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什伦布庙志事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四
扎什伦布者,须弥福寿称(唐古特语扎什者华言福寿也伦布者华言须弥山也扎什伦布言其福寿如须弥山之高大也庚子岁班禅额尔德尼以予七旬万寿来京祝釐念其自后藏跋涉二万馀里而来因仿后藏班禅所居扎什伦布庙式于山庄特建此寺以资安禅)。
班禅来驻此,示寂送归曾(班禅额尔德尼祝釐之后因令进京驻居西黄寺本拟于次年春间送归乃即于是年十一月示寂西黄寺本顺治年间因五辈达赖喇嘛来京敕建是寺居之此中来去因缘未可思议)。
廓喀昨寇彼(后藏扎什伦布系历辈班禅额尔德尼住锡之地庚子年班禅额尔德尼来觐朕锡予已为优厚其由草地行走沿途各蒙古及在京之王公大臣等布施财币更属不赀总计当值数十万金乃班禅额尔德尼既在京圆寂若其徒仲巴呼图克图戴唪堪布等于还藏后酌量施舍各大寺庙及看守后藏之番兵则人心悦服即沙玛尔巴系班禅胞弟亦当酌量分赡自不致垂涎窥伺其前藏之戴唪第巴等及唐古特番兵亦必共相护卫又何至有沙玛尔巴唆使贼匪来滋扰抢掠之事盖仲巴戴唪二人不免利欲薰心且推原其意总以卫藏皆系达赖喇嘛地方惟扎什伦布为班禅额尔德尼驻锡之地庙宇以外非其所管所有戴唪第巴皆达赖喇嘛所授未免心存岐视不复资给以结其心即以佛法而论亦当以布施济众为念钱财币帛为身外之物俗家尚不可悭吝株守况出家人本以空寂为教者乎而乃见不及此徒为贼匪所攘慢藏诲盗理有固然又风闻沙玛尔巴教唆廓尔喀谓伊与仲巴呼图克图俱系前辈班禅额尔德尼同母弟兄所有扎什伦布赀财伊原属有分可以到彼抢掠等语沙玛尔巴挟嫌贪利暗中唆使实为此案罪魁而仲巴呼图克图一闻贼至不率众喇嘛竭力守禦乃携带细软先期逃避遂致济仲扎苍等复托占词惑众以致众心离散守禦无人贼匪竟至佔据庙宇肆行抢掠并将历辈金塔残坏是以将为首之济仲即令在彼剥黄正法其馀扎苍解京究治至仲巴呼图克图姑念其为班禅额尔德尼之兄人本无能挐解至京免其死罪已安插寺庙閒住而巴都尔萨野及沙玛尔巴不可不擒获正法以示惩创前次贼匪滋扰已误于巴忠丹津班珠尔等许银贿和以致肆无忌惮故智复萌此番若不痛加诛戮浸寻蚕食不至抢佔前后藏地不止是地经康熙雍正年间两次用兵俾僧俗人等得以安辑宁处朕临御后复加振兴黄教岂可将就了事不为杜其后患是此次用兵实必不得已之举即将来荡平廓尔喀之后将其土地仍分给其所佔各部落而朕并不利其尺土一人此心实可以仰对大功昊苍惟冀捷书飞递速蒇耳),官军今讨应。
事端职由是,捷报盼飞腾。
锦州道中得诗二首 其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九
风沙碍眼手频摩,凭轼还听劳者歌。
只为关山须阅历,顿教时序暗经过。
辽西界是辽东界(锦州广宁等处皆辽西地统言之则谓之辽东),急水河归慢水河(急水河发源五指山南流与慢水河通建州诸水合流为一者也)。
千古青山愁不染,抺云几点列青螺。
出古北口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十二
缪寻遗迹问燕秦,埤堄栖荆雉堞堙。
不信匈奴号骄子,端知嬴政是痴人。
懋迁已见闾阎富,勤朴还蕲俗尚淳。
百岁熙和经外户,黔黎欣奉属车尘。
出古北口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九
霁景嶙峋朗晓山,古来控北数(上声)雄关。
常修塞狝三秋过,早见岩枫一树殷。
埤堄几重就颓废,工商万室辏廛阛。
于今惟廑怀柔备,外户伊犁讵此閒。
督亢陂揽古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六
