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黄龙负舟赋 清 · 金锡胄
 出处:息庵先生别稿
驾桂舟余南往,访导疏之遗踪。
麾蛟龙以卫棹,蹴鼋鼍之幽宫。
因黄头以记闻,愕神鳞之负鹢。
戢云蒸之灵变,输蝘视于圣辟。
昔天纲之浡潏,偪蛇龙而渊陆。
龟书踵于负图,启文命之玄德
羽山之圯绩,感苍水之呈佩。
龙门凿而导河,九江开而归海。
驱鳞介于汇泽,返巢窟于堂庐。
俾乃粒而既蚕,微帝力其吾鱼。
属声教之四讫,将省方乎南疆。
回归驭于帝都,遭木道于巴梁。
诏江神使静波,辟氛埃而清凉。
祥飙掣于镜流,快云帆之飘逝。
方中流之利涉,奄骇浪之澎湃。
腾黄鳞之夭矫,背玉轴而出没。
劈万顷之洪涛,露百尺之牙角。
惊风雷于蹴踏,讶鲲鹏之瑟缩。
纷樯倾而楫危,咸魄詟而胆慄。
然大圣之罔变,识死归而生寄。
谅时顺之有命,何福祸之在尔。
将天池之神物,藐蹄涔之蠕微。
圣有训其感神,物即格而威怀。
爰低首而弭尾,忽不悟其所之。
事惝恍而灵怪,认匪夷之所思。
惟圣人之度量,岂众兆之可测。
䎺天命之有定,虽遌变其奚惕。
重华之受命,入山林而弗迷。
伯禹之济江,复达视而自怡。
顾江中之蜿蜒,犹大麓之雷雨。
然当日之背负,无亦出于警卫。
涵庞泽于育物,怵神功于放菹。
迎和銮而载舞,护龙舟而容与。
偕百神以备御,替棹夫之奏功。
伊仰天而发叹,轸舟中之骇汹。
嗟龙德之正中,物亦效其灵异。
有渊潜以自珍,俟庆云而将举。
际九五之在天,愿攀鳞而高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