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唐宪宗中唐 778 — 820
王伾开州司马王叔文渝州司户参军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翰林学士上柱国富阳县开国男王伾将仕郎前守尚书户部侍郎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等副使赐紫金鱼袋王叔文等。夙以薄伎。
并参近署。阶缘际会。
遂洽恩荣。骤居左掖之秩。
超赞中邦之赋。曾不自厉。
以效其诚。而乃漏泄密令。
张皇威福。畜奸冒进。
黩货彰闻。迹其败类。
载深惊叹。夫去邪厝枉。
为国之要。惩恶劝善。
制政之先。恭闻上皇之旨。
俾远不仁之害。宜从贬削。
犹示优容。开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
叔文可守渝州司户参军员外置同正员。并驰驿发遣。
郑馀庆平章事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有天下者。曷尝不选贤与能。
纳于辅弼。用乂厥辟。
以和群生。所以叙彝伦。
平宪度。建用皇极。
厎乎雍熙者也。朕祗若大训。
图任旧人。畴咨庶工。
用佐予理。朝议大夫尚书左丞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郑馀庆
全器茂学。蹈中秉直。
易则可久。和而不流。
尝践禁闱。亦参衮职。
每尽王臣之节。实彰君子之风。
服于大僚。克有休闻。
洎综理会府。纪纲群司。
率繇旧章。协于成式。
固可以仪型庶尹。寅亮天工。
中书侍郎门下平章事。馀并如故。
韦执谊崖州司马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为臣之道。
必在尽忠。
其有朋党比周。
挟邪败度。
事资惩戒。
必正典刑。
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崇文大学士修国史赐紫金鱼袋韦执谊
幸以文艺。
久从任使。
早居禁署。
谬列鼎台。
直谅无闻。
奸回有素。
负恩弃德。
毁信废忠。
言必矫诬。
动皆蒙蔽。
官由党进。
政以贿成。
朕初临万邦。
务于宏大。
每存容恕。
冀有悛心。
而乃不顾宪章。
敢行欺罔。
宜投荒服。
以儆无良。
以祗事先朝。
尝参近职。
尚宽极法。
俾佐遐藩。
崖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
仍即驰驿发遣。
郑絪中书侍郎平章事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朝廷者。天下之桢干。
宰辅者。王化之根源。
朕夙寤晨兴。讲求为理之本。
思所以仰承宗之重。俯协亿兆之心。
谐和阴阳。茂育区宇。
以贞百度。以叙九畴。
予成功。实赖良弼。
具瞻之地。公望攸归。
朝议大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郑絪。秉仁迪哲。
守约居易。懿以文德。
择乎中庸。体元和之淑姿。
服大雅之明训。累登班序。
休有令闻。羽仪周行。
黼藻王度。洎发挥纶翰。
典职禁闱。以温文雅丽之才。
居献纳论思之地。从容中节。
密勿尽规。先朝任能。
委遇斯重。恪恭夙夜
爰历岁年。诚节贯于屯夷。
茂勋参于顾托。名书彝鼎。
心著丹青。朕祗膺睿图。
诞受明命。宏宣大典。
泽润鸿猷。保乂于一人。
仪刑于万国。于朕志。
用选厥劳。图任旧人。
以辅乃辟。畴咨四岳。
罔不佥同。宜膺弼亮之求。
式懋弥纶之绩。于戏。
为君之难。在乎举而不任。
为臣之患。在乎知而不言。
事举其中。政修其本。
永绥厥位。时乃之休。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散官勋赐如故。
刘辟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剑南两川。
疆界素定。
藩镇守备。
各有区分。
顷因元臣薨谢。
邻境不睦。
刘辟乃因虚搆隙。
以忿结雠。
遂劳三军。
兼害百姓。
朕志存含垢。
务欲安人
遣使谕宣。
委以旄钺
如闻道路拥塞。
未息干戈。
轻肆攻围。
拟图吞并。
为君之体。
义在胜残。
命将兴师。
盖非获巳。
宜令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领当道士马。
剑南东川节度使李康掎角应接。
