生愚臣,盖为圣世。
文武之道,识其大者;
简易之理,求诸天地。
陛下早用臣说,则太平之事略已施行。
成康、文、景未足企慕,朝廷阙失,岂待人言而后知之,天难忱斯,帝命可畏,旱既太甚,民将失所。
今日之事,非有勤民之行、应天之实,臣恐不足以塞天变,一切利害,曾何足数!
伏望陛下诏求方正有道之士,召诣公车对策。
司马光、苏轼、苏辙辈,复置左右,以辅圣德。
如此而后,庶几有敢言者。
臣泣血雨泪而拜封章,陛下闻臣此言,忍不感悟!
臣未尝有一言及钱谷甲兵者,盖知事君以道,直欲以伊尹致君之事为师,不敢以近世有为之君待陛下。
及得罪去国,安于报效,并心一意,以望太平,五年于兹,而未免陛下焦心劳思,不有人患,谁兴厉阶?
臣欲杀身,无益于事,长叹大恸,昊天不闻。
陛下承祖宗之基,求治如此。
臣愚不肖,亦未忘旧学。
陛下欲为富国强兵之事,则有禁暴丰财之务;
欲为代工熙载之事,则有利用厚生之道。
有臣如是,陛下其舍诸?
劝农事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桂林石刻》卷上、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一七、《粤西金石略》卷三
每因读刑禁旬状,见人民多因小事争斗,致有杀伤,虽骨肉至亲不相容忍。
此深可哀悯,盖劝农亲民官不本教化所致。
今后令佐,须晓谕乡老,令劝率子弟,勤于田农,孝养父母,内外和顺,不相欺凌。
民无交争,则无横死。
自然天道与人事相应,无水旱凶灾。
令佐不得轻远方,以为不可教诲。
况此人民晓事,教诲必听,切在遵凛。
按:大宋嘉祐六年辛丑六月一日龙隐岩释迦寺天台祖教沙门□修上石。
交趾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
嘉祐五年六月交趾甲洞申绍泰率众犯邕州境,巡检宋士尧等逆击,死之。
上闻,乃召侍郎余公靖青州,面谕曰:「以卿熟岭南事,今授卿体量安抚使,亟往无辞」。
继以如京使、知邵州贾侯师熊副之,择材勇者自从,即荆湖兵以行。
其年冬至邕,遣介召交趾用事者费嘉祐于麾下,诘之。
嘉祐诉云:「本无恶心,但近边种落苦邕人侵扰,含怨不能自明,乃相聚以起,误犯官军。
以地远不易知,请归就治,自今敢入寇者斩」。
约束定,乃去。
噫!
五刑不明,小雅尽废,则蛮夷猾夏,寇戎奸宄作矣。
自责深者,其心恕;
自任重者,其功远。
惟天眷佑下民,惟君奄有天覆。
一物失所,当自计利害劳费,力与蛮夷较胜负,真忍人哉!
韩愈罪徼功之人,李固驳用兵之议,其有意于根本矣。
今既黜邕守,用廉重仁明者,公又画一为令,以谨疆里,尽去前时猺役之害民者,使后人知胜计在此不在彼,专于自治,以抚斯民。
外安物情,中葺边备,公之虑远矣哉!
既还,老幼遮道曰:「我公无归,以保我生」。
师中旧学于经,得褒贬之义。
之北,青壁万寻,砻而刻诸,以为公作记。
其威令有未究者,公将复命,固请,师中不敏,尚能为公志之。
按:《故》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重修灵渠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粤西文载》卷一九、康熙《桂林府志》沟洫、雍正《广西通志》补纂、嘉庆《广西通志》卷一一七、道光《兴安县志》卷三
嘉祐三年诏置都水监明年以诸道提点刑狱兼领河渠事,既被命,图所以称明诏。
广西湖南旧阻岭弗接,秦史禄海阳山水逆为石矶,以激水分岭,而下会湘、二水,合为一,北通京师,南入于海。
厥功弗究,石亘数十里不绝。
自秦迄今千馀年,强民力为堤为陡门,以制水于石上,水渐而至,号曰渠。
是渠也,寖以堙废,公私患之。
至是定计以闻,遂发遣县夫千四百人授张竞,日往营之。
动而免险,功斯济矣。
竞与石怀玉、孙约等亲率其徒,燎石以攻,既导既辟,作三十四日乃成,废陡门三十六,舟楫以通。
李师中、马仲芳实领其事。
于乎!
唯至诚能通万物之阻,古之君子德行常简易,行有尚往,有功者其心亨,兴渠之利不足云。
朝廷稽古建官,为万万世计,推此以观天下,六府三事,庶乎可治也已,故敢书以告来者。
蒙亭记嘉祐七年八月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粤西文载》卷三○、《桂胜》卷一、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三三、《桂林石刻》卷上
桂林天下之胜处,兹山水又称其尤,而在城一隅,荒秽不治,若无人知者。
数千百年间,岂天秘地藏,不以示人,意必有仁智者然后能乐,盖性情自得之也。
经略吴君尝为谏官,以言事罢,不复,遂来殿方,既安边静民,而后及此。
师中览而壮之,又因斯民之乐,名其亭而系以诗,诗曰:「凡物之蒙,在人亦昧。
既有见焉,其迹难晦。
斯亭之成,景物来会。
江山之胜,相与无际。
凫鹥在水,或在于浔。
中洲蒲莲,迤逦静深。
岩壑沉沉,云气长阴。
自公以暇,来燕来临。
同民之乐,而无醉饱之心」。
嘉祐七年八月二十日尚书户部员外郎、直昭文馆、知桂州岭南路经略安抚吴君上石,是时师中度支员外郎转运使
华景洞题名嘉祐六年正月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桂林石刻》卷上
提点刑狱李师中、前琼守谢鸿郡丞黄照幕下庭坚、段惟修、周佺会此岩下。嘉祐辛丑正月十九日
题名记熙宁四年十二月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民国《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卷一二、天桂山志
师中十一世祖、唐御史大夫讳栖筠,生丞相讳吉甫丞相尚书德修丞相讳德裕
尚书师中八世祖也。
历舒、湖、楚三州刺史,题名在此岩谷。
师中不肖,忝备侍从,坐沮边议,左迁,来守兹土。
永惟世业,未坠于地,后世子孙,尚有来者,敢废篆刻,式昭前人!
熙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孙尚书右司郎中师中记,纯中从。
按:民国潜山县志》卷二八,民国九年铅印本。
宋颂 其一 神武 北宋 · 李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
太祖也,以天下授太宗,永有休功,其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有天下不与子,推大公,永天命,遂定四方。其功冠,万世独出,使臣不究其极,未足以昭盛德大业,故作颂焉。)
于赫神武,不显其功。
天命在躬,图惟厥终。
不卜不谋,付命太宗
惟帝之心,天地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