督亢广衍旧膏腴,计使荆轲献地图。
持短入长奚济事,害成延祸竟亡躯。
马迁作史失辞驳,刘向传经具政模。
引水开田言则易,推行得当竟谁乎。
出古北口作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四
岩城高下踞崔嵬,让水平川百丈开(古北口城墙旧本缘山跨水为之庚寅夏潮河骤涨墙当水冲者俱圮随发帑缮完辛邜秋河复涨水上墙复圮因思墙值河溜势难与水相争与其随葺随隤徒劳工作毋宁让地于水以避其冲且今中外一家更无藉此缭垣为限命于墙缺处结筑瞭楼以备形势水面不复遮堵任其畅流为经久策)。
古季防秋真足鄙,清时避暑更谁猜。
课官月出非辽远(文武月选官及外省应行升调人员自驻跸热河后令吏兵二部堂官每月轮值一人带至行在引见以免其在京久候),卫士番更听往回(侍卫及护军等令其前后分班番值俾得休息)。
曰此雄关关讵此,伊犁外户靖边埃。
出古北口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二
潮河水弱翕循川,异涨冲城缅昔年。
一自让流乃无事(长城旧跨潮河上庚寅夏河水暴涨墙当其冲随流而圮随发帑修复旧观次年秋河复涨墙复圮因思城本佔河何如让地于水且本朝中外一家又岂在此水上缭垣为藩蔽因命将临河城垛葺完以备规制而跨河之城即不复筑遂得相安无事),即云防北讵斯然。
清时避暑常来往,到处敕几励惕乾。
遗迹胜朝多败垒,盖馀百岁息烽烟。
出古北口作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
秦筑长城土色紫,因名紫塞至今贻(见崔豹古今注)。
残垣剩堵依然见,冠岭梯岩那搆思。
兴者不知作者苦,前人徒遗(去声)后人嗤。
塞边使不侵中国,边境而今岂谓斯。
出古北口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四
千载岩城虽就隤,亦馀埤堄枕崔嵬。
藉看历代兴亡迹,不外一言德险该。
禾黍青葱经雨复,黔黎踊跃识銮来。
守斯足矣为门户,惭愧伊犁万里恢。
盛京旧宫再依皇祖元韵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九
枚枚青琐与银铺,一例都京制度符。
体以帝王御宫殿,心惟黎庶奠寰区。
酌斟奢俭临中国,环卫旗民壮远图。
敬仰戎衣未解际,依然有暇示规模。
出古北口叠乙未旧作韵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六
部覆蔡元修塞疏,钦观实录圣谟贻(恭读北口皇祖实录康熙三十年五月工部议准古总兵官蔡元请修筑古北口一带边墙一疏险阻上谕大学士等曰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事秦筑长城以耒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守国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蔡元见未及此其言甚属无益仰见圣谟宏达正本清源所当万世奉为法守)。
安民修德垂昭训,绳武铭心切永思。
拓土因资众人力,宁边或免后儒嗤。
伊犁万里夜行旅(予临御以来凛承至伊祖烈开拓新疆自近边犁等处二万里商旅夜行无滞古北近如门户更不必言矣昔人慎守藩篱之说实无所用于此时惟仰圣训昭垂亿万斯年当敬承无斁也),谁复塞关昔例斯。
出古北口作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三
秦汉以来扼要边,潮河古岭自山川。