仍令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马步五千人为左军。
左右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领马步二千人为次军。
并相续继发。
仍仰高崇文等各差人先与严砺计会齐进。
朕以三蜀之人。
本无过犯。
征镇将士。
各著勋劳。
迫于威制。
不能自拔。
各宜分明晓谕。
令悉朕怀。
刘辟禀奉朝经。
抽兵却归本镇。
朕务存诚信。
必当委待如初。
其效顺之诚。
临镇归款。
高位重赏。
当不食言。
如尚执迷。
自贻覆灭。
法既无赦。
令在必行。
宜一乃心。
恭守所职。
其置顿粮料等。
仍委度支使差官勾当
无令阙失。
试制科举人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朕以寡薄。获奉睿图。
严恭寅畏。不敢暇逸。
永惟万邦之广。庶务之殷。
而烛理未明。体道未至。
思欲复三代之盛烈。觐十圣之耿光。
是用详求正言。思继先志。
子大夫等藏器斯久。贲然而来。
白驹就维。洪钟待扣。
膺兹献纳。朕甚嘉之。
言观国光。宜有廷试。
本将询事。岂忘临轩。
园邑有期。营奉是切。
永言诚感。未暇躬亲。
爰命公相。洎于卿士。
亲谕朕意。延访嘉谋。
至于兴化之源。才识攸重。
练达吏理。详明儒术。
当是三道。副朕旁求。
意或开予。靡有所隐。
条例所问。毕志尽规。
当酌古而参今。使文约而意备。
朕将亲览。择善而行。
并宜坐食。食讫就试。
封真宁公主等制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门下。
第二女等。
乐以柔懿。
备闻风训。
知中闱内则之义。
禀傅姆女史之规。
礼有待年。
恩从广爱。
徵于旧典。
俾洽疏封。
式分汤赋之荣。
庶承肃雍之德。
宏我庆泽。
被于家邦。
可依前件。
邓王等制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门下。昔周室制法。
备建宗盟。汉氏垂统。
毕封子弟。其盛也。
二南教化。首在国风。
其详也。九国土疆。
载于侯表。朕嗣守丕业。
惟怀远图。永言磐石之固。
宜本价人之重。男平原郡王等。
孝友忠敬。温文惠和
禀其乐善之姿。强于好古之学。
君亲之教。罔敢失坠。
保傅之言。亦惟佩服。
由是寡悔。至于通方。
庶可膺兹典章。列是藩屏。
疏爵以冠于侯伯。分茅以锡于山川。
用明至公。且叶前训。
平原郡王宁可封邓王同安郡王宽封澧王
延安郡王宥可封遂王彭城郡王察可封深王
高密郡寰可封洋王文安郡王寮可封绛王
第十男审可封建王。宜令有司择日。
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高崇文剑南西川节度使制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庆赏刑威。
所以为国。
既用钺以诛有罪。
建侯以报有功。
惩纲纪于未然。
劝事君于巳著。
历考前载。
斯为大章。
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田观察处置静戎军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兵部尚书使持节梓州诸军事梓州刺史大中大夫上柱国渤海郡王高崇文
为时生材。
纬武成器。
抱厥沈断。
确乎坚刚。
鸷隼挺凌厉之姿。
高秋凝肃杀之气。
自筑坛受命。
宜社徂征。
形义色以即戎。
沥忠诚而誓众。
康衢以视其重阻。
怒心如报于私雠。
令踰风行。
势辍电走。
歼凶邪于未障。
完危壁于将倾。
然后总无前之师。
搏犹斗之兽。
仰断飞鸟。
高横战锋。
掩鬼神以用奇。
越邱陵以制胜。
生致逆竖。
洞开金城。
引汉将之旗鼓。
蜀川之父老。
贞以纪律。
吊其伤残。
兵无乱行。
市不改肆。
上靖井络。
下清岷江
铭而篆之。
岂有惭德。
乃眷庸部。
其惟奥区。
毕功以除其祸灾。
图劳宜享其土地。
涤荡污俗。
纯绥异行。
观风励韩黄之化。
按节修方召之任。
爰自六职
俾登三司
仍疏大封。
且赐珍食。
不踰次以彰殊伐。
不踰时以示休利
敬服嘉命。
宏宣壮猷。
殿兹坤维。
屏我王室。
检校司空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田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兼云南安抚等使。
改封南平郡王
食邑三千户。
并实封三百户
