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作 清 · 李长霞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援绝孤城小,秋高雁不过。
苍生今若此,守土竟如何。
鼙鼓深宵近,烽烟夕照多。
当途有上策,几月息横戈。
春日忆少子劭忞 清 · 李长霞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雨气绯桃重,苔痕石砌幽。
青春怜尔远,白发对花愁。
消息传戎马,关山念阻修。
双鱼应有寄,漳水日东流。
避寇海上 其一 清 · 李长霞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万里沧溟一望开,二劳山色晚崔嵬。
天浮积气星辰动,潮蹴长风岛屿回。
币岸妖氛宵更恶,孤城画角夜偏哀。
那堪戎马纵横甚,可有官军入援来。
避寇海上 其二 清 · 李长霞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清秋诸岛气萧森,漠漠风烟接太阴。
沧海东浮云似墨,孤城北望火如林。
怀居忽下危时泪,卜地空馀遁世心。
极目惊涛无尽处,侧身西望一沾襟。
信阳道中 清 · 李长霞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一川芳草露初晞,几处人家倚翠微。
樵径烟深松叶暗,沙堤水浅荻芽肥。
十年烽火青山在,三月春愁白发稀。
武胜由来天下险,关门不掩乱云飞。
寄姚少夫人 清 · 李长霞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闽峤七千里,烽烟十二秋。
不知明镜里,也有雪盈头。
拟塞下曲 其一 清 · 李长霞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閒写家书付六亲,纵为部曲亦王臣。
生成热血消霜雪,不用寒衣寄远人。
拟塞下曲 其二 清 · 李长霞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自浇雪水洗刀瘢,昨日龙堆接战还。
闻说前山骄虏在,更无归梦度榆关。
拟塞下曲 其三 清 · 李长霞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北风吹雪下卢龙,寒入征衣冻几重。
尚有君恩酬未尽,家书纵到不开封。
拟塞下曲 其四 清 · 李长霞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铙歌》唱彻海风秋,收取关山五十州。
终古烽烟不近塞,功成何必尽封侯。
述事五百字寄吉侯弟 清 · 李长霞
五言排律 押先韵
盗贼生东海,玑衡指北躔。
巢禽初去越,胡马不归燕。
潍汭侨居久,山村假舍便。
慈萱欣日永,小草得春妍。
布乏公孙被,床无子敬毡。
围炉分宿火,和药典华钿。
屡见尘中釜,频经突少烟。
窗寒宵擘絮,镫灺夜陈篇。
羊蔡邻居久,殷韩共地偏。
水清鱼泼泼,风暖蝶娟娟。
秋圃花如锦,春塘柳似绵。
弟兄欢刻烛,甥舅乐分笺。
得意真如许,穷愁半释焉。
不为毛义檄,肯著祖生鞭。
儿赋《渭阳》什,予惭屈姊贤。
征篷汴水外,客路大河前。
梁燕辞何易,藩羝兆已先。
一从云出岫,屡冀水归泉。
大耋占离昃,乔林望景延。
涟如空泣血,嗟若漫呼天。
宛洛迟归鞅,青齐遍控弦。
一棺分旧冢,抔土寄新阡。
骇兽知先步,惊禽敢后骞。
围城孤似斗,假舍小如船。
鼓角晨风里,旌旗落照边。