逮其守此已失半,可不慎乎在得全。
万里伊犁不殊尔,千秋柔远庶廑焉。
昨来天寿(明陵山名)成分咏,既为悯然更悚然。
旧衙门行宫即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八
旧衙门作今行馆,胜国纪纲堪溯论。
何致貂珰恣炀灶,竟于苑囿建军门(南海子始于元时曰下马飞放泊晾鹰台即元之仁虞院明季于适中处有庑殿为行宫今俗呼为吴殿者是且置提督太监一员关防一员又分置东西南北提督四员今仅存新旧两衙门)。
百年树木松榆在,一瞬光阴窗几存。
书屋如将刮目待,人犹故也恧无言。
出古北口叠乙未诗韵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
惠远诘戎兼避暑,良规何莫祖功贻。
往来古北不觉老,跋涉泥涂却切思(昨日途中大雨泥泞营兵等冒雨填道而校尉人等跋涉维艰尤堪轸念因即分别行赏以示体恤)。
曰此汉边宁可恃,称他秦置祇留嗤。
伊犁耕牧恒廑意,即谓岩疆防异斯。
三箭山四叠旧作韵(康熙二十二年皇祖经此勒马连发三箭俱越岩顶是山因以得名兹来四赓旧什永志钦承)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二
晋巡诸事谨尊闻,策骑示他七萃群。
幸尔康强仍一已,况方挞伐启三军(去岁廓尔喀贼匪复扰后藏官兵以道路窎远不及追剿而彼已遁去势不能不于今春雪消道通后大张挞伐以示国威而靖荒徼且诘戎家法亦当长此慎守也)。
神威永共巍峰迥,我武行看荒徼分。
臂病自惭罢弧矢(昔年习射率皆十中其九自庚辰臂病后遂罢步射今兹翘企圣踪祇增愧恧),空教翘首望春云。
出古北口作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八
古北由来历代关,难穷旧事废兴间。
即看伊犁(读作里)耕和织,奚论山庄往与还。
今昨北南较旸雨(去岁关外春夏之间频沾雨泽口以内却觉望雨然自五月廿五启銮后每日皆获阵雨驻跸密云夜间雨势尤为优渥),内赢外逊异循环(今岁京畿左近雨水甚为应时而口外乃较逊之循环之理或应如是)。
独欣望雨雨而霁(口外既短雨途中颇觉炎热昨夜雨势甚大今早出关后又即放晴既滋润山田众人行李车辆亦不至迟滞),七字舒心朗对山(兹驻两间房行宫南山林木繁盛雨后更葱茜异常坐对拈毫倍觉舒怀)。
怀柔县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六
山围古郡富耕桑,此地前朝是战场。
四海怀柔原在德,由来礼义固金汤。
入古北口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七
羽盖骎骎度玉关,三秋巡狩薄言还。
爱看绿麦铺平甸,漫忆黄羊遍塞山。
萨尔浒(太祖高皇帝以五百人破明数十万众实王业之基也)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八
铁背山头歼杜松,手麾黄钺振军锋。
于今四海无征战,留得艰难缔造踪。
闾阳驿望十三山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九
当前谁展十三屏,古县荒凉考奉陵(出金史)。
百载堠台烽火息,山青云白自层层。
易州道中作 其二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
易水流沙率不深,潦收野渡那须寻。
荆轲山矗秋云表,想像当年壮士心。
王陵城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二
