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投知书 唐末 · 罗隐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四
某去年秋。
尝以所为文两通上献。
其贵贱之相远。
崖谷之相悬。
且不啻千里
故罪戮之与悯嗟。
不可得而知也。
由是卑拆惭蹙
若不自容者。
以至于今。
然窃念理世之具。
在乎文质。
质去则文必随之。
苟未去。
则明天子未有不爱才。
贤左右未有不汲善者。
汉武因一鹰犬吏而子虚用。
孝元以洞箫赋使六宫婢子讽之。
当时卿大夫。
虽死不敢轻吾辈。
是以霍光贵也。
萧望之责其不下士
公孙述叛也。
马援怒其陛戟相见。
一为权臣。
一为狂虏。
犹且不能下一书生。
而千百年后。
风侈敝敛。
居位者以先后礼绝。
竞进者以毁誉相高。
故吐一气出一词。
必与人为行止。
况更责霍光公孙述者乎。
何昔人心与今人不相符也如是。
若某者。
正在此机窖中。
不惟性灵不通转。
抑亦进退间多不合时态。
故开卷则悒悒自负。
出门则不知所之。
斯亦天地间不可人也。
执事者提健笔。
为国家朱绿
朝夕论思外。
相如者几人。
王褒者几人。
得之而用之者又几人。
夫昔之招贤养士。
不惟吊穷悴而伤冻馁。
亦将询稼穑而问安危。
呜呼。
良时不易得。
大道不易行。
某所以迟迟者为执事惜。
苟燕台始隗。
汉殿荐雄。
则斯人也。
不在诸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