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粥疏 唐末至五代 · 僧齐己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粥名良药。佛所赞扬。
义冠三檀。功标十利。
更祈英哲。各遂愿心。
既备清晨。永资白业。
淩云峰永昌禅院 唐末至五代 · 僧齐己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五老东西。有淩云峰。
巉崒耸峭。上插空碧。
下吞江湖。飞湍激濑。
连接绝壑。孰究其本。
古老相传曰。昭德源也。
中有秦公。遍扣南宗。
既决心要。周由圣迹。
过于山前。倚锡而望。
疑为栖宴之场。俄有一叟。
自源而出。乃问曰。
君不当此山之主乎。叟曰。
斯国家名山。某王者百姓。
然樵于上。耕于下。
取诸利。输诸官尔。
师曰。予欲庐于其间。
可乎。叟曰。
天下大岳大川。唯释氏庙之。
元元祠之。固亦多矣。
士有抱浩然之气。韫清净之德。
浑于麋鹿。狎于禽猿。
绝圣弃智。大忘世间。
何有不可哉。师曰。
予虽匪其人。窃慕久矣。
叟于是引师蹑屩拥锡。拨草而进。
则左眄右视。怡然莞尔。
谓其叟曰。予其终焉于斯矣。
时则芟伐莽。夷石疏泉。
初自一邱一庵。一榻一席。
韬光味道。影不出谷。
累积岁时。野俗相响。
始觉鸟径。渐通人烟。
云游上流。来往或拥。
避之不可。复广其堂。
隐之既难。乃居其额。
天祐五年。前使陇西公所给。
用旌其名。况乎树植芳贞。
掩映岩岫。既实。
欲偃。所谓荆棘殒而珍卉华。
萧艾除而忍草茂。矧夫处如是之方。
作如是之事。又安可坚守自得之趣。
无有利他之望哉。予历于二林。
达于幽致。耳饫天籁。
神融山光。忘归之心。
邈矣尘外。因询其始。
乃见诸末。遂命笔砚。
不俟请而纪之。日光化己未岁
迄于天祐丁丑年一十八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