唐河岸侧沛人城,被困白登趣援兵。
开创犹馀百战将,独闻奇计出陈平。
出古北口 其二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九
北门锁钥重(去声)提封,组练旌旗列几重。
谩道清时全不用,听教(平声)例事耀军容。
静海道中杂咏 其三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五
当城沙砦递经过,宋畏辽金防涉河(见方舆纪要)。
似此屯兵严守禦,尔时百姓竟如何。
登城霞阁二首(董其昌题俗名三义阁) 其二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八
层甍控川口,来往实通衢。
尸祝今犹盛,三分昔已劬。
牛黄叶佳谶,龙卧赞良图。
北伐应先魏,东连暂缓吴。
何当禅弗肯,若可董闻呼。
蔚起赤城色,题檐笔是苏。
闻两路军营攻得要隘信至诗以志事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八
两路驰军报,一朝达喜音(明亮以正月十一日在马尼报捷阿桂以正月十二日在谷噶报捷俱于二十三日奏到)。
谷噶(读作平声)既深入(阿桂等奏于正月初十日子时𣲖兵抢过谷噶丫口佔其山梁三四处速得碉卡已入贼境一百馀里),马尼(去声)并深侵(明亮奏初十日丑时进攻马尼之前攻得碉卡杀贼二十七人贼目一人富德截出马尼之后攻克䃁口二碉抢夺木城杀贼三十馀和隆武于卡卡脚亦攻得二碉与明亮兵合而对河之德赫布亦攻得贼寨四十馀处马尼中山梁五碉诸贼悉溃奎林以皮船渡至博堵亦得其木城二座)。
雪冒如平蔡(海兰察等所统官兵自谷噶山粱丫口复行下沟风雪大作官兵穿林越险奋勇直前转战二十馀里五更后又复大雪官兵转乘雪雾迷漫直抵碉根除黑夜䃱毙贼人不计外共杀贼三十馀),火腾卜尅金(明亮进攻拉窠克石卡五遂逼迤东大碉贼放鎗扺禦官兵不避危险蜂拥而上于西面挖开石脚抛掷火弹复于东南角举藤牌掩蔽穴地实以火药地雷轰发碉墙随圮贼大半压死馀亦皆歼毙)。
旗兵真识义,屯卒亦输忱(此次官兵攻碉接仗倍为出力皆由八旗劲旅奋勇先登绿营观感激励并效法恐后而屯土兵练亦各踊跃用命)。
奋勉咸敌忾,么䯢期就禽。
讵宁蕲重赏(在事出力之满汉屯土各兵俱加赏一月钱粮并令将军等查明分给宁滥母遗),实用励同心。
崇岭彼失据(先是海兰察等于初九日辰时即在谷噶山梁丫五口下埋伏贼人并未知觉至酉时见了口下有贼人海兰察追蹑之鎗殪其一馀皆窜逸恐其至贼营送信因议于喇穆喇穆横岭外分路进攻佔其左右山梁及相近之攒巴拉克山峰额森特亦据岭东之色依谷山梁海兰察又佔最高之登古山梁贼于此等要隘并未预为守禦今大兵皆入丫口贼已自失其险矣),穷巢我可寻。
虽然宜戒满,筹笔倍生钦(两路官军所向克捷实赖承余惟益凛满盈之戒以钦上苍嘉护眷佑耳)。
出古北口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八
塞有塞之意,古来畏北人。
发端始苏李,扼险自嬴秦。
征战多伤害,戍屯良苦辛。
难言惟守在,得要亦相亲。
即此往来度,恒联中外臣。
敕几勤一已,施惠接嘉宾(自秦人北筑长城畏其南下防之愈严则隔绝愈甚不知来之乃所以以安之我朝家法中外一体世为臣仆皇祖辟此避暑山庄每岁巡幸俾蒙古未出痘生身者皆得觐见宴赏锡赉恩益深而情益联实良法美意超越千古云)。
敢不遵家法,宁徒事豫巡。
舒怀摛五字,揭义示千春。
鳌山联句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四
龙树鸡莲艳名人之妍唱星桥铁锁徵绮节于良宵时际升平岁逢吉亥御金舆于上苑介瑶岛之长春绣陌欢声万户春雷竞响璇霄瑞彩一轮明月将圆黄幄张筵既名王之毕集华笺染翰复仙侣之偕来爰命联吟重循前例体标禁火漫疑寒食居先题拟登瀛原在鳌峰最上添作西清之典故并成元夜之佳谈