储谷制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岁时有丰歉。
谷价有重轻。
将备水旱之虞。
在权聚散之术。
应天下州府每年所税地丁数内。
宜十分取二分。
均充常平仓及义仓。
仍各逐稳便收贮。
以时出粜。
务在救人。
赈贷所宜速奏。
杜黄裳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昔周之周召。
出为二伯。
是以宗公而领方任也。
郑之桓武。
入作三事。
是以诸侯而宰邦政也。
然则中外之宠。
崇高之名。
不有盛德。
孰膺宠命。
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太微宫使上柱国南阳郡开国公杜黄裳
道惟无方。
才则不器
陋龌龊之廉谨。
本诚明而坦夷。
澄波纳宽。
瑞玉凝素。
夙以令望。
更于达官。
议论必通于大经。
损益咸酌于中制。
代所准的。
朝之羽仪。
爰授枢衡。
俾居左右。
所缉者坠典。
所陈者格言。
色无面从。
志不枉挠。
宏兹冒远之化。
启彼夷凶之征。
将明则然。
忠利斯在。
惟股肱之郡。
有节制之师。
兵威外接于太原
地形内错于左辅
是用谋帅。
佥归硕人
籍台庭之素风。
执戎钺以莅众。
示以严重。
广其封疆。
平阳之十连。
元侯之四履。
超列鼎足。
仍参庙谟。
增二象之光辉。
濡一方之膏雨。
大邦雄屏。
群后所瞻。
尔其敬哉。
无替旧绩。
检校司空依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中尹充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支度田观察处置等使
散官勋封如故。
李吉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门下。昔周宣王思宏文武之道。
则以申甫代天工。汉宣帝思继祖宗之风。
则以邴魏执邦柄。是以克绍前烈。
俱称中兴。朕以眇身。
托于人上。亦思所以缵列圣之绪。
致太阶之平。怀柔四夷。
亲附百姓。将成莫大之业。
遂获非常之才。授之钧衡
俾作舟楫。银青光禄大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上柱国李吉甫
符彩外发。清明内融。
体仁而温。抱义而峻。
识洞精赜。知皇王致理之由。
学该古今。穷天人相与之际。
自擢于纶阁。列在禁闱。
鼓三变之文。润色王度
总五才之用。参赞庙谟。
化俗思迈于成康。致君愿及于尧舜
当注意之所向。每罄心而必陈。
深中不回。独立无惧。
经纶常见其道远。激切多至于涕零。
王纲以张。蜀寇斯殄。
左右密勿。实由嘉言。
降神而生。辅朕为理。
调三光以序六气。遂物情而熙帝猷。
是为中枢。司我大本。
命尔俞往。其惟勖哉。
于戏。宰相之任。
安危所系。百辟为宪。
万邦所瞻。与其明察以为公。
不若严重而有制。与其将顺于甚美。
不若匡救于纤违。审泾渭以序人伦。
谨绳墨以正天下。交泰之运。
其若斯乎。敬听朕言。
以践乃职。可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散官勋如故。主者施行。
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惟人代工。与物施化。
财成者元首。辅翼者股肱。
况国之号令。本于内史
政所关决。审于黄枢
爰发四方。用宁庶绩。
必求同德。资以弼予。
朝议郎尚书户部侍郎天水县开国子赐绯鱼袋武元衡。挺生伟才。
克振前绪。蹈礼合乐。
谦厚端和。居暗室而不欺。
处岩廊而益重。文能合雅。
吏必立程。再司石室之图。
遂践春华之署。故事可举。
嘉猷日新。爰委地征。
实为邦本。勤于小物。
宏以大纲。一心不移于吐茹。
众务必归于领会。郁此时望。
称为名臣。朕祗奉鸿休。
惧于负荷。居则神明之隩。
位当亿兆之尊。常恐明不烛幽。
虑不及远。一物未获。
万方在予。书不云乎。
臣作股肱耳目。是用命尔。
处兹弼谐。尔其慎于将明。
勉于规诲。必思衮阙。
无或面从。直哉惟清。
副我明命。可朝议大夫门下侍郎平章事
赐紫金鱼袋。封如故。
武元衡西川节度使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地有西蜀。国之奥区。
百濮群蛮。外匝于封域。
双流重阻。内固于襟带。
形胜所属。统绥惟艰。
近者剪其凶魁。镇以勋力。
实有威惠。至于和宁
而匪遑宁居。累布丹恳。
激恋阙之深志。将执圭而展仪。
谁其尸之。允在能者。
乃听佥议。辍兹台臣
