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咏史十二首 其十二 苏武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忆昔看羊海上居,雪寒犹是齧毡馀。
匈奴但识羝无乳,汉使能令雁有书。
属国不嫌恩太少,中郎若屈义全疏。
愿将手内清风节,贼子奸臣一示渠。
石珠山玑万户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平生礼乐作元戎,馀事机谋立武功。
铁马南征如昨日,戈船东下忽秋风。
龙文夜泣床头剑,苔锦朝侵壁上弓。
最忆阊门旧碑石,人人堕泪羊公
方岩喜雨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触热区区到上方,疏帘小簟梦秋光。
片云忽作千峰暗,一雨能为五月凉。
从此洗兵无战伐,况今多稼免逃亡。
天涯野客虽寥落,吟罢新诗喜欲狂。
钱塘归附因思先陇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边城昨夜羽书飞,传道临安亦已归。
鱼鳖不惊随土纳,貔貅无敌见天威。
吴山东向晴云起,浙水西流落日微。
欲扫松楸归未得,诗成喜极泪沾衣。
戊戌前作) 元末明初 · 李昱
五言绝句 押东韵
烽火连天黑,旌旗照地红。
秋风破茅屋,愁杀杜陵翁
画马二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银鬃绣膊气偏骄,应是房星降赤霄。
汗血沙场宜百战,凭谁借与霍嫖姚
题蜀山图五十四韵 元末明初 · 李昱
五言排律 押先韵
蚕丛开迹处,追旧已茫然。
霸业依天险,王图度地偏。
蜀乡繁景物,秦塞迥人烟。
邛笮名非一,褒斜路几千。
尧封终未遍,禹贡岂应全。
不尽山环绕,无穷水接连。
岷峨相互属,沱汉共洄沿。
飞鹤犹难过,哀猿尚可缘。
扪参还历井,入地忽登天。
峻坂青泥滑,嵌岩碧树圆。
一吟三叹息,十步九欹颠。
行路难如此,伤时益勉旃。
良工曾夙契,绘事至今传。
路始蚕崖入,人于鸟道旋。
锦江元自阔,玉垒为谁坚。
迤𨓦瞻眉曲,苍茫忆磬川。
犍为藏小县,宣化瞰层巅。
僧寺随高下,商帆或后先。
盘涡宜鹭浴,枉渚称鸥眠。
锁水通旁港,泸州带野壖。
涪翁亭共仰,堡子塞堪怜。
南定楼云矗,嘉陵石黛妍。
平林方蓊郁,远嶂复联翩。
黔水明沙溆,酆山夹市廛。
载经夔子国,多羡武侯贤。
八阵躬耕后,三分未出前。
北来愁魏武,东下骇孙权
猿鸟今萧瑟,风云亦渺悬。
空馀滩漠漠,惟有月娟娟。
工部人千古,成都屋数椽。
云安尝伏枕,涪万不闻鹃。
屡过瞿唐峡,须乘滟滪船。
垂堂能弗戒,上濑却劳牵。
捩柂凭三老,摊钱问长年。
壮游虽去邑,故隐必归田。
步履西郊外,移家二崦边。
白盐疑雪积,赤甲与霞褰。
所值干戈地,皆成锦绣篇。
江花供句好,汀草映袍鲜。
一老俱云已,群公抑有焉。
凝神搜僻壤,游思究残编。
高祖炎基肇,文翁美化专。
喧腾长卿,寂寞子云
跃马城难恃,鸣蛙井易穿。
赤符重烜赫,白帝谩迁延。
莫哂姜维阁,休誇邓艾毡。
英雄基始创,庸闇祚难绵。
中土名犹正,边夷僣罔悛。
唐初改辙,李孟又摩肩。
