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自鸡笼还,言形势甚(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陈汉光《台湾诗录》。)悉 清 · 孙元衡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陈汉光《台湾诗录》。
闻道鸡笼屿,孤城莽荡间。
毒磺糜白石,沸水迸丹山。
东渡洪波弱,秋崖积雪斑。
虫鱼俱异物,戍卒几人还!
望洋(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 清 · 孙元衡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
望望残春生事微,金门、厦门多夕晖。
乱山断处天应尽,一发穷时鸟不飞。
潮汐东西游子路,嶕沙开阖水军威。
奚囊万里复何有,未典年来两赐衣。
渔洋先生评:徐文长奇绝处。
晓起漫成(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 清 · 孙元衡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
百瓮馀齑禄料贫,閒阶散步不沾尘。
如哀如诉车音远,相唤相呼角语频(车轮脆薄,其音甚楚,市卖吹角,若相和然)。
舞影日翻沙燕乳,细香风袅树兰春。
年来绝塞烽烟惯,博得沧洲耳目新。
春兴(此组诗又载彭国栋《广台湾诗乘》。) 其二 清 · 孙元衡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组诗又载彭国栋《广台湾诗乘》。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赖子清《台湾诗海》。
霁晓空天散冷光,飓风三日断横洋。
归营戍卒春逃瘴(南北澹水,瘴疠实甚,故于春夏撤舟师),阅世山翁夜吒霜(粤东吒雪,台地吒霜)。
红刺桐花围郡邑(名刺桐城),碧筼筜笋拂沧浪(笋稍下垂)。
流年冉冉无聊赖,枉有高歌学楚狂。
安平镇(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孙元衡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安平镇
浮空巨镇海云齐,七点鲲身踞水犀。
潮趁去来分顺逆,风乘朝暮便东西(台地风信,朝东暮西)。
空城一任生禾黍,老将应知厌鼓鼙。
战舸如山乌在幕,千樯影静夕阳低。
二月朔三日即事 其一 清 · 孙元衡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风回潮涌沸千滩,马上相逢无好颜。
几处军声谈笑里,一年春色是非间。
仓皇道路应多梗,脱略风规偶踰闲。
降将昔闻蒙上赏,鲸鲵何日悔愚顽!
留滞海外,倏踰三载,追维所历,(编者按:「嘅」,连横《台湾诗荟》作「慨」。)不无嘅焉 其一 清 · 孙元衡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
海东郡邑祇粗安,鼎立三区一岛盘。
蛮嶂高低云亦险,鲸潮咫尺路方难。
流光淡宕同鲛室,气味酸寒似橘官。
禦暴应难凭只手,戈船铁骑尽桓桓。
留滞海外,倏踰三载,追维所历,不无嘅焉 其二 清 · 孙元衡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操舟奉职异车尘,四望长天入涣鳞。
讲武督徭蕃有长,救荒告籴海无邻。
稽商略定浮槎籍,柔远频招译国人。
来往风分南北岛,冬春三历未知津。
登舟 清 · 孙元衡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波水涔云片席张,情怀气味孰相当?
美人一去投龙塞,猛士相将赴敌场。
乙酉1705三月十七夜渡海遇飓,天晓觅澎湖不得,回西北帆,屡濒于危,作歌(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胡建伟《澎湖纪略》〈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林豪《澎湖厅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编者按:《)以纪其事 清 · 孙元衡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胡建伟《澎湖纪略》〈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林豪《澎湖厅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 创作地点:台湾澎湖县
羲和鞭日日已西,金门理楫乌鹊栖。
满张云帆夜济海,天吴镇静无纤翳。
东方蟾蜍照颜色,高低万顷黄琉璃。
飞廉倏来海若怒,颓飙鼓锐喧鲸鲵。
南箕簸扬北斗乱,马衔罔象随蛟犀。
暴骇铿訇两耳裂,金甲格斗交鼓鼙。
倒悬不解云动席,宛有异物来诃诋。
伏艎僮仆呕欲死,胆汁沥尽挛腰脐。
长夜漫漫半人鬼,舵楼一唱疑天鸡。
阿班眩睫痿筋力,出海环珓频难稽(海舶内称望远者为阿班、舟师为出海)。
不见澎湖见飞鸟,飞鸟已没山转迷。
旁罗子午晷度错,陷身异域同酸嘶。
况闻北嶕沙似铁,误尔触之为粉齑(彭湖山南有北嶕,下为铁板沙,济海之舟不见彭湖,则不敢南渡)!
回帆北向岂得已,失所犹作中原泥。
浪锋舂汉鹢首立,下漩涡臼高桅低。
怒涛汹溅顶踵湿,悔不脱壳为凫鹥!
此事但蒙神鬼力,窅然大地真浮稊。
翠华南幸公卿集,从臣旧识咸金闺。
挂冠神武踪巳迈,愿乞骸骨还山溪。
读书有儿织有妻,春深烟雨把锄犁。
渔洋先生评:洞心駴目,字字挟海外风涛之气;恨坡公不及见之!
祷雨篇 清 · 孙元衡
灵海濩渃天为关,回互中原乖百蛮。
灶鼍窟外裸人国,当今神武威愚顽。
命官分职列星宿,铁骑戈船肃侦堠。
雕题大耳文蛇衣,更不肉人工战斗。
鱼盐可贾沙可耕,蔗田千灶煎为饧。
九轨车音杂哀角,市廛不减无诸城。
旻天阳道黄尘起,时见旱龙升海底。
天仓嘒嘒天稷暗,太微木入河无豕。
摐金伐鼓声动山,嗟我卧病床帷间。
官僚尘土事趋走,耆旧老瘦争追攀。
狂夫大言满人口,剑逼丰隆雷在手。
建坛十丈赤嵌边,维南有箕北有斗。
蹶张武人生怒嗔,鞭挞头陀咒鬼神。
焚巫暴尪古所戒,此岂有力回天津!
