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第二启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三
某启。
某幼孤贫。
安仁旧第置于开元末
某有屋三十间而已。
元和末
酬偿息钱
为他人有。
因此移去。
八年中凡十徙其居。
奴婢寒饿。
衰老者死。
少壮者当面逃去。
不能呵制。
止有一竖。
恋恋悯叹。
挈百卷书。
随而养之。
奔走困苦无所容。
归死于延福私庙。
支拄欹坏而处之。
长兄以一驴游丐于亲旧。
某与弟顗食野蒿藿。
寒无夜烛。
默念所记者凡三周岁。
遭遇知已。
各及第得官。
文宗皇帝改号初年。
某为御史
分察东都
顗为镇海军幕府吏。
至二年间。
顗病眼暗无所睹。
殿中侍御史韦楚老曰。
同州有眼医石公集。
剑南少尹姜沔丧明。
亲见石生针之。
不一刻而愈。
其神医也。
某迎石生至洛。
告满百日。
与石生俱东下。
见病弟于扬州禅智寺
石曰。
是状也。
脑积毒热。
脂融流下。
盖塞瞳子。
名曰内障。
法以针旁入白睛穴上。
斜拨去之。
如蜡塞管。
蜡去管明。
然今未可也。
后一周岁。
脂当老硬如白玉色。
始可攻之。
某世攻此疾。
自祖及父某。
所愈者不下二百人。
此不足忧。
其年秋末
某载病弟与石生自扬州南渡入宣州幕。
至三年
某除补阙
石生自曰。
明年春
眼可针矣。
视瞳子中脂色玉白。
果符初言。
堂兄慥守浔阳
溯流不远。
刺史之力也。
复可以饱石生所欲。
令其尽心。
此即家也。
京中无一亩田。
岂可同归。
遂如浔阳
四月二日
某于浔阳北渡赴官。
与弟顗决手。
哭曰。
我家世德。
汝复无罪。
斯疾也。
岂遂痼乎。
然有石生。
慎无自挠。
其年四月
石生施针。
九月再施针。
俱不效。
五年
某为膳部员外郎
乞假往浔阳
取顗西归。
顗固曰。
归不可议。
俟兄慥所之而随之。
会昌元年四月
兄慥自江守蕲。
某与顗同舟至蕲。
其年七月郤归京师
明年七月出守黄州
在京时诣今虢州庾使君。
问庾眼状。
庾云。
同州有二眼医。
石公集是一也。
复有周师达者。
即石之姑子。
所得当同。
周老石少。
其术深妙。
似石不及。
某尝病内障。
愈于周手。
岂少老间工拙有异。
某至黄州
以重币卑辞致周至蕲。
周见弟眼曰。
嗟乎。
眼有赤脉。
凡内障脂凝。
有赤脉缀之者。
针拨不能去赤脉。
赤脉不除。
针不可施。
除赤脉必有良药。
某未知之。
是石生业浅。
不达此理。
妄再施针。
周不针而去。
西川相国兄始镇扬州
弟兄谋曰。
扬州大郡。
为天下通衢。
世称异人术士
多游其间。
今去值有势力。
可为久安之计。
冀其所遇。
其年秋
顗遂东下。
因家扬州
与顗一相见。
别八年矣。
坐一室中。
不复有再生意。
三十日而西。
临歧与决曰。
此行也。
必祈大郡东来。
谋汝医药衣食。
庶几如志。
近闻九疑山南有隐士綦母宏者。
人言异人。
能愈异疾
忠州酆都县仙都观
后汉时仙人阴长生于此白日升天
今闻道士龚法义。
年逾八十。
精严其法。
人之所谓有前世负累。
今世还以痼疾者。
奏章于上帝。
能为解之。
刺史之力。
二人或可致。
是以去岁闰十一月十四日
辄献长启。
乞守钱塘
盖以私恳有素。
非敢率然言。
念病弟丧明坐废。
十五年矣。
但能识某声音。
不复知某发巳半白。
颜貌衰改。
是某今生可以见顗。
而顗不能复见某矣。
此天也。
无可奈何。
某能见顗而不得去。
此岂天乎。
而悬在相公
若小人微恳终不能上动相公
相公恩悯终不下及小人。
是日月不照。
兄弟终无相见期。
况去岁淮南小旱。
衣食益困。
目无所睹。
复困于衣食。
即海内言穷苦人。
无如顗者。
今敢以情事再书恳迫。
上干尊重。
伏料仁者必为悯恻。
然某早衰多病。
今春耳聋积四十日。
四月复落一牙。
耳聋牙落。
兼年如七八十人。
将谢之候也。
今未五十。
而有七八十人将谢之候。
盖人生受气。
坚强脆弱。
品第各异也。
坚强者七八十而衰。
脆弱者四五十而衰。
其不同也。
如草木中蒲柳同也。
某今年四十八矣。
自今年来。
非惟耳聋牙落。
兼以意气错寞。
在偫众欢笑之中。
常如登高四望。
但见莽苍大野。
荒墟废垄。
怅望寂默。
不能自解。
此无他也。
气衰而志散。
真老人态也。
自省人事以来。
见亲旧交游。
年未五十。
尚壮健而死者众矣。
况某早衰。
敢望六七十而后死乎。
愿未死前。
一见病弟异人术士。
求其所未求。
以甘其心。
厚其衣食之地。
某若先死。
使病弟无所不足。
然死而有知。
不恨死早湖州三岁。
可遂此心。
伏惟仁悯。
念病弟望某东来之心。
察某欲见病弟之志。
一加哀怜。
特遂血恳。
披剔肝胆。
重此告诉。
盛暑时。
敢以私事及政事堂
启干丞相
治其罪可也。
伏纸流涕。
俯候严命。
不胜忧惶激切之至。
谨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