将军诸道合,节度九营连。
壁垒防应固,凶徒恶未悛。
鼎真鱼莫脱,堤竟蚁能穿。
似说擒张步,还闻遁李全。
泽鸿哀未息,辙鲋涸堪怜。
旧业思馀烬,新居叹坐捐。
至今犹寇盗,回首忆倾颠。
饭少东方来,居无许子廛。
兔真嫌窟少,鸠拙怨巢迁。
窄屋能容膝,荒垣仅及肩。
霜黄垂户草,苔绿上阶钱。
迅景催穷节,愁心畏暮年。
东来书渺渺,西望意悁悁。
异地留王粲,何人引服虔。
近闻烽火息,望尔赋归旋。
拟鲍明远车武吟 清 · 李长霞
押词韵第六部
男儿贵用世,仗剑行从军。
割恩辞父母,飞旆出关门。
暗谷履霜雪,危峰蹑烟云。
斧冰汲朝饮,期程不遑温。
饥乌啄白骨,空碛飞青磷。
回首望汉关,腾沙昼恒昏。
岂不怀乡县,冀邀明主恩。
百战摧杂虏,九死馀一身。
耿介成罪辜,功绩委埃尘。
薄劳无特达,忱素将谁陈。
归来守贫贱,愿侪麋鹿群。
金、张藉旧业,卫、霍为近臣。
封侯良有道,岂必树功勋。
和佩韦夫子题淮阴侯祠壁 清 · 李长霞
淮阴山水清且閒,古祠老树生寒烟。
汉家宫阙不知处,韩侯庙貌犹人间。
渚蘋无复行客荐,西风卷水秋潺湲。
当时逐鹿中原起,国士由来重知己。
登坛既遇隆准公,入宫胡怨儿女子。
追亡相国无始终,如何不救钟室死。
故乡虽好不能归,自古功臣多如此。
唐申拟古 其一 清 · 李长霞
押词韵第三部
行行重行行,哀此生别离。
别离难为情,而况赴戎机。
圣主方殷忧,安顾子与妻。
从军今几载,饷绝恒苦饥。
天风吹败箨,部伍各东西。
岂乏忠义心,举世少见知。
事至日天运,理实由人基。
唐申拟古 其二 清 · 李长霞
押词韵第七部
回车驾言迈,日夕望五原。
郁郁茂陵树,目极但寒烟。
汉武本雄才,远略思拓边。
西服夜郎郡,北靖祈连山。
羽书不近塞,何由达甘泉。
晚世弛纲纪,和虏在偷安。
寡义安知舅,饰懦藉仁言。
留此青冢草,愧彼汉臣颜。
唐申拟古 其四 清 · 李长霞
押词韵第六部
客从远方来,云是江汉民。
流氛遍南土,家室无完存。
大将日高宴,而以捷书闻。
可怜七萃士,涣然若浮云。
远近事剽掠,安辨寇与军。
好乱岂天性,贼众多饥人。
辛酉纪事一百韵 清 · 李长霞
开春贼东窜,避乱事远出。
秋来复北行,烽火起仓卒。
呼号闻比邻,怆惶出闺闼。
女弱涕涟洏,姑老色惴慄。
大儿前挽车,小儿后提挈。
暮出东郭门,秋潦多乱辙。
月暗影昽昽,路昏行蹩蹩。
我随车徒行,十步再蹉跎。
野田忽高低,陟降弗遑歇。
前至海上村,镫火闪蓬荜。
寄迹葭莩亲,妇子共一室。
新谷荐黄粱,蕃羹杂薇蕨。
栖息虽云安,中夜常惊怵。
诘旦赴海壖,海气尚郁勃。
扬帆事遐征,天风吹萧瑟。
岛屿影浮枕,波涛声荡潏。
渺然感人生,一栗寄溟渤。
三五蟾兔盈,澄辉何皎洁。
鱼龙动混茫,星斗垂寥阔。
我本怀百忧,反因异境发。
回首望邑城,迢递火光彻。
舍宇恐摧颓,松楸或斩伐。
况闻海防军,昨日新战没。
矫矫王将军,力能贯七札。
矢绝无继兵,父子同一烈。
昂昂陈义士,十荡还十决。
战胜众人依,战死谁收骨。
贼势遂日横,所在逞豕突。
沿海事焚劫,杀戮到岩窟。
越旬闻贼行,归帆顿飘瞥。
来时之所经,廛市半丘垤。
迟迟造里闾,女仆迎门闑。
伯氏先我还,亲戚问存殁。
敝庐幸复存,敢怨多遗失。
尘釜事浣涤,敝簟重振拂。
次第理琴书,殷勤整卷帙。
人劳乐苟安,时危易为悦。
远近传虚警,消息时恍惚。
何方为乐土,欲去还中辍。
群丑复北旋,倏忽势莫遏。
扶掖入邑城,历险嗟更迭。
托迹向黉宫,广厦一毡设。
遥望见焚烧,烟焰生林末。
风逐怒熛飞,霄炽秋云热。
哀哉胶东民,惨比他邑别。
刺史本神明,缙绅多贤哲。
仁厚戒征诛,守成贵密勿。
夫子事登陴,长子随行列。
潴不汲污池,湿薪斫丛樾。
永日不再炊,深秋无重褐。
阿姑时叹息,老病怀惊怛。