守固宁修德,乘危乃慕膻。
浮云驰往誉,流水逐前愆。
草阁秋风老,花溪夜雨悬。
纷纷看崒嵂,历历数潺湲。
咫尺登临罢,挥毫染素笺。
李右辖十六韵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排律 押文韵
汉家三十六将军,谁似安东第一勋。
练卒旧谙蛇鸟阵,斩关新殄虎狼群。
金城列镇频纡策,玉帐巡行竟解纷。
笳鼓五更传落月,旌旗千里捲归云。
孙吴自古虽论武,贾邓从今但讲文。
樽俎折冲兵愈奋,河山带砺券还分。
虽居鼎鼐崇儒士,解使儿童识相君
名动虎闱风肃肃,恩流凤诏水沄沄。
营屯细柳连春色,山转乌龙对夕曛。
万里守边严号令,三农在野乐耕耘。
门延衣冠盛,座引礼数勤。
诗句赓歌情缱绻,香炉宴寝昼氤氲。
不才曾辱封书召,多病空劳使者闻。
满拟布衣甘杞菊,岂期金屋到玄纁。
路从薇省朝天上,舟过桐江泊水濆。
知己感深无以报,谩凭长律颂清芬。
应用中税副摄麻城县擒贼有功为赋长律十韵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排律 押侵韵
麻姑城在万山阴,念尔为官亦苦心。
百里花封劳暂摄,六安草寇拟相侵。
风寒豺虎嗥青嶂,月黑鸱枭聚绿林。
才闪旌旗谁与抗,不鸣钟鼓遂成擒。
司征乃解陈俘馘,乘遽争誇献捷音。
虎拜凝瞻双阙近,龙颜喜动九重深。
大官奉命来珍膳,内使传恩出赐金。
香染锦衣归里闬,诗题彩笔动朝簪。
鲁连功就宜辞赏,庄舄荣来且自吟。
我老门生能报国,百壶沽酒乐难任。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 其十 元末明初 · 李昱
 押庚韵
江都游未返,豺虎方斗萦。
堂堂龙凤姿,举义扬旗旌。
擒充戳建德,铣举不日平。
功高即帝位,贞观蜚英声。
惜乎晋阳谋,兼受突厥盟。
婚风既相踵,敌马来纵横。
诞日醉吟 元末明初 · 李昱
先生今年五十一,两鬓虽斑眼如漆。
挑灯终夜何曾眠,细字蝇头看书帙。
既不能握简,起草趋明光。
又不能搴旗,斩将赴敌场。
布衣十载困江海,空有峥嵘磊落惊世之文章。
近来结屋翠峰下,白云绕屋看如画。
王侯卿相不到门,自与农夫作邻舍。
蚁浮缸面新酒浑,清晨上寿谁称尊。
阿儿拜前女拜后,此乐欣欣难具论。
盘餐照眼复何有,出瓮黄齑间青韭
山田放豚初告腯,泼刺鲜鱼贯霜
须臾剥剥啄啄叩门急,携肴载酒来诸生
陶然洗盏复更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有铿锵涧水和此飕飕万壑松风声。
松风为我清,松月为我明。
眼花耳热不知夜,但知百川一吸如长鲸
我醉欲眠卿且去,谪仙未得其中趣。
玉山虽倒嗔人扶,染笔从容赋长句。
我不愿二十四考中书,我不愿千二百岁崆峒居。
但愿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醉吟欢有馀。
王昭君 元末明初 · 李昱
明妃汉家人,自小生金屋。
金屋花连春昼长,东风养得颜如玉。
一身愿作阳台云,琥珀枕边常梦君。
谁知閒门跬步地,年年草色生罗裙。
边城昨夜悲笳起,单于求亲汉天子。
黄金不买毛延寿,翻作无盐画图里。
画图妾貌两不同,玉鞭催上浮云骢