太中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太微宫使户部上柱国萧县开国伯赐紫金鱼袋武元衡。器惟宏深。
行本端敬。圭玉不琢。
雷风有恒。夙彰嘉闻。
亟历华贯。乃司邦宪。
有遂物之诚。乃践地官
有阜财之绩。益振公望。
克谐朕心。擢于鼎司
授以大柄。谋由外而不伐。
慎由衷而自彰。展代工之勤。
宏冒物之化。以道则直。
以心则和。丙吉雅通于国体。
山甫诚补于衮职。朝夕有恪。
毗予一人。眷兹西南。
忧寄方切。非宽大无以莅众。
非慈惠无以厚生。非诚信无以抚蛮夷。
非忠贤无以殿邦国。眷我心膂。
膺兹重任。外分兵符。
以副于重望。中佩相印。
不离于具瞻。峻秩爰首于六官
崇阶更登于七命。且示加等。
仍疏大封。勉承宠光。
无替朕命。可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营田观察处置统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
进封临淮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赈诸道水旱灾制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王者立国。本以安人
海隅苍生。不忘宏覆。
天下至广。咸务和宁。
其或郡国罹灾。存抚为重。
发廪蠲赋。时为旧章。
献岁布和。前圣高躅。
朕祗膺眷命。缵承洪绪。
居兆乂之上。五载于兹。
推大信以抚万邦。体至仁以蕃庶类。
夕惕惟厉。忧深纳隍。
岂布理犹郁。上帝未感。
精祲相荡。阴阳或愆。
近者江淮之閒。水旱作沴。
绵亘郡邑。自夏徂秋。
虽诚祷群神。无爱圭璧。
而灾流下土。亏我生成。
逋亡靡依。凋瘵斯甚。
疲俗艰食。时予之辜。
当宁疚怀。宵衣兴叹。
悯兹求瘼。临遣使臣
分命巡行。特加存恤。
往救灾患。冀安流庸。
俾免其田租。赈以公廪。
随便拯给。惠此困穷。
其元和三年诸道应遭水旱所损。州府应合放两税钱米等。
损四分巳下。宜准式处分。
四分巳上者。并准元和元年六月十八日敕文放免。
仍令中书门下。即于朝班中择人。
分道存抚。其有单贫乏户。
转徙未安。便以常平义仓所贮斛㪷。
量事赈贷。存济。
副朕忧轸。呜呼。
岳长吏。职居亲人。
永言分忧。亦惟善政。
敬哉有土。咸悉予怀。
李藩门下侍郎平章事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皇王理本。系于辅弼。
内以熙庶绩。釐百工。
外以抚四夷。式群后。
三五巳降。崇替繇之。
朕祗丕图。思厎于道。
夙夜惟厉。登延俊贤。
若涉大川。俾作舟楫。
朝散大夫给事中上柱国李藩。天钟粹美。
气禀清英。信在言前。
行为人表。蕴经邦之识度。
发自明诚。见理道之本根。
郁为公器。学探旨奥。
文以忠贞。大玉斯宝于东序
朱弦可荐于清庙。广则难挹。
刚则有容。处众无溷其风标。
在险尝推其名节。累登华署。
克赞弥纶。擢授左丞
专闻駮议。永惟股肱之任。
翼亮是资。必求其人。
岂限常次。黄枢选重。
佥曰宜之。爰举朝章。
式副公望。于戏。
尔惟率正。邪罔不惩。
惟匪躬直诚。可以事上。
秉钧平施。可以致和。
毗予一人。允理三事。
懋乃攸绩。永孚于休。
朝议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紫金鱼袋。
李藩宏文馆大学士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朕思欲恢宏大化。
登乎洽平。
翔声朔于鬼区。
焕日月于黄道。
士网开而万宇垂泽。
太阶峻而百神受职。
叶于梦卜。
天其赉予。
朝议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李藩
德宇凝粹。
神襟超旷。
量宽而不入粗滓。
理当而不留枝叶。
行治古之道。
为君子之儒。
温然玉容。
流竞斯远。
絜矩以居正。
开诚以纳忠。
起文章之废滞。
通天下之和惠。
内则褒美良能。
塞邪枉之路。
外则销铄灾患。
宁黔首之艰。
广予聪明。
益良厚。
言念报礼。
发乎深衷。
爰加书圃之职。
用饰贤人之光。
宠灵斯重。
汝其敬之。
可兼宏文馆大学士
馀如故。
李晟家编附属籍制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夫定社稷。济生人。
存不朽之名。垂可久之业者。
必报以殊常之宠。待以亲比之恩。
与国无疆。时惟茂典。
奉天定难功臣太尉中书令上柱国西平郡食实封一千五百户赠太师李晟。閒代英贤。