不夜城中祗树园,天龙激水浪花喷。
驾来海上休称六(御制),擎出壶中独据尊。
乐事眼前呈万象,捷声风外报千门。
浮岚妙具环瀛秀(臣傅恒),虚谷能回大造温。
无尽自堪参动静,恒春那复计朝昏。
芙蓉削出三峰华(臣史贻直),竹箭分从九派湓。
群友衔花濯驯鹿,跳腾拾栗捷飞猿。
机心漫拟汉阴诮(御制),凿窍还看混沌存。
雾阁云楼蒸蜃气,颠崖秃树嵌渔村。
钟闻远寺僧归锡(臣陈世倌),笛弄前坡牧纵犍。
联尾舳舻浮䌽鹢,遨头幰盖拥朱轓。
融怡方丈凝晴翠(臣蒋溥),晃曜觚棱射晓暾。
藕树不根千锦绽,鹅笙自谱六么翻。
新安无骨徒传古(御制),西域重轮讵绝垠。
晻霭林光丹作缬,参差石势黛皴矾。
月明缑岭初翔鹤(臣汪由敦),风便天池欲运鲲。
曲曲画屏横可展,罗罗星纬近堪扪。
昆鲸立处看疑动(臣嵇璜),灵鹫移来峙更鶱。
鹊岂公输飞碧落,人如曲逆舞埤垣。
傀儡空说梁锽咏(御制),曼衍宁同汉室论。
赵壁一军惊赤帜,封姨八面护花幡。
明霞界道相轇轕(臣刘纶),朗旭凌涛恍簸掀。
定有纲维空际运,谁教线索指端抡。
低昂水硙迟还速(臣裘曰脩),往复缫车寂亦喧。
巧幻想曾探月窟,奇踪直欲溯河源。
牵丝刻木神全出(御制),倒掷寻橦手竞援。
万点遥临华渚动,九苞先映庆云屯。
潜宫犀彻俄惊峤(臣介福),古戍鸡闻每起琨。
舍利眩形齐跃跃,偃师导舞屡蹲蹲。
镜边鸾翮时离合(臣嵩寿),颔下骊珠互吐吞。
马似欲行还乍止,客疑对语却无言。
王圭杰撰谁能和(御制),张说新词试再翻。
橐籥吹嘘彰品物,端倪豁露辟乾坤。
拂桑绮散东西崦(臣观保),籋电尘销大小宛。
砂步通林窥鼠鼬,虹梁饮练驾鼍鼋。
露盘晓滴铜人掌(臣彭启丰),乳窦春融玉女盆。
威凤祥麟相靃靡,金凫银燕斗纷缊。
游丝影里光无定(御制),刻漏声馀听有痕。
贝阙三千开馺娑,层城十二俨昆崙。
化人菡萏玲珑塔(臣于敏中),仙子筼筜诘曲樊。
列缺施鞭频闪闪,偓佺举袂或轩轩。
光音天捧优昙现(臣董邦达),妙鬘云笼佛日暄。
明处琉璃浑作界,静来道德即为藩。
底须园史能谈梦(御制),好与坡仙共纪恩。
影飐流苏纷络索,气兼芳苡发温黁。
娲皇奠后长扶极(臣钱维城),龙伯持将不藉䑳。
舆颂康衢谐徵角,赓歌秘殿叶篪埙。
于今勃律通重译(臣金德瑛),喜见呼韩侍九阍。
奢戒乾淳誇百种,奇传列子戴三番。
升平嘉夜同人乐,保泰殷心励体元(御制)。
吕翁山所过连山塔山皆我太宗文皇帝用武之地而吕翁山则生擒洪承畴处也盖有明末季骤加辽饷至八百馀万竭天下之力奉东北一隅未收片甲之用而兵食两诎人民离畔我太祖高皇帝一举萨尔浒而辽左之业成太宗文皇帝再举吕翁山而关西之势定今因叩谒祖陵亲履其地思经营草昧之艰难爰恭纪其事以示来许俾念祖宗得天下之不易益励守成之志亦以举其殷鉴明之鹿亡其必有所以失之之故也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九
连山相接塔山峰,沟濠壁堑凡几重。
以守则固以战胜,将以勇气吞辽东。
增募戍卒号百万,重臣经略操铁券。
朝拜恩命暮缧绁,举棋不定曾无算。
监军意气壮且豪,凌驾朝士如儿曹。
绵山亘海排铁骑,谓当唾手成勋劳。
太宗从容处以暇,精兵已伏杏山下。
金支五色云上蟠,明卒望见魂惊怕。
奔走禦侮多英贤,投石超距众閒閒。
君臣一德功乃建,人心既单必格天。
彼志离兮我志合,如枯易摧朽易拉。
不数唐帝美良川,祇今战气犹森飒。
陆血漂杵海尸浮,乘潮雁鹜随波鸥。
一时破竹十三万,伤我十人厮卒俦。
清流关侧擒皇甫,煌煌大业开疆土。
河山带砺酬勋庸,于铄云龙与风虎。
乃知皇天惟德亲,桓桓谟烈告后人。
