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东京寓楼偶读岳武穆作,感步原韵(原刊《国粹学报》第一年第七期,1905年7月22日,题为《东京寓楼偶读岳武穆大作,有感触,因步其韵,以追和之,署名天梅。) 清末民国初 · 高旭
押词韵第十八部
板荡中原,三百载、文明消歇。
最心痛、岳爷死后,无人争烈。
精卫恨填东海湿,胡兵醉踏中华月。
笛声来、一曲念家山,思归切。
孤臣操,冰与雪。
沧桑感,谁能灭。
忆当时愤把,唾壶敲缺。
炸弹轰残豺虎窟,河山(《国粹学报》作"北"。)染遍鲸鲵血。
庆重生、再见汉衣冠,唐宫阙。
壶中天 题公曼仇史,即以为赠(原刊《复报》第二期,1906年6月16日,署名慧云。) 清末民国初 · 高旭
押月韵
滔天风浪,顿倾翻赤县,鼋鼍出没。
如此江山谁管领,一任伊川被发。
我辈书生,高歌击剑,枉自生奇骨。
可怜殷浩,书空终日咄咄。
正值瓦釜雷鸣,黄钟毁弃,只手撑天窟。
艳绝朱明光复史,想见南征北伐。
水浒豪情,春秋大义,危系千钧发。
读难终卷,荡虏雄心飙发。
金缕曲 其二 亚卢为我题万树梅花绕一庐卷子,感诵数过,不禁惘然,次韵奉(原刊《复报》第七期,1906年12月15日,题作《亚卢为我题万树梅花绕一庐卷子,感诵数过,为之惘然,殆亦古之伤心人耶。君言愁,我亦欲愁矣。步韵以答,可以见林逋虽死,世固有同调者。》。署名天梅。)答 清末民国初 · 高旭
押词韵第三部
说著牢愁起。
媵新词、凄凉哀感,卿真解事。
日暮天寒寥落甚,终古相思无已。
叹我已、今生如此。
一任东风桃李闹,占百花、头上宁先死。
人世梦,付流水。
与君并老毛锥底(《复报》作"胡氛里"。)。
说当初、屠龙缚虎,到今奚似。
憔悴风(《复报》作"红"。)尘同调少,闲觅林泉图史。
最难遣、沧桑情味。
抱住(《复报》作"一寸"。)芳心终不改,便此间、小住犹长计(《复报》作"住玻璃、世界差长计"。)。
尽许我,消魂矣。
小重山 吴门感事(原刊《吴门纪游》1907年。) 清末民国初 · 高旭
押尤韵
四载雄图虎踞邱(《吴门纪游》作"踞虎邱"。)。
伤心来破衲,坏金瓯。
当年战垒少遗留。
娄门外,惨淡暮云浮。
往事怕回头。
青山应抱恨,笑人不。
李(《吴门纪游》作"杏"。)花零落不胜愁。
怀帝子,空自泪横流。
百字令 绿水湾谒张国维中丞祠(原刊《吴门纪游》1907年,题作《谒张国维祠》。) 清末民国初 · 高旭
押词韵第三部
高祠展拜,忆张侯当日,志存匡济。
马罪未诛时局裂,缓死文山非计。
十载提戈,一篇负国,来着须能继。
楚氛甚恶,鬼雄上诉天帝。
谁教十万胡儿,义务横扫,洪水滔天势。
热血东阳拚一洒,绝痛华夷倒置。
龙虎无堆,鸡豚有社,千古齐挥涕。
忠魂肯死,北廷空自来祭(此二句《吴门纪游》作"忠魂不死,肯受北庭来祭"。)。
浪淘沙 其一 题君剑废雅(原刊《南社》第五集,1912年6月1日,题作《题钝根废雅集》,署名金山高旭钝剑。) 清末民国初 · 高旭
押麻韵
小雅思无邪。
敢为君夸。
沉吟无奈夕阳斜。
大好江山春去也,惆怅年华。
天半暮云遮。
吹彻胡笳。
便相见亦泪如麻。
而况此生能几见,长此天涯。
浪淘沙 其二 题太一辟支庐诗词(原刊《南社》第三集,1910年12月,署名金山高旭钝剑。)集 清末民国初 · 高旭
押尤韵
君抱楚骚愁。
湘水悠悠。
高邱无女怨灵修。
不怕蛟龙来攫取,吟向沧洲。
一剑话从头。
匹马燕幽。
相期杀贼觅封侯。
此手原来堪草檄,与子同仇。
应天长 清末民国初 · 高旭
押词韵第十一部
英雄宝剑佳人镜。
未到用时须理整。
沙场静。
琼楼迥。
后日功名浑莫定。
终南原有径。
心史休投眢井。
众醉三闾(《南社》作"屈累"。)独醒。
问天天亦病。
贺新郎 东京怀佩忍(原刊《复报》第四期,1906年9月3日,署名天梅。) 清末民国初 · 高旭
押词韵第十七部
海上曾相识。
把心肝、千里怀人,情难抛得。
满地江湖荆棘遍,独自朝南暮北。
原不为、饥寒交逼。
事业未成天尚醉,叹古来、壮士无颜色。
神明胄,萧条急。
几时扫荡匈奴域。
试看那、只身跳掷,提刀杀贼。
东亚风云千变幻,行矣前途昏黑。
记取完、沙场奇节。
乱世青年真福分,好头颅、收葬要离侧。
虽死别,长相忆。
金缕曲 和哲夫《重九谒孝陵》韵(原载《白门悲秋集》1910年。) 清末民国初 · 高旭
押词韵第十二部
转眼乾坤旧。
忆当年、兵戈戎马,秋风回首。
十万胡儿来牧草,旧向中原驱走。
莽归迹、都成鸟兽。
剩者前王抔土在,付遗民、凭吊伤怀否。
长江险,险何有。
石头城外论功咎。
枉传说、龙蟠虎踞,地存人朽。
纵有英雄能创业,■■■■■■。
奈后来、豚犬谁守。
想见我侪啼哭处,剧悲歌、肝胆应如斗。
心头血,杯中酒。
挽陈其美联 清末民国初 · 高旭
对联 出处:陈英士先生纪念全集
大声唤渡河者三,出师未捷身先死;
惨剧与遁初为二,救国何妨血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