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 唐 · 张彦远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夫识书人多识画。自古蓄聚宝玩之家。
固亦多矣。则有收藏而未能鉴识。
鉴识而不善阅玩者。阅玩而不能装褫。
装褫而殊亡铨次者。此皆好事者之病也。
贞观开元之代。自古盛时。
天子神圣而多才。士人精博而好艺。
购求至宝。归之如云。
内府藏书。谓之大备。
或有进献以获官爵。或有搜访以获锡赉。
又有从来蓄聚之家。自号图书之府
蓄聚既多。必有佳者。
妍蚩混杂。亦在铨量。
是故非其人。虽近代亦朽蠹。
得其地。则远古亦完全。
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
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
何故开元天宝间踪或已耗散。良由宝之不得其地也。
夫金出于山。珠产于泉。
取之不已。为天下用。
图画岁月既久。耗散将尽。
名人艺士。不复更生。
可不惜哉。夫人不善宝玩者动见劳辱。
卷舒失所者操揉便损。不解装褫者随手弃捐。
遂使真迹渐少。不亦痛哉。
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烛不可观书画。
向风日正餐饮。唾涕不洗手。
并不可观书画。昔桓元爱重图书。
每示宾客。客有非好事者。
正餐寒具。以手捉书画。
大点污。元惋惜移时。
自后每出法书。辄令洗手。
人家要直一平安床褥。拂拭舒卷观之。
大卷轴宜造一架。观则悬之。
凡书画时时舒卷。即免蠹湿。
余自弱年。鸠集遗失。
鉴玩装理。昼夜精勤。
每获一卷。遇一幅。
必孜孜葺缀。竟日宝玩。
可致者必货敝衣减粝食。妻子僮仆。
切切𠷣𠷣。或曰。
终日为无益之事。竟何补哉。
既而叹曰。若复不为无益之事。
则安悦有涯之生。是以爱好愈笃。
近于成癖。每清晨閒景。
竹窗松轩。以千乘为轻。
以一瓢为倦。身外之累。
无长物。惟书与画。
犹未忘情。既颓然以忘言。
又怡怡然以观阅。常不得窃观御府之名迹。
以资书画之广博。又好事家难以假借。
况少真本。书则不得笔法。
不能结字。已坠家声。
为终身之痛。画又迹不逮意。
但以自娱。与夫熬熬汲汲
名利交战于胸中。不亦犹贤乎。
陶隐居梁武帝曰。愚固博涉。
患未能精。苦恨无书。
愿作主书令史。晚爱楷隶。
又羡典掌之人。人生数纪之内。
识解不得。周流天壤。
区区惟恣五欲。实可愧耻。
每以得作才鬼。犹甚顽仙。
陶隐居之志也。由是书画皆为精妙。
况余凡鄙。于二道能无癖好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