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郊赋寄友人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一
纷吾忻此凛秋兮,汩吾行此乐郊。却游氛而懭悢兮,斥万里于澄霄。日𣉞𣉞而逾厉兮,天迥迥而益高。潦水收而泓渟兮,微风过而萧条。轶爽思以遐骛兮,逝幽怀之远飘。神眐眐而直上兮,意渺渺而独超。悼时运之不留兮,嘉节物之见邀。莽四野其无人兮,兀平岗之岧峣。惊独鹤之清唳兮,咽残蝉之三嗷。燕如客而归告兮,雁哀鸣以求曹。相老农之就閒兮,晚霜镰之在腰。登禾黍于囷箱兮,场圃晏乎其逍遥。伐社鼓之坎坎兮,挂杖头之空瓢。繄境会而情感兮,伤志大而形么。独相羊以无匹兮,起怅望而翘翘。嗟佳人之何在兮,倚翠袖而若招。思夫君而不可见兮,挽蓬首而屡搔。岁月骏骏而遂往兮,怅此情之不自聊。亦何忧之不臻兮,绪轧轧其如缫。总事业之无闻兮,想富贵之不能徼。将今世之舍旃兮,盖令名之勿劭。力古人而愿学兮,溯千载而上交。嗟人生之南北兮,况截道之惊飙。顾筋力能几许兮,苟比(音频)年而远徭。曾一饱之不谋兮,岂吾分之已叨。世种种其奚数兮,信我行之每劳。岂无林壑之旧游兮,方驾言其出遨。策高足于青冥兮,昔岁莫其同袍。通旧籍于禁门兮,幸新时之适遭。谅从此以遐举兮,税修梧以安巢。彼出处固异宜兮,奚独缅想而心摇。省定命之可安兮,人何资于卜兆。维南之山兮,有蓛与肴。维溪之水兮,可以容舠。既濒我先君之幽宅兮,复舍此而焉逃。营庇身之三椽兮,缉一把之盖茅。美秋月之如圭兮,又春卉之穷妖。饱松风于长夏兮,拾东畦之坠樵。宜上天之见贷兮,赋此乐其特饶。晞吾发兮崖澨,散吾趾兮山椒。庶无声而无臭兮,眷寿命于松乔。
田永年乞将父实为建州军贼杀死恩泽补女夫许登承信郎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七
敕具官某:朕于死事之臣,未尝不恻焉动心,恩其族类,惟恐或失,所以劝义士而羞叛人也。尔其异姓之亲,与沾命秩,宜知自节,以称所蒙。可。
桂阳监司理李士权平阳县令赵景韩推恩各合循一资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具官某:日者湖湘之寇,负固阻险,侵轶郡县,至烦王师,仅乃克灭。军须办给,尔与有劳,第赏进阶,国之常典。可。
吴希祥降一官仍罢邵武军通判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具官某:朕念大江之西,俗习轻悍,选择能吏,固将安之。尔为州治中,始闻潢池弄兵之警,诡求避去,便文自营,朕何赖焉?论者以闻,罪其可逭?贬秩一等,免所居官,自为宽典,念恩循省。可。
前辰州沅溪令王汲禦盗有功循一次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具官某:曩者鼎、澧之间,盗贼窃发,迄于平定,尔与有劳,赏以懋功,国之典也。可。
按:宗亚昌云「曩者荆江郡县」,陈朴云「狂寇弄兵,侵轶旁近」,下词同。
进武校尉张安道王正臣差赍文字过界各与转一官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具官某:尔等传命越疆,咸以能选,进官一等,以为尔宠,往其勉之。可。
枢密副使左通议大夫王庶除资政殿学士知潭州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朕缉熙庶政,允资左右之良;体貌大臣,务极始终之遇。虽进退之间或异,而内外之势惟均。具官王某气禀直方,学兼文武,夙负敢为之略,独高应变之方。草木知其威名,夷狄问其年状。朕念兵民之大计,求缙绅之实能,召自远方,俾还近列。旋授枢机之柄,方须帷幄之筹。何引疾之甚坚,屡抗章而莫止。眷湖湘襟带之地,连东南形势之区,疲氓未苏,邻盗仅息。是用开元戎之巨屏,锡秘殿之隆名。勉为朕行,徒得君重。勿谓长沙之地狭,不足回旋;当思陇右之风流,尚在忼慨。服我明命,伫观壮猷。可。
中书舍人勾龙如渊除御史中丞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御史列职,皆朕耳目之官,而中执法实为之长,其任重矣。苟非其人,朕不虚授。具官某蕴经济之术,负绝特之才,授自时髦,荐更器使。学通以博,若贾谊之明治安;论政而坚,若陆贽之本仁义。每献可而替否,不吐刚而茹柔。逮其立言,足以华国。考稽公议,益简朕心。是用命尔总持宪纲,以肃在位,俾中外士夫知朝廷之尊,有简书之畏,则予汝嘉,是曰称职。可。
游损除太府寺丞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具官某:太府之职,出纳邦财,丞于其间,事任惟剧。尔详练通敏,有称于时,往究乃心,用观来效。可。
