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一 清 · 张笃庆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倦勤当日说神宗,高卧深严秘九重。
玉辇经时登汉阙,鸾章隔岁下尧封。
千官补缺虚龙衮,四海军储废大农。
纵使养痈终必溃,乾坤无恙且从容(神宗晚岁,臣下奏章有二年不批答,军储有经年不发者,目以养痈,信然。)。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六 清 · 张笃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雕镂嘻戏擅嘉皇,妇寺相连说赵张。
北寺狱成倾俊乂,西园例在鬻冠裳。
清流白马空朝右,墨绶青衫去庙廊。
郭泰当时忧殄瘁,汉家十叶已沦亡(时魏忠贤、客氏连结炀主,假子义孙竞进,构东林之狱,戕虐士类,至台山去国,而正士无噍类矣。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古今有同慨焉。)。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九 清 · 张笃庆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赤眉分道乱中原,海内征输怨正繁。
天子常虚大盈库,军储折入小黄门。
伤心陵墓樵苏尽,回首乾坤战气昏。
赖有范倪诸节烈,犹能一死答君恩(流寇四起,府库空虚,而利权归于宦寺,此亡国之徵也。范、倪诸公一死报国,自尽臣节而已。)。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十 清 · 张笃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潼关不守竟仓皇,遗恨中涓促丧亡。
骁贼直闻趋洛下,行营又见溃河阳。
将军力战捐躯脰,竖子迎降类犬羊。
从此三关似刳竹,谁人决策守金汤(孙传庭之败,由于中人促战,潼关破而大势去矣。五语言周遇吉之死战,六语言姜镶、王承荫之迎降。)?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十一 清 · 张笃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铜蹄谁见下襄阳,坐致鲸鲵入未央。
秘殿遗音怜赤子,大荒披发诉高皇。
九原龙剑沉王气,三月乌号哭国殇。
死难纷纭酬养士,由来义烈重纲常(此言思陵不辱社稷,而殉难众多,由三百年养士之报,从来史书所未有者。)。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十二 清 · 张笃庆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坐使神州竟陆沉,秋江百丈莫言深。
南迁不少黄潜善,留守空为宗汝霖。
下濑将军窥故国,太行忠义感雄心。
望仙阁里千回醉,只是难忘《玉树》音(黄潜善指马士英、阮大铖言,宗汝霖指史可法言,见史之必不能胜马、阮、犹宗之必不能胜黄、汪也。)。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十三 清 · 张笃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羽书百道起黄尘,一马临江入紫宸。
国耻不言教战士,时危亟欲选才人。
空馀跋扈桓宣武,岂有勤王温太真。
燕雀巢堂朝夕计,延秋门外走踆踆(此见左良玉之起兵,并无勤王之志,比之桓温,极合。○以韵语纪实事,所谓诗史也。只从神宗起,由国家颓堕剧于神宗,故不及穆宗以上。)。
邓艾庙 清 · 张笃庆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奇兵未厄一丸泥,绵竹悬军万仞梯。
奄忽当涂更典午,翻嫌多事邓征西。
邢太保玠征倭所赐上方剑歌 清 · 张笃庆
征倭复征倭,上将威已削。
属国乞皇灵,出师赋六月。
援辽二十四将军,荀彘楼船未策勋。
倭奴十万陆梁甚,萨水回戈崩阵云。
何人谬作求成计,临淮小侯下天际。
紫泥封拜功不成,节旄辱国翻为戾。
太保登坛大出兵,黄扉授钺定专征。
羽林健儿三十万,黏蝉平壤纷纵横。
赫赫天威自相假,骠骑将军大司马。
玉铗神光领尚方,星文照耀从天下。
期净幺么溟海滨,谁知小丑肆尘氛。
终然衄刃句骊地,败绩仍将露布闻。
赐剑英锋更何在,那堪大旆归东海。
双龙惭愧返延津,湛卢赤土韬光彩。
朗咏诗人宝剑篇,丰城非复斗牛边。
朅来雷焕久已死,留与吾家张茂先(其遗裔于荒岁售于余叔氏白火道人。)。
匣中隐隐白虹灭,黯黮无灵三尺铁。
莫将神物遗子孙,厖凉冬杀悲金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