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送毛君赴京一九九五年义乌作) 当代 · 金鉴才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长笑入京华,男儿处处家。
晴空展鹏翼,玉露润篱花。
野老殷殷别,朋僚啧啧誇。
相期传捷报,歌唱赋流霞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
李从军奉调进京二零零一年杭州作) 当代 · 金鉴才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相识六安李从军安徽六安人。因自号六安子。),浩然见古心。
兴来频泼墨,吟罢一横琴。
高格含雪,幽怀月在林。
西湖烟水阔,随处有知音。
舟行长江咏怀古迹五首一九八二年十月重庆武汉舟中作) 其四 当代 · 金鉴才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香溪又名昭君溪。在西陵峡口长江北岸。其上游宝坪村即昭君故里。终年水色如黛。清澄可掬。南注长江。交汇处清浊分明。)水碧挽芳舲,一去明妃花自零(此中人称。昭君辞乡。临溪而泣。夹岸桃花尽凋。)
鸾镜妆成归朔漠,鹍弦(以鹍鸡筋所制之琵琶。此喻琵琶。)拨处冷苍冥。
当时谁主和戎策(后汉书。昭君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后世何堪作典型。
遗泪至今疑未死,年年冢上草青青昭君墓又称青冢。《归州图经》: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
湖州琴箫雅集席上步战垒韵二零零四年湖州作) 当代 · 金鉴才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霜红泉碧映晴光,鱼贯客来度画廊。
三叠阳关(古曲名)翻旧谱,九霄环佩(唐古琴名。为开元名手雷威所斲。今尚存四。是日所操者。正其一也。)看新张。
怒龙挥斥洞庭水,乳燕呢喃玳瑁梁。
忽听一声飞柯伏滔长笛赋。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柯亭之观。以为椽。邕仰而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奇声独绝。)乘鸾人又立华堂。
读史偶感一九七九年义乌作) 当代 · 金鉴才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帝业随时尽,将军有恶名。
英雄何处觅,天地一书生。
自题墨葡萄战垒二零零三年杭州作) 当代 · 金鉴才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脉脉晴光映翠微,深山雨后见空枝。
即今谁问真珠价,一日秋风一日稀。
甲申除夕战垒临江仙遗词感赋三绝首二零零五年杭州作) 其一 当代 · 金鉴才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故人去别隔重天,忍读遗篇夜不眠。
爆竹无声飞雨暗,一腔恸哭入新年。
甲申除夕战垒临江仙遗词感赋三绝首二零零五年杭州作) 其二 当代 · 金鉴才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灯前坐听雨潺潺,生别如何竟不还。
那日临歧挥老泪,可曾一滴到蓬山
甲申除夕战垒临江仙遗词感赋三绝首二零零五年杭州作) 其三 当代 · 金鉴才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四十流年梦不回,灌园空谢楚王哀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兄戴为齐卿。食禄万钟。仲子以为不义。将妻子适楚。楚王闻其贤。遣使聘仲子。仲子入谓妻。遂相与逃去。为人灌园。)
从今怕种西窗,风动还疑旧雨来唐李益诗: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战垒撰西泠印社甲申清明祭先贤遗文哭缀一绝二零零五年杭州作) 当代 · 金鉴才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观乐楼前冠似云,花光飞掠卓无群(楼在孤山西泠印社社址。甲申祭文尝张于楼前。一时赏诵者云集。是岁末。即谢世。)
不知今岁清明日,谁草哀文更祭君。
按:【卢青山评曰】此诗已祭之矣。
壬午岁大雪自题画墨梅二零零三年杭州作) 当代 · 金鉴才
君不见昆仑之高天咫尺,飞来雪花如席
中有盘古老梅树,枝柯横空若铸铁。
冻雷一声天地裂,彼何状兮渺难及。
六龙哀吟乱云崩,悬冰百丈森森立。
斗柄倒转星象动,浩荡天风吹更急。
珠蕾幻作六出花,飞报人间春消息。
人间此时何所状,颠倒斑斓迷五色。
宝马金辂陌上尘,敝帚价比连城璧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胡管羌笛乱纷纷,江湖欲渡无舟楫。
大雅一何寂,谁与论高格。
猛士不能守,前路安可测。
今宵雪里起长风,东君遗我生花笔。
百尺溪藤驰栗尾苏轼孙莘老墨妙亭诗》: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空中挥洒真奇力。
平生第一知己,掷笔沉吟意何极。
按:【卢青山评曰】人间一段。似若与了不相涉。然诸相皆梅格之仇对。此非正写。反写之也。
念奴娇 夜登重庆枇杷山一九八二年十月重庆作) 当代 · 金鉴才
枇杷山上,望山城,已近黄昏时刻。
百万人家重叠起,都是灯光堆积。
天撒繁星,江浮珠彩,上下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水晶宫里,一声长啸鸣笛。

津渡又放轮航,巴山千里,望断秦淮月。
回首当年歌舞地,谁问烽烟羽檄。
落日滩头,行宫(抗战期间。重庆曾为民国之陪都也。)何处,一点无声息。
回旋翻覆,从来还仰人力。
按:【卢青山评曰】百万人家重叠起。都是灯光堆积。此真山城之景。若平原之城。则灯如横海。若重庆一类。则必曰灯如垒山矣。
临江仙 甲申孟冬君战垒制临江仙词见贻三月未遑次答君遽归道山因次韵赋此抑亦痛定之歌哭云二零零五年杭州作) 当代 · 金鉴才
 押词韵第六部
料峭春寒澌夜雪,殊途重感凉温。
不堪相接梦前身。
高怀如素月,未许有埃尘。

流水高山犹在耳,青冥漠漠参辰。
怅然挂剑(《史记》: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赋招魂王逸题解: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怜哀屈原。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
朔饥谁管得,白首忆清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