从来守成事不易,殷鉴应思鹿失秦。
交则为泰塞则否,九重宴安岂宜恃。
不见吕翁山畔上将降,犹设椒浆奠忠鬼。
宁远道中作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九
朝暾晃文轩,峰色罨平楚。
行行破冷烟,溪村复山墅。
汤池尚温滑,首山亦岖峿。
城中梵刹夥,丰碑何林树。
摩挲认蝌蚪,往迹犹堪睹。
胜国此雄镇,建牙开幕府。
借彼梵王力,保此辽西土。
民怨曾不知,佞佛嗟何补。
良乡行宫晚坐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
离宫据平楚,结搆戒巧奇。
颇欣轩宇幽,驻跸适所宜。
春风三月和,窣地绿杨枝。
寻途得其门,入室搴我帷。
我几净以陈,凭之吟我诗。
犹忆去年秋,蜀川羽檄驰。
谒陵曾驻此,筹边劳思维。
爰命同心臣,为我视六师。
启行舍县城,五里近在兹。
南望塔影孤,尚馀离别思。
何期三捷迅,振旅歌采薇。
匪惟慰契阔,亦用纾畴咨。
休养有后图,遑敢弛敬寅。
登兴安大岭歌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二
隆崇乎,兴安之高高极天。
蔽亏阴阳日月不得擅其照,变幻寒暑造化不能操其权。
溺爱少男或骄纵,人情有之昊乾胡独不然。
丰隆列缺供使令,屏翳飞廉相后前。
元黄欲判犹未判,神丘卓立郁为万物先。
迩来三万六千岁,未许尘世知津源。
腐儒耳食各享帚,浪传宗惟泰岱灵著峨嵋巅。
蓬莱三山只培塿,宜居地仙,岂可方此居天仙。
谷蠡荒略阙文献,但诧游牧谨避偶过无不膜拜加敬虔。
祖龙立界不敢近,却临沧海施神鞭。
乃知奥宇异凡世,洞天福地皆虚言。
兴安之高高极天,西来昆都崙,东接长白山。
是为二峰之中气,如宗承祖嫡胄绵。
千支万派分案衍,为嵩为华相牵连。
杭爱(在喀尔喀之比)阿尔台(在准噶尔之东)舒右臂,索岳尔济(在黑龙江之西)凭左肩。
向背虽殊条干同,繁星拱北海纳川。
特言其小数千里,结为灵囿之木兰。
何奇不储物不畜,那能一一徵言诠。
云梦上林赤县内,相如扬厉尚尔摛鸿篇。
使其知此退三舍,故予不复雕虫焉。
皇祖昔年曾一至,即今圣迹苍岩间。
我来狝狩近瞻仰,贤王奔走相周旋。
朝发行营质明到,金风谡谡高秋寒。
时为衡岳之开云,晃以朱鸟温暾暄。
时为傅岩之作霖,霏以玉叶铺琼田。
浏莅卉歙奏万籁,意谓山中饶管弦。
茈虒閜砢舞众木,若示羽卫森缤翻。
木兰形势指诸掌,南临按辔一览全。
北顾苍茫乃无际,边防久计心筹旃。
兴安之高高极天,非我作歌其谁传。
入古北口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七
曲折盘塞山,长城遥在目。
昨记古长城,传名自我独(今秋木兰行围悉所谓古长城者为之作说)。
地险本邱陵,讵事远舂筑。
徒资后人议,那胜前人躅。
蒐狩返翠华,深秋转暄淑。
纳稼圃积黄,连村树馀绿。
未尽熙老幼,岂免劳臣仆。
入关诵古语,愔愔式金玉。
广宁道中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三
广宁道中跋马行,败垒荒堡频逢迎。
云是当年防守处,江山坐失嗟有明。
外猜内忌政纷乱,谋臧不从不臧荐。
其间门户尚相争,文臣掉舌武臣窜。
增饷未逮士卒家,逍遥河上拥棨牙。
成梁华表至今在,爵里世胄沧桑誇。
候台烽火更番置,朝侦夜望亦云备。
设逻徒布千万兵,王师一举皆捐弃。
辽东不保全辽西,破竹安禁飞骑驰。
我来抚迹仰前烈,百年古县成雍熙。
皇天无亲德惟本,民不可下曰可近。
一言敬告守器人,待言守时计已晚。
临清叹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四