小女畏贼来,枕席亦杌隉。
强欢欲相慰,反使泣呜咽。
但云贼当去,贼去当全活。
蓄惊意怲怲,含忧心惙惙。
再见蟾兔盈,严霜木叶脱。
有时闻贼行,或言远搜括。
比日断烽烟,寥天气清澈。
欲出复迟疑,贼谋恐诡谲。
三旬始出城,惝恍异天日。
瓦砾塞通衢,连甍百无一。
回风吹血腥,当途馀杀越。
空巷行萧条,败壁立突兀。
残烬拥颓垣,故居认仿佛。
去去将安之,摧残到瓜葛。
幸有宗人舍,暂留仅容膝。
三秋倏以迈,天寒气栗冽。
三见蟾兔盈,时维冬十月。
昊天胡不惠,大戾弗我恤。
慈姑病缠绵,弥留竟永绝。
乱馀遘闵凶,谁云理无阙。
哀哀视君子,麻衣泪凝血。
渐止涕纵横,莫使回肠结。
阿姑暂浮厝,黄泉未定穴。
当思昔贤言,毁不使性灭。
衔恤更晨昏,荐瘥时未竭。
厄运伤不已,含戚视琐屑。
维时方荐臻,余复罹疚疾。
次染及儿女,呻吟杂喧聒。
冷灶静无烟,敝衾寒如铁。
顾瞻使心伤,涕零无复啜。
汝辈行当痊,予疾恐成诀。
嘱女莫娇痴,嘱男勿怠逸。
怠逸成荒废,娇痴遭瞋喝。
夫子相慰言,汝言何不达。
人生天所命,胡为伤情切。
先事而绸缪,为计良亦拙。
所遇在辀张,且与同饥渴。
闻此感予心,忧怀勉为豁。
时序自有常,阳和回穷节。
女病渐加餐,男愈行蹩躠。
予疾亦云疗,扶杖犹颠蹶。
隆冬肃寒威,气严手指裂。
壁隙鸣风飙,窗阴积霜雪。
艰难寄居情,人事安能说。
矧乃沂水阳,游骑尚突轶。
遥闻古潍州,战士多人杰。
分抄不及境,贼气为之夺。
束装思北上,流离犹未毕。
何日息疮痍,上将临节钺。
解此下民忧,济时望稷契。
赴潍县 清 · 李长霞
押尤韵
昨发胶水涘,遥遥去黔陬。
村落少人烟,天寒路途修。
板扉当昼闭,馀烬痕尚留。
两三老寡妻,相语双涕流。
往春殖二麦,贼众来南州。
麦田为战场,麦苗饲马牛。
无麦犹尚可,秋复遇虔刘。
少壮为贼役,老弱死道周。
有魂不可招,无骨将安收。
官死有馀荣,令名垂千秋。
兵死有厚恤,皇恩一何优。
惟此农民死,灭若浮水沤。
下有子冲幼,上有母白头。
业失未能复,官赋未能休。
死者长已矣,生者恒殷忧。
孔淑人诗 清 · 李长霞
凤鸟有灵匹,芝兰有灵根。
有女欢薄祜,少小失二人。
阿弟方弱龄,茕茕寡友昆。
十年贞不字,抚弟多苦辛。
诗书夙所好,礼仪夙所敦。
馀事擅写生,妙笔追天真。
高行人所羡,媒妁来殷勤。
云有赞皇令,蒯氏为清门。
遂缔百年好,鸣凤托高冈。
玉帛安及时,佳耦世无双。
结䙰行有日,群寇来抢攘。
蒯侯恤民事,率众巡所疆。
猝然与贼遇,万骑精且强。
合围桑落镇,众寡莫相当。
天狼不可射,威弧不可张。
嗟哉忠义土,身死为国殇。
佳运叹何迟,厄运来何促。
忽闻消息来,心摧莫能哭。
女子谓阿弟,我生亦何艰。
二人谁则无,父母早见捐。
伉俪谁则无,未嫁失所天。
我命实不犹,皇灵无私恩。
岂不重一死,身殉义得全。
一日饥不食,二日饥不餐。
光光烈女子,冥冥向重泉。
合葬蒯氏茔,遂彼同穴言。
高义世所重,有司以上闻。
明明皇帝制,曰赠为淑人。
借问淑人谁,宣圣之裔孙。
赴楚途中作 清 · 李长霞
南辕无北辙,白首越乡县。
往岁去青齐,今兹辞梁汴。
汝水涉迢遥,楚山眺葱茜。
林葩耀蜀锦,隰烟浮吴练。
杜若长春洲,鸲鹆下芳甸。
来巢事亦微,鲁史徵昔谚。
物性靡迁移,人情悦安晏。
往岁莅金豕,乾坤方转战。
宛洛有戍兵,海岱时传箭。
二纪疮痍消,十载忧患荐。
譬彼辞根蓬,当兹九秋转。
俯仰感多难,忧来谁能遗。
战城南 清 · 李长霞
战城南,城南鄙,健儿追北,日暝不止。
几年骑马破残贼,闻说将军今日死。
青磷照野骷髅语,应是当时旧部伍。
将军战死未归骨,谁宴军门擂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