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隐居士自赞(一) 宋 · 史浩
押哿韵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七、《鄮峰真隐漫录》卷三五
道服仙巾,盘陀燕坐。
观者欣然,谓即是我。
于此可求,灵珠一颗。
何以知之,石中有火。
真隐居士自赞(四 为女妙音书) 宋 · 史浩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七、《鄮峰真隐漫录》卷三五
仙冠道服,鹤发童颜。
寂然不动,风静云閒。
沧溟万顷,著在中间。
若能会得,何必观澜。
真隐居士自赞(七) 宋 · 史浩
押青韵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七、《鄮峰真隐漫录》卷三五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
画史具眼,运笔不停。
若其空洞,万顷沧溟。
只恐画史,徒费丹青。
故内相北海先生綦公之侄孙更生奉遗像求赞 宋 · 史浩
押冬韵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七、《鄮峰真隐漫录》卷三五
堂堂綦公,人中之龙。
独步一世,郁为文宗。
遂令学者,雾集云从。
凡百君子,式是德容。
明州宝云四祖师赞 其一 天台智者禅师 宋 · 史浩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七
庖牺画《易》,朕兆太极。
一阴一阳,已堕形迹。
瞿昙说法,身心泯寂。
三止三观,忽漏消息。
个中至妙,杳冥昏默。
何假言诠,焉庸训释?
猗欤智者,生禀岐嶷。
八彩重瞳,人固莫识。
南岳一见,顿明宿昔。
悟施陀罗,既非他得。
云胡止观,纷纷藉藉。
盖以慈缘,悯世迷惑。
作是筌罤,如援嫂溺。
岂期后学,纸上寻觅。
文字猥繁,道益薄蚀。
精义入神,蝉蜕笔墨。
不离当处,灵山一席。
师之本愿,于是乎塞。
祠宇岿然,遗容殊特。
凡百君子,过之必式。
其二 宝云通公法师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七
止观宗旨,鼎盛于隋。
末法不竞,将遂堙微。
通师崛起,三韩之湄。
风帆万里,舍筏从师。
得道已竟,言归有期。
四明檀越,顾氏承徽。
捐宅为寺,尽礼邀祈。
名曰宝云,金刹巍巍。
师既戾止,学徒影随。
户外屦满,声走天涯。
台山坠绪,接统兴衰。
有二神足,真师子儿。
慈云法智,迭和埙篪。
人皆谓师,蟠英孕奇。
植根坚固,独干䨥枝。
华开五叶,异辙同归。
抵今禅教,遂得并驰。
续佛寿命,师其以之。
其三 四明法智尊者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七
灵山之会,龙象云蒸。
羊鹿牛车,同归一乘。
雨胜法雨,普润有情。
逮及后世,止观爰兴。
慈锋慧剑,摧堕疑城。
谁其嗣之,粤有四明。
讲席雄峙,渊默雷声。
天台正统,于焉继承。
章圣在御,使驲驰星。
问佛大旨,得其精英。
宸恩载锡,法智鸿名。
是为释子,万古光荣。
其四 天竺慈云法师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七、宝云振古集
英英式师,文中之虎。
口角珠玑,笔端绣组。
王侯钦承,圣君眷与。
慈云锡号,天竺是处。
法智为兄,通公为父。
济济一门,龙掀凤翥。
积功累行,知几寒暑。
四众仰止,如子依母。
梵音洋洋,周浃寰宇。
凡曰礼文,悉由纂叙。
普贤愿力,金手摩抚。
尽未来际,作忏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