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
一旦遭贼燹,遂至不可问。
白莲教始徐鸿儒,百馀年未尽根株。
王伦倡乱寿张县,逆党蚁聚起一呼。
萼延三县受其害,戕吏劫库驱无辜。
遂据临清作巢穴,三犯新城未遂谋(叶巢贼据临清旧城为穴几半月馀三次犯临清新城城中文武守禦极严歼贼甚众贼不得逞)。
爰发京兵速剿灭,重臣经事资嘉谟(山东绿营兵懦怯无用知其未能剿贼特简健锐火器营兵一千令额驸拉旺多尔济等带往又抡东三省善射五十人驰赴之并遣大学士舒赫德先期往董军务京兵甫至临清贼已有闻风奔窜者经春宁音济图邀击尽歼之八旗劲旅固勇锐无前亦深藉舒赫德调度之力)。
四面会合同日进,游魂釜底奚逃诛。
而何逆贼竟抗拒,无已火攻下策图(舒赫德由德州进兵攻其东北徐绩自东昌一路进兵攻其东南虑徐绩不习兵别遣阿思哈率京兵二百往会之周元理遣直𨽻总兵副将领兵攻其西北何煟遣河南总兵攻其西南逆贼四面受围伏匿旧城不敢出而其地街巷狭隘屋字稠密官策兵难以施展舒赫德不得已因用火攻之)。
既剪羽翼彼力尽,翻自举火燔其躯。
蒇事迅惟经六日(自围攻旧城以后每日俱有斩获贼党以次歼殪要犯悉就擒惟首犯王伦自揣罪重在楼纵火自焚死按验得实盖进兵凡六日而事蒇使非京兵之力安能神速若此),赵彦七月何延纡(明季徐鸿儒□白莲教扰山东前后凡二十年迦抚赵彦以七月讨平之)。
贼蹂躏官军,攻富庶之地。
焦土空赈蠲,招集敕大吏。
午夜犹痛愚民穷(玉石俱焚固尔自取旧城居民亦有被胁从贼者先期谕令投归即免罪乃招之不出兵至岂能复分杀戮过多固所不忍然由若辈自取亦无可如何耳),虽然吾惟引过责吾躬。
宁远道中作歌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二
在明为关外,尔时其意欲宁远。
奈其宁之不得道,讵祇失远且失近(叶)。
在今亦关外,坦坦荡荡行往返。
即云内外已赘辞,那更远近较末本。
近实为本远实末,宁已为先宁彼晚。
其明先自未宁已,上下否隔车辕偾(叶)。
我祖戎衣定天下,百年教养武早偃。
两都时迈此亨衢,村村富庶耕凿稳。
新疆乃更筹久安,倍万斯哉虑勤恳。
抚顺城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九
洪武城抚顺(抚顺城在承德县城东八十里明洪武二十一年设千户所亦曰抚顺关),意在抚顺我。
后季政令乖,乃并失辽左。
国初开创时,首事天宠荷。
遇雨将旋师,礼王言听可(先是我河叆太祖于抚顺清阳宽甸四关口互市自是国富民殷天命三年营是太祖书七大恨告天征明至斡珲鄂谟地驻晚雨太祖欲还军礼亲王代善时为大贝勒进曰我与明和好久矣因其不道是以兴师既临其境兴兵之名谁能隐之天虽雨吾军皆有禦雨之衣弓矢亦有备雨之具且天降此雨以懈明边将之心使我进兵出其不意是雨利于我不利于彼也黎明太祖善其言遂与亥刻进兵天忽晴霁围抚顺城)。
遂致降永芳(李),馀城悉下妥(大军围抚顺执一人令持书城降谕明游击李永芳永芳得书以州太祖抚辑城中诫令勿杀于是抚顺东玛哈丹三城及台堡塞共五百馀悉下)。
户民给田庐,普俾毋失所(编降太祖率诸贝勒还驻嘉班论功行赏民为一千户驾还都命安辑降民父子兄弟夫妇母令失所有亲戚奴仆阵中失散者尽察给之并给以田庐牛马衣粮畜产器皿设大小官属令李永芳统辖)。
今经百馀年,未免墉垣堕。
戊戌命重脩,兹来阅巍峨。
永绎无正言(戊戌秋饬脩盛京一带城垣凡十八处抚顺其一也兹来临视雉堞一新因忆邮无正对赵鞅思乐而喜思难而惧之语益凛然于创守之艰难云),思难慎毋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