扶杖强起对辽廓,池荷枯死芙蓉落。
南方火云烧太清,片月悬弓气蒸灼。
斯牲靡爱荐惟馨,圭璧既卒神莫听。
祀山斩木诬百灵,及时省过户且扃。
殓胔收骨平厥刑,怨怼骄蹇两不形。
肥遗自死人自宁,周官荒政还当铭。
渔洋先生评:昌黎、玉川之间。
尾溪(水似无定河) 清 · 孙元衡
押歌韵
雕阴山下绥州道,擂紫骝冲无定河。
水回沙走不敢立,停留顷刻身蹉跎。
行到天南渡吼尾,涾𣵺不啻重经过。
自斗六门绕柴社,派分贯串东西螺。
是时秋旱井泉涸,荡潏盘𥁡旋为涡。
方春一雨鼋鼍舞,纵有班匠无轻艖。
当年上马身手捷,银鞍不动根连柯;
今乘笋舆仗人力,诸番火伴来奔波。
蚪螭罔象竞擎捧,爬沙百脚工腾那。
昔不动颜今股慄,织愁编臆纷乾梭。
平生作事耿奇气,履险弗惧心靡他。
毋乃勇怯随年改,念此迸泪双滂陀!
渔洋先生评:得韩之气。
灯夕,赋得十万军城十万灯,限军字 清 · 孙元衡
朱方元夕火山军,戈船铁骑屯红云。
珠煤缀屋华艳棼,气燄融泄辉玄纁。
炎官张伞掀五雯,祝融幢旒挥垢氛。
蛰龙起御飞蝹蝹,怒鲸跃鲤来纷纭。
吁嗟麟兮溷夔羵,炬牛燧象争功勋。
豹章虎脊兰其䈥,天马汗血衔朱幩。
离哉翩翻鸾鹤鷏,摇尾警翮何翂翂。
赫羲伏明浑不分,明蠲行蛊飘絪缊。
横玉叫空天帝闻,金鸣则钲革以薣。
大团火伴千人群,方曲障面杨姨裙。
蹋摇娘子伧不文,鸟盐昔昔哀转辒。
紫𢶏甲士头曳鼢,如经百战双足皲。
太平逸乐民气醺,手击双壤讴吾君。
利害相摩如所云,我肠欲吼饥火焚。
愿兆丰登看火耘,邀人作歌媲皇坟。
述怀三十韵,送九弟任畦还里门 清 · 孙元衡
押震韵
三年守海东,中土断音信。
送子归故山,言也何能讱。
当其入门时,亲知来问讯。
子为我具陈,履危非处顺。
遇事尽邅回,逢人寡豪俊。
秋冬风则盲,春夏地屡震。
涤涤俯山川,嗷嗷叹饥馑。
仳离新寡妻,踯躅老田畯。
告籴缓流亡,省刑佐蠲赈。
蔀屋甫安堵,戎行启潜衅。
偶语沸平沙,兵声骚巨镇。
杂乱犬羊群,奔腾鱼鸟阵。
稍已搴赤旗,幸未露白刃。
事以臧获败,情由将帅吝。
桑林感成汤,干羽庆虞舜。
甲冑逾丁年,霜根入愁鬓。
波浪阻层洋,荆榛莽千仞。
游鱼因鳞鬣,飞骑失神骏。
问涂身在悬,内顾疾如疢。
乡国如已无,慈闱安得觐。
梦沈先垄云,魂痛诸兄榇。
异域颓朽株,饥颜萎夕蕣。
老奴迫壮役,一子生百慎。
毫釐身自轻,升斗禄徒徇。
素不染而污,坚恒磨以磷。
泾气郁为蒸,炎威毒不烬。
衣衾蛊鼠侵,膏血蚊蚁趁。
深嗟白驹隙,久厄黄杨闰。
愿子默识之,艰虞此其仅。
长梢维劲风,大海势方振。
壶乾一挥手,猎猎风帆迅。
澎湖(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孙元衡
押虞韵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台湾澎湖县
七十二屿称澎湖,沧溟万里开荒涂。
屿屿盘纡互钩带,洪波割据成方隅。
东西二吉门户壮,将军之澳为中区。
雄师镇压马宫汛,天然犄角中邦无。
其馀赋形非一状,纷陈簠簋兼盘盂。
蛟蛇拳曲龙隐见,狮象蹲踞僧跏趺。
诸流回澓舟难入,逆帆欲泊兴嗟吁。
百折终成触嶕势,狂澜反走如亡逋。
有时无风水澄镜,咫尺胶固谁能逾。
巨舸理不任篙楫,束手待敌甘为俘。
汪洋指南争此土,既到往往遭艰虞。
昔日王师事征讨,神兵彷佛前驰驱。
风摧火灭甘泉沸,降幡夜出台山陬(大帅施公亲见马祖助战,表上其事,敕封天后)。
制府谋成输百万,冠军一战真良图。
事关正统岂微细,封赏有间传闻殊。
榜人维舟汲清水,蹑踪到顶招吾徒。
黑铁崩崖潮欲缩,黄沙石碛盐为污。
蚝岛峰峦咸破碎,凫亹草木原焦枯。
大海东流无底极,振衣一啸心踟蹰。
渔洋先生评:纵笔所之,明白若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