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见瞿宗吉《归田诗话》。) 元 · 萨都剌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当年铁马游沙漠,万里归来会二龙。
周氏君臣空守信,汉家兄弟不相容。
祇知奉玺传三让,岂料游魂隔九重。
天上武皇亦洒泪,世间骨肉可相逢。
注:宗吉云:萨天锡以宫词得名,其诗清新绮丽,自成一家,大率相类。惟《纪事》一首,直言时事不讳,盖泰定帝崩于上都,文宗自江陵入据大都,而兄周王远在沙漠,乃权摄位,而遣使迎之。下诏四方云:「谨俟大兄之至,以遂固让之心。」及周王至,迎见于上都,欢宴,一夕暴卒。复下诏曰:「夫何相见之顷,宫车弗驾。」加谥明宗,文宗遂即真,皆武宗子也。故天锡末句云然。
登歌风台 元 · 萨都剌
歌风台前(一作下)河水黄,歌风台前(一作上)春草碧。
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当时汉祖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
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里中父(一作故)老争拜跪,拄杖(一作布袜)麻鞋见天子。
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为鬼。
翻思向日亭长时,一身捧(一作传)檄日夜驰。
只今宇宙极四海,一榻之外难撑持。
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
可怜创业垂统君,却使乾机付诸吕。
淮阴年少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
藏弓烹犬(一作狗)太急迫,解衣推食何殷勤。
倒使英雄(一作致令英杰)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一作急追)首。
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还乡却赋《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
咸阳宫殿(一作阙)眼亲(一作亲眼)见,今日(一作见)荆棘埋铜驼。
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特(一作独)汉高祖。
古来此事无不然,稍稍升平忘险阻。
荒凉古庙依高台(一本此句止作「歌风台」三字。),前人已矣今人哀。
悲歌感慨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鼎湖哀 元 · 萨都剌
押词韵第三部
荆门一日雷电飞,平地竖起天王旗。
翠华摇摇照江汉,八表响应风云随。
千乘万骑到阙下,京师亦睹龙凤姿。
三军卵破虎北口,一矢血洗潼关尸。
五年晏然草不动,百谷䆉稏风雨时。
修文偃武法古道,天阁万丈奎光垂。
年年北狩循典礼,所有雨露天恩施。
宫官留守扫禁阙,日望照夜随金羁。
西风忽涌鼎湖浪,天下草木生号悲。
吾皇骑龙上天去,地下赤子将安依。
吾皇想亦有遗诏,国有社稷燕太师。
太师既受生死托,始终肝胆天地知。
汉家一线系九鼎,安肯半路生狐疑。
孤儿寡妇前日事,况复将军亲见之,况复将军亲见之。
注:此诗为文宗晏驾时作也,文宗之立也,燕铁木儿有力焉。文宗崩,燕铁木儿请立皇子,燕帖古思皇后不可,乃立明宗幼子鄜王,一月殂,后命迎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于静江,至京师,久不得立,燕铁木儿死,后乃与大臣定议立之,是为顺帝。天锡有《威武曲》一首云:「桓桓燕将军,威武天下一。赤面注丹砂,虬髯如插戟。当年意气何鹰扬,手扶天子登龙床。五年垂拱如尧汤,白日骑龙升上苍。桓桓燕将军,威武何可量。熹微日色出东方,早令一出照八荒。毋使三月人皇皇,毋使三月人皇皇。」观此及《纪事》一诗,得古人诗史之意矣。
回风波吊孔明先生 元 · 萨都剌
大江东流日夜白,已矣英雄不堪说。
朔风挟雨过江来,犹向矶头溅腥血。
汉家神气四海摇,奸雄贼子相贪饕。
二龙雌雄尚未决,将军战骨如山高。
先生谋略满怀抱,坐视狂尘不为扫。
若非蜀主三顾贤,终只如龙卧南亩。
仰天一出摧奸锋,纶巾羽扇生清风。
许君义气肝胆裂,兵枢尽在掌握中。
赤壁楼船满江夏,伏剑登坛唯叱咤。
忠心耿耿天必从,烈火回风山亦赭。
可怜一炬功未成,将星已坠西南营。
力吹汉水灰未醒,呜呼天命何不平。
伫立矶头盼吴越,感慨令人生白发。
先生虽死遗表存,大义晶晶明日月。
木兰花慢 彭城怀古 元 · 萨都剌
押词韵第一部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
想铁甲重瞳,鸟骓汗血,玉帐连空。
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
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动秋风。
禾黍满关中。
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
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
回首荒城斜日,倚阑目送飞鸿。
按:以上江本雁门集十五首讹脱颇多,兹以成化集钞本及清嘉庆萨龙光集刊本校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