知洪州李光除吏部尚书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朕忧勤在御,当馈兴嗟,思得耆艾骨鲠、谋国不贰之臣,献纳论思,以裨予治,以表庶工,俾四方万里之远,耸闻而跂慕,知朝廷之尊,不待告令而民自化焉,顾不伟哉。具官某师古圣贤,执义坚固,志节之厉,凛如秋霜。被遇累朝,始终惟一;出入中外,险夷屡更。朕熟察其所言,又详试之以事,盖有日矣,是用召从藩屏,还长天官。激浊扬清,惟尔之旧,谋猷告后,益罄厥忠。使朕知人之明不愧于古,尔则与有无穷之闻。可。
郭师伟宋元换给付身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具官某:尔等往者奋于行阵,尝有显劳。赏不踰时,既沾涣渥,申以书命,其益知荣。可。
宋亮臣干事回转官两资高震转官一资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具官某:服勤奔走,尝有显劳,序进一官,以为尔宠,且用以劝来者。可。
王利用除秘书郎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具官某:图书之府,储养英俊,犹艺林于圃,时而用之。尔文学志行,秀于士林,所谓豫章楩楠者也。承郎之职,其选甚高,益励尔修,以俟采择。可。
吴世才世荣以父殁于王事各合得恩泽一资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尔父董所兵部,与贼决战,至于殒身,朕心悯焉。疏恩其孤,以慰九泉,以为尔宠。可。
李珏赠官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具官某:昨者虏犯河朔,远近俶扰,士大夫去职避难、志求苟免者,终不得免焉。尔以州从事之卑,奋厉捍敌,与城俱亡,可谓知所处矣。自古有死,尔亦何恨。畀官二等,升录其孤,精爽如存,尚克知享。可。
高承仪军中起复制(张全同,安岊同。)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自昔名贤虽宰一邑,而要绖从戎,当世不议其非,盖知所急也。况尔有位于军,服勤既久,乃欲以家难去职,其可乎哉?孝有移忠,礼有夺情,尔无恨焉。可。
曹琏除湖北路提刑宗樗除潼川府路提刑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具官某:朕惟荆湖巴蜀之北,远于朝廷,刑之颇数,狱之颇纷,吏治之无良,民情之多疚,至有不得而闻者,况得察治之乎?则部使者之责,固亦重矣。尔等性资通明,艺能果达,或选自郎省,或擢从外官。分畀一道之权,以观底绩。《书》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诗》曰:「刚亦不吐,柔亦不茹。无从诡随,以谨罔极」。刺举之能,于是乎在。其勉服古训,以副朕心。可。
安邡除荆湖北路运判李伦清除淮南东路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一
敕具官某:朕念荆湖之北,长淮之东,民食尚艰,兵储未广。惟时漕计之臣,非有机智绝人,彷佛刘晏之流者,岂足以当是任哉?尔邡通于吏道,誉处甚休;尔伦清才高识明,动有可纪。是用命尔分行一道,其庶几悉乃心力,体朕至怀,俾民不病敛,士无饥色,则惟尔能,嗣有褒宠。可。
周秘知婺州制(续改绍兴府)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二
朕修明庶政,加惠黎元,聿求法从之良,增重蕃宣之寄。矧惟婺女,股肱行朝,川壤相连,俗习未远。顾所与共理,俾无愁叹之声,则选任之门,讵可不遴。具官某沈毅而有断,疏通而不浮,尽见古今之书,周知事物之变。粤从简授,屡罄忠嘉,编为耳目之官,寔任纪纲之责。奉祠均佚,阅日既多,复畀名邦,蔽自朕志。尔其服我训诰,兼懋德威,绥厥善良,锄其蟊贼。岂特一方之民,安尔之政,亦使列辟闻风而劝焉,顾不韪哉。可。
欧阳懋知平江府制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四、《苕溪集》卷三二
敕:眷惟吴门,密迩王所,今为重地,雄视他州,必得秉心有常之人,任以与我共理之责。具官某行义纯固,得于心成,问学渊源,寔由世济。顷从禁路,出典辅藩,不求赫赫之名,绰有优优之政。奉祠均佚,阅岁滋多,爰锡命书,再分符竹。尚体丁宁之意,毋忘岂弟之风。俾润泽及于京师,愁叹消于田里,是乃称职,则予汝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