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徐河督(端)汉水秋屯图次铁抚部(保) 其一 清 · 孙星衍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租船咏史集一卷
麾戈谁埽汉阳平,人羡班生在此行。
国士运筹还入幕,书生投笔便谈兵。
冠加鹖尾真儒将,手射旄头落贼营。
天与长城卫河洛,一军风鹤隔江惊。
徐河督(端)汉水秋屯图次铁抚部(保) 其二 清 · 孙星衍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租船咏史集一卷
千骑登坛乍有须,横经学剑术非疏。
天人城北瞻殊表,烽火关西奏捷书。
受代我宁惭伯氏(前罢东鲁监司时得节下代任),好贤人揔荐由余山东江南督抚以君善治河交章荐举)
东南行水频持节,才望原从此际储。
姚方伯(令仪)秋山赌墅图 其二 清 · 孙星衍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冶城絜养集卷上
锦江澄碧照清襟,画里秋山似故岑。
谢傅竟须输一着,身亲破敌又抽簪。
再至东省过河漫各县 清 · 孙星衍
 出处:租船咏史集一卷
龙节巡工此地过,沧桑重见感如何嘉庆元年运河道勘工临清一带)
大开神禹曾疏渎大清河即汉人所云河行漯川故道酾二渠之一),谁浚齐桓旧塞河(纬书及郑氏注经俱云齐桓塞九河为一今东省王莽河即鬲津徒骇马颊诸河故道所经泄运河秋涨入海年久湮没)
事有非常须虑始,议无上策况谋多。
郊原极目哀鸿集,愧对移文别涧阿(余侨居金陵终母丧后二年因祖母九旬不复赴补大府檄至里门起余视河察赈)
漕转兼施古法存,吴沟淮泗有通津宋时设转般仓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江以为良法故云自转般之法行漕益富而人亦便自直达之法用漕益全而人愈病今淮泗迤北为吴沟通商鲁故道若设仓转剥不借河流也)
下游障口虚糜帑,高地行河索解人(河渠书云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谓河过汜水大邳山即分其流一为漯川一从黎阳山北行也将军印)
督师平贼权难一,倡义勤王势已孤。
孙左也非亡国将,孱明失计不迁都倪文正曾有此请思陵不能从也)
吴君(文徵)予画江湖负米图六帧 其二 巫门访墓 清 · 孙星衍
 出处:冶城絜养集卷下
吴将孙子(武)墓在吴县刘昭注郡国志引皇览元卢熊府志谓在永昌镇至吴郡志失载后人遂不知其处嘉庆庚申岁冬予偕董文学(国华)家茂才(延)买舟访墓至巫门外地名雍仓得古冢有柏树甚古土人呼孙墩惜无碑识定之越七年乃建祠虎丘东麓立碑塑象云
吾家吴将高绝伦,功成不作霸国臣。
春秋三传佚名姓,大冢却在东门。
吴人耕种少閒地,访墓雍仓一舟系。
弯环惟见古柏存,遍览平畴失碑记。
传家私印不可磨(家藏孙子铜印方不及寸文云孙武私印)阖闾冢侧祠巍峨。
武成王废不举,东南淫祀何其多。
君不见乌喙之邻施閒谍,内嬖忽然消霸业。
西施可惜入宫迟,不付将军教兵法。
吴君(文徵)子画海岱搴帷图十帧 其十 潞河访庙 清 · 孙星衍
 出处:冶城絜养集卷下
予每岁转运北上泊舟潞河之侧通州元已前无城自予十五世从视故明功臣燕山忠悯侯(兴祖)始筑城镇守旧有敕建庙祀配享常开平王后改关庙方志载有正统时王植碑记今不可见矣
我游河溯先访古,每岁维舟潞河浒。
河西元代未筑城,燕山征虏于此停(侯为常开平王副征虏大将军
金汤保障民载德,庙食曾配常开平
可怜故阯难重识,斗母宫还委榛棘(方志云庙即斗母宫
旧城寻遍东南隅,不见残碑署王植
金陵亦祀明功臣,惟侯肖像犹生存明祖功臣庙于鸡鸣山功臣像时惟公生存因虚其位)
鸡鸣山基亦荒落,栗主寄食曹王(今功臣木主寄曹王象不可见)
我营家庙溯初祖,后倚钟山右王府(五松祠祀忠悯侯在旧吴王府申详有司咨题)
他时或仗子孙贤,废祀通州再兴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