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 中唐 · 僧澄观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九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
含众妙而有馀。超言思而迥出者。
其唯法界欤。剖列元微。
昭廓心境。穷理尽性。
彻果该因。汪洋冲融。
广大悉备者。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
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
乘愿行以弥纶。混虚空为体性。
富有万德。荡无纤尘。
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
皦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
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
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
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
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
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
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象灿然。
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澜浩瀚。
若乃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
万德交归。摄偫经为眷属。
其为旨也。冥真体于万化之域。
显德相于重元之门。用繁兴以恒如。
智周鉴而常静。真妄交彻。
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
依本智而求佛智。理随事变。
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
则千差涉入而无碍。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
六位不乱而更收。广大即入于无间。
尘毛包纳而无外。炳然齐现。
犹彼芥瓶。具足同时。
方之海滴。一多无碍。
等虚空之千灯。隐显俱成。
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
若帝网之垂珠。念念圆融。
类夕梦之经世。法门重謺。
若云起长空。万行芬披。
比华开锦上。若夫高不可仰。
则积行菩萨曝鳃鳞于龙门。深不可窥。
则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见闻为种。
八难超十地之阶。解行在躬。
一生圆旷劫之果。师子奋迅。
众海顿證于林中。象王回旋。
六千道成于言下。启明东庙。
智满不异于初心。寄位南求。
因圆不逾于毛孔。剖微尘之经卷。
则念念果成。尽众生之愿门。
则尘尘行。真可谓常恒之妙说。
通方之洪规。称性之极谈。
一乘之要轨也。寻斯元旨。
却览馀经。其犹杲日丽天。
夺众景之耀。须弥横海。
落偫峰之高。是以菩萨搜秘于龙宫。
大贤阐扬于东夏。顾惟正法之代。
尚匿清辉。幸哉像季之时。
偶斯元化。况逢圣主。
得在灵山。竭思幽宗。
岂无庆跃。题称大方广佛华严经者。
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世主妙严品第一者。
即众篇义类之别目。大以旷兼无际。
方以正法自持。广则称体而周。
佛谓觉斯元妙。华喻功德万行。
严为饰法成人。经乃注无竭之涌泉
贯元凝之妙义。摄无边之海会。
作终古之常规。佛及诸王
并称世主。法门依正。
俱曰妙严。分义类以彰品名。
冠偫篇而称第一。斯经有三十九品。
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