自天忠勇。迈济时之宏算。
抱经武之长林。贯以丹诚。
协于一德。尝遭屯难之际。
实著戡定之功。鲸鲵既歼。
宫庙斯复。眷兹勋伐。
则既褒荣。永念天步之夷。
载怀邦杰之力。是加崇于往烈。
爰协比于后昆。睦以宗亲。
将予厚意。其家宜令编附属籍。
授乌重允河阳节度使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门下。
镇卫甸服。
控临河津
当五达之要冲。
主三军之号令。
自顷选任。
多用勋勤。
必为忠良。
乃称奖擢。
昭义军节度右厢都押衙马军都知兵马使同州节度副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潞州大都督府左司马御史中丞上柱国张掖郡开国公乌重允。
禀洁白之性。
抱坚贞之资。
涅不缁
淩寒益茂。
承家得孙吴之术。
许国慕辛李之风。
固巳业擅戎韬。
声满军府
乃者山东振旅。
河右致诛。
守臣习非。
浸以成过。
事君不信。
抚众无恩。
言多隐欺。
政务苛刻。
孤我委遇。
自亏功名。
士心咸忿其骄矜。
人力颇怨其凋尽。
虽趣召而有命。
盖群情之不容。
惟尔迹在辕门。
属当此际。
一言秉礼。
百众无哗。
居常表持重之难。
临事见知几之勇。
况地当师次。
营压虏尘。
人情素悦而易从。
军令既明而自戢。
眷兹谅实。
可委蕃垣。
必能同士伍之衣食。
知黎元之病苦。
继前政之风躅。
为将来之表仪。
是用拜之坛场。
授以旌钺。
副相之崇秩。
覃怀之旧封。
式伫嘉猷。
用报明奖。
夫行高则名著。
事举则功存。
立政在初。
为仁由己。
无或坠替。
钦承宠光。
使持节怀州刺史御史大夫河阳三城怀州节度营田等使。
散官勋并如故。
主者施行。
王承宗官爵制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六
夫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王者之盛德。叛而伐之。
服而舍之。鲁史之明义
所患教化之未宏。不患威令之不振。
所患忿懥之不当。不患臣妾之不恭。
逐稔恶以彰典刑。纳忠诚以涤瑕衅。
纠慝宥罪。其在斯乎。
朕嗣守丕图。虔奉先训。
明有所未烛。信有所未孚。
德罔洽人。而惩法度之未一。
道靡化物。而虑风俗之未齐。
顷者误于知人。因以动众。
虽乱是用长。俾投于荒。
而靖以自思。敢吝其过。
太尉中书令武俊。尝拔艰危。
有大勋力。重以亲戚。
连其子孙。壮容图于䌽缋。
武烈书于钟鼎。十代之后。
尚延其宠渥。四海之内。
岂利其土田。我之初心。
盖不如此。卢从史首献章表。
深陈便宜。乃心颇类于向公。
如流遂昧于进熟。乃割二郡。
别为一镇。付其密亲。
以示无外。而承宗不谕朝旨。
遂干国章。以至于斯。
事岂得巳。既而将帅同德
干戈四临。幽蓟以节制之众收城池。
易定以雄猛之师献俘馘。火则方燎。
天其可逃。然而大兵所罹。
庶物皆悴。农桑遂废于垄亩。
老幼咸膏于锋镝。为之父母。
深用悯然。王承宗困而能通。
迷而斯覆。冒于白刃。
贡以赤诚。仰日月以激于中肠。
罄封蔀而誓于后效。赋奉其常数。
官奉其阙员。以阖境之性命。
祈肆赦之恩泽。我亦思省。
至于再三。违命而用刑。
盖有常宪。顺命而赦罪。
是亦前经。寰海之饶。
宁私于数县之地。雨露之溥。
岂遗于一境之人。加恩俾复其土疆。
改过是还其官秩。其王承宗特宜洗雪。
依前起复云麾将军左金吾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检校工部尚书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成德军节度管内支度营田等使镇冀深赵德棣等州观察处置使。成德军将士官爵实封等。
一切如旧。待之如初。
诸道行营将士等。皆贾雄心。
争输忠力。以战则胜。
以攻则摧。加以跋涉道途。
暴露原野。各宜赏级。
仍并归还。宜共赐物二十八万四百二十端匹。
并令度支随便近即时支遣。仍令粮料使与本军计会。
丰厚宴设。于戏。
帝王作兵。以辅文德。
雷雨施泽。亦酌人情。
况乎忠烈之遗。勋亲之后。
每称破敌。尝用愧怀。
闻覆众而增伤。览捷书而兴叹。
一夫不获。尚泣于前王。
百姓何辜。罹祸于兹日。
虽为彼制。孰非吾人。
事苟便时。朕宁屈己。
庶当修政思理。推诚致和。
奉天地之心。大祖宗之业。
姑以济物。岂务申威。
虞帝之征。载示两阶之舞。
殷王之网。式宏三面之仁。
惠此方隅。置于安静。
凡百多士。宜谅予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