画官喜舞天子惜,臂上犹存红守宫。
愁云茫茫天万里,白草离离塞烟紫。
回首长安何处家,琵琶声中泪如水。
单于发黄双眼青,嗢咿遣译通丁宁。
毡庐寒月射秋梦,安得风吹归汉庭。
妾身不惜安边计,妇人岂足扬兵气。
单于那知甥舅恩,貔貅百万能无愧。
明妃冢前青草肥,宫衣化作彩云飞
生无羽翼度关塞,死后魂随秋雁归。
北上行送周士约 元末明初 · 李昱
停君铁如意,饮我金叵罗
我有北上行,起舞为君歌。
念此北上乐,君行莫蹉跎。
披云登太行,敲冰渡黄河。
黄河连天与天碧,织女大笑投银梭。
红云暖光开玉阙,流星煌煌夹明月。
箫韶之音下紫清,太液恩波流不竭。
去年前席召贾生,今年上书荐襧衡。
鹏抟虎变不可测,布衣谈笑为公卿。
吾道昌丈夫,北游须帝乡
红颜才子青云郎,文光照曜宫锦裳。
紫骝马肥金鞍光,莲花匣出三尺霜。
黄金台高天中央,紫琳作佩声锵锵。
圣主恩深跨陶唐,好贤不数燕昭王
北上行,君莫忘。
髑髅挽车图 元末明初 · 李昱
 押词韵第六部
车辚辚,车辚辚,触髅挽车挽断筋。
借问何辛辛,一家骨肉在一身。
红丝系足非良因,彩衣儿女徒欣欣。
载重力微每见嗔,鞭之扑之亦有因。
嗟哉髑髅之骨已如银,髑髅之苦如积薪。
髑髅入土还笑人,后车来者无停轮。
将军歌赠迈善乡 元末明初 · 李昱
 押词韵第一部
将军,天下雄,目如朗星气如虹
平生读书不怕死,惟有秋霜烈日皎皎是孤忠。
攀丹桂枝,飞上银蟾宫
紫皇赐以白兔药,令将军起民彫瘵苏愚蒙。
去秋蝮蛇从西来,渡我浙水东。
磨牙白参差,吮人肌血豺虎同。
将军跃马如游龙,笑持三尺莫邪锋。
刳蛇之腹馘蛇首,魂魄散乱随秋风。
又闻栝苍山,千叠万叠青芙蓉。
山深狐兔作人立,火云猎猎旌旗红。
将军手撚铁丝箭,腰挂麟胶弓。
竟从荒茅野草入,一洗妖媚无留踪。
民无居,将军墉,民无田,将军农。
秋田满眼春芃芃,卖刀买犊期年丰。
夜来挝鼓声笼铜,乃是将军奏凯归越中。
越中民,喜且雍,走白叟,歌黄童。
牵羊载酒遮道迎,迎我诗书礼乐之元戎。
有母有母垂霜蓬,升堂百拜欢动容。
有儿为国立大功,忠孝一心天感通。
乌台卓立高崇崇,荐章如云达九重。
九重日月重瞳,玺书蚤晚来徵庸。
噫吁嚱将军,安得如公数十辈,落落棋布严提封。
鸿门舞剑歌 元末明初 · 李昱
鸿门大将辉重瞳,虎视六合无英雄。
当时灞上隆准公,摧眉俛首趋下风。
青蛇光寒射尊俎,酒酣拔剑为谁舞。
一舞范增身若云,再舞张良面如土。
神锋慄魄可奈何,唤取楚人歌汉歌。
当筵对舞张羽翼,红烟紫电相荡摩。
须臾舞罢沐猴悦,亚父翻成背流血。
玉玦不灵玉斗裂,楚汉雌雄从此决。
胡将军 元末明初 · 李昱
 押词韵第八部
胡将军,邦之良,武之豪。
身长八尺面如铁,敌人见之凛凛生寒毛。
忆昨辛夘岁,九州沸鲸涛。
苍生日涂炭,呼天雨泣何嗷嗷。
吴王气宇真天人,手提秋水三尺豪曹
貔貅万灶会滁上,左右环列贤髦
将军谒辕门,开口谈六韬。
为王之爪牙,出入行阵躬鞬櫜。
溲江江水流滔滔,疾如风雨飞十艘。
王命胡将军,蝥弧蝥弧尔所操。
义声西来动白日,电光闪烁摇旌旄。
金陵宣城不日得,徽州严郡随风逃。
洞兵三万馀,刃鞘弓藏韬。
灵旗却指金华城,父老争先将酒羔。
喉衿闽楚信州地将军又为殚力营城壕。
乃从元戎上台鼎,横金拖紫独立青云高。
将军未下车,民庶忧忉忉。
