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秘书少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一障与乘边,曾教天马葡萄,平添吟料;
三军行渡海,那信鲈鱼莼菜,竟负归心。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李少陵(1898——1970)别号骈庐,笔名三木、嘉本特,湖南长沙人。毕业于广东大学1921年曾参加大同合作社及青年同乐会。嗣又参加湖南劳工会,担任该会教育部部长。1921年转赴广州。曾与王祺淮创办《春雷》杂志。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8年任第四十六军第六师政治部主任,中央军校及中央军官团之政治教官1930年浙江省保安处科长兼宣传大队长1932年春,中央军校政治训练班成立,应邀主讲《军队政工》。1934年任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政治教官1937年,改任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政治校官。其后,曾任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特派员、监察委员、甘肃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1946年湖南,任安乡县范县县长,直至1947年1949年去台,1952年入“革命实践研究院”第十七期受训。晚年在台编著《国军政工史稿》。1970年12月14日逝世。终年72岁。著有《骈庐杂忆》、《曾左胡故事》等。
成氏有《<春雷词稿>序》。
乘边:防守边境。
一障与乘边:《送杨侍禁兼寄颜黄二公二首其一》(·陈师道)两亲须薄禄,一障欲乘边。
天马葡萄王维《送刘司直安西》“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鲈鱼莼菜:比喻思乡之情。
李石曾先生百年冥诞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有环才与薛凤荀龙相伍,一门实萃诸英,匡时承名父遗徽,为邦国桢,为邦国干;
导革命于碧鸡金马之乡,万死不更其守,牺己树党人清范,以布衣始,以布衣终。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李石(1881——1973)河北高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学首席校董。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抗战期间,李石曾在欧美从事外交活动。1948年他回国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以后去瑞士。1956年李石曾定居台湾1973年逝世,葬于台北阳明山
环才:全才。(范钦《天一阁集》卷十八:竹墟公以鸿学环才出际熙运一时目为景星
薛凤荀龙:表明子弟才俊。【荀龙】,用的是东汉时荀淑有子八人,皆享才名,人称「八龙」,详见《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薛凤】河东三凤之同典。
名父李石曾之父李鸿藻(1820—1897年)字兰荪号石孙砚斋河北保定人同光年间的“清流领袖”,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逝后谥文正,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
遗徽:死者生前的美好德行。宋岳珂《愧郯录·追册后》:“是时,郭后正位中宫仁宗追念遗徽,特崇位号。”
桢...干:筑墙时所用之木柱,竖于两端的叫桢,竖于两旁的叫干。出自《书•费誓》 :“峙乃桢干。”《传》:“题曰桢,旁曰干。”引申为根本、骨干及能胜重任的人才。
碧鸡金马:此处指云南
笺:以布衣始,以布衣终,足见清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