将军既下车,所犯无秋毫。
健儿不敢忤民意,酷吏不敢搜民膏。
男儿务农耕,妇女勤蚕缫。
将军为之垣墉使生厚,民适自乐将军劳。
兜鍪貂蝉本无异,拟变方名为
呜呼壬寅春二月,肘腋祸所遭。
三军尽踯躅,万姓皆号啕。
朝廷闻之为痛惜,遣中使,降丹诏,遂有光禄大夫越国之崇褒。
有庙有庙依岩㠂,春秋二时祠太牢。
吹笙鼓瑟兼伐鼛,玉杯春酒酿蒲萄。
画梁文栱倍辉赫,焚香彷佛来焄蒿。
英姿飒爽毛发竖,阴风吹动团花袍。
殿前近侍扪锦绦,壁上先驱腰宝刀。
出师或衔枚,班师或鸣鼗。
将军虽死有馀乐,魂魄上与星辰遨。
有子有子如将军,志欲与国除么么。
邻敌侵我疆,勇捷如飞猱。
奋身与之战,以一当百战已鏖。
将军阴兵实助之,似闻人马声嘈嘈。
敌惊灵火遍原野,如中羽镞相呼号。
我来祠下谒遗像,秋林叶落风萧骚。
雄文大字纪颠末,翠珉已载黄金鳌,翠珉已载黄金鳌。
呜呼胡将军将军生为名臣死,庙食将军之死犹未死,呜呼劝忠之作吾其叨。
二乔观兵书歌 元末明初 · 李昱
古来尤物多娇美,家国倾危始于此。
绿珠红粉空,马嵬坡下花钿委。
何似乔公之二娃,发云不剃浓如鸦。
倾城颜色何足羡,过人才慧真堪誇。
深院无人春日好,不绣鸳鸯被情恼。
临风并倚双头莲,手把兵书细论讨。
大乔已作孙郎妃,小乔又作周郎妻。
设机制胜妙无敌,谁谓颇牧生深闺。
曹瞒提兵来赤壁,千里旌旗蔽云黑。
水军百万将奈何,吴下衣冠俱失色。
小娃衽席能运筹,飘飘杀气横清秋。
纶巾羽扇风采发,伟哉公瑾舒州
北军怕见南风起,烈火齐烧舳舻尾。
孟德零丁匹马逃,樯橹灰飞付流水。
滔滔巨浪高如天,敌人不敢来戈船。
乾坤从此限南北,盘涡鸥鹭成安眠。
妇人自古无专制,画师故写图中意。
赵括徒能读父书,堂堂八尺能无愧。
钟馗移家图 元末明初 · 李昱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六 神鬼类
绿袍进士掀怒髯,饥来嚼鬼如蜜甜。
酸风苦雨搅白日,移家欲往阴山尖。
随兄小妹脸抹漆,眼光射人珠的皪。
鬼奴鬼妾千万形,蟹怪猫妖最萧瑟。
势能使鬼鬼不违,髑髅在后嗤钟馗
英雄如山堆白骨,莫倚区区手中笏。
清风楼 元末明初 · 李昱
 押尤韵
君不见义乌门东头,上有百尺屹立之飞楼。
雕檐棱层象纬逼,画栋缥渺烟云浮。
桓桓徐将军,志气非常俦。
登城览形胜,构此壮观东南州
楼中班陪尽鹓鹭,楼下队列皆貔貅。
是时新雨馀,六月如高秋。
炎埃一点飞不到,但觉清风四座来飕飕。
将军手挥白羽扇,身著紫绮裘。
栏干十二倚霄汉,无边景物归冥搜。
东观覆釜山,气蒸紫翠暖欲流。
北望芙蓉峰,锦绣五色攒空周。
西有长空倒影之飞樯,铁梁下镇苍精虬。
南有芳草连天之旷野,但见飞骑来往秋。
狝而春蒐杨云旗𡒄霜,矛祷太乙擒蚩尤
鱼丽排空金组甲,龙泉尽制铜华缑。
阵前猛士力如虎,一一尽戴银兜鍪。
将军登楼长啸破强敌,自与文士相旋周。
清谈动玉麈,拂袖挥银钩。
投壶矢铮铮,雅歌韵悠悠。
庾公清兴不可及,将军豪思真堪侔。
我来登危梯,抚掌落日惊沙鸥。
坐觉清风起末,醉来诗句生沧洲。
将军清风解炎热,亦如南薰群动皆歌讴。
清风之楼信千载,清风之名千载无时休。
王子约双钩竹歌 元末明初 · 李昱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一 兰竹类
王君金华人,画竹誇当代。
此竹乃是钩勒之所为,坐上千人万人爱。
令祖蓝田王右丞盛唐诗格称其能。
将诗变竹寄馀趣,传与衣冠不乏千载之云礽。
王君为人清拔俗,兴来踏遍筼筜谷
笼籦桃枝纷入眼,𥲊𥴡笆篻常经目。
往来曾见吴门道士张溪云,归晚轩中事幽独。
有时不作山水图,戏拈银毫书此
王君笔法乃过之,翠筱双钩出林麓。
耳根但觉风泠泠,比似张生但神速。
王君写竹能写形,真成标格非冥冥。
翛然独立太素始,脱略粉墨辞丹青。
或如金错刀,或如铁钩锁。
或如折戟沉吴沙,或如碎璧逃秦火。
或如银幡宝胜之飘飖,或若金节羽衣之婀娜。
或如沧江风曳之水衣,或如黄河半解不解之冰澌。
或如白凤尾,或如苍龙漦。
钱刀剪碎波心月,丹汞炼就炉中雪。
初疑荆轲图穷匕首,又惊毛遂颖脱呈锥末。
天机逞其妙,形状何骈阗。
后生学子竞观看,但悟书法如针悬。
唐时亦有萧协律,所至清风起萧瑟。
眼昏手颤艺转工,一十五叶称绝笔。
宋时亦有文湖州,画竹人推第一流。
能令万箨起崖谷,出墙之梢为最优。
东坡作竹短而积,别试瑰奇在林僻。
玉堂多暇图一枝,复有小坡能画石。
前元作者李仲宾,琅玕卓立无纤尘。
蓟丘家世不易得,父子相传俱绝伦。
吴兴学士赵公子,飞白之石谁能比。
水晶宫中春日长,移得蓝枝落窗几。
后来又有柯丹丘,大叶长梢动冕旒。
天颜有喜频赐予,晚节衰飒江湖秋。
诸公画竹工画影,隔帘彷佛潇湘景。
风景虚无终渺茫,野迥漠漠烟光暝。
钩勒写形才逼真,宛如高阁图麒麟
褒公鄂公毛发动,俨然生面开功臣
我欲题诗寄淇澳,瞻彼涟漪散晴绿。
底为猗猗兴不忘,有斐君子劳心曲。
我欲鼓枻游潇湘,碧云万顷浮天光。
美人娟娟隔秋水,欲来不来空断肠。
我欲从猎誇云梦,万骑纷纭翠蕤送。
胸中八九吞不辞,文章要比相如重。
我欲富如千户侯,家居渭川之上游。
玉版邻人许同吃,始知熊掌非珍羞。
我欲乘风发长啸,扁舟直过湘妃庙
中流鼓瑟声铿锵,和取湖南竹枝调。
何如曩昔行李游京都,故人为我共作翠竹红梅图。
原父写梅君画竹,价重已压青珊瑚。
挂在成均之左庑,交游轩冕观如堵。
须臾尽作王子猷六月清风生肺腑。
天上归来十二年,柴扉草阁荒山田。
浮花浪蕊纷过眼,此君风节还依然。
王君王君听我语,我歌长歌君起舞。
郫筒酤酒满眼酤,与君歌尽幽篁谱。
或栽长竿横斗高,下拂东海之波涛。
巨丝一钩连六鳌,任公见之颜色劳。
或招葳蕤凤凰宿,阴阳各应雌雄六。
伶伦制律工有馀,一声吹裂昆崙玉。
或作仙人手中杖,此日携来葛陂上。
见水犹能化作龙,铮然飞入桃花浪。
或充奉使手中节,节旄落尽竿难折。
卧起操持十九年,谁谓虚心却如铁。
乡来陈者皆此君,与人一生成异勋。
杀青汗简更殊绝,蝌蚪篆籀皆人文。
此君由来材不器,用舍行藏随所至。
愿得岁寒同此心,故托霜毫写君意。
花溪水接双溪长,与君百里遥相望。
不如坐君西郊之草堂,胸中一吐千亩强。
歙坑旧砚椭而苍,鹅溪素练雪色光。
风情老嫩任君写,无使古人专擅场,吁嗟无使古人专擅场。
《六砚斋二笔》:金华王药字子约,善画,多用钩勒,与荫溪徐良甫、徐舜举书号三绝。苏伯衡尝为《钩勒竹歌》以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