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座主书 唐 · 刘轲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二
今月十日祇奉榜限纳杂文一卷。又闻每岁举人或得以书导志。
惟颛鲁。狃隶山野。
未熟去就。悚惶惕息。
伏惟宽明。少冥心察纳。
伏见今之举士。竞取誉雌黄之口。
而知必也定轻重于持衡之手。虽家至户到。
曾不足裨铢两。苟自低昂。
已定乎徇已者之论。是私已于有司。
非公有司于已也。也愚。
敢不以是规。本沛上耕人。
代业儒为农人家。天宝末流离于边。
徙贯南鄙。边之人。
嗜习玩味异乎沛。然亦未尝辍耕舍学。
与边俗齿。且曰。
言忠信。行笃敬。
虽夷貊行矣。故处边如焉。
贞元中仅能执经从师。
元和初。方结庐于庐山之阳。
日有芟夷畚筑之役。虽震风凌雨。
亦不废力火耨。或农圃馀隙。
积书窗下。日与古人磨砻前心。
岁月悠久。寖成书癖。
故有三传指要十五卷。十三代名臣议十卷。
孟子三卷。虽不能传于时。
其于两曜无私之烛。不为堕弃矣。
流光自急。孤然一生。
一日从友生计。裹足而西。
京邑之大。居无环堵。
百官之盛。亲无瓜葛矣。
夫何能发声光于幽陋。虽不欲雌黄者之所轻重。
岂不欲持衡者。之所斤铢耶。
所以中夜愤激。愿从寒士齿。
庶或搴芳入幽。不以孤秀不撷。
拣金于沙。不以泥土不取。
阁下自谓此心宜如何答也。尝读史感和璞之事。
必献不至三。刖不至再。
必献不至再。殆几乎无刖矣。
阁下以清明重德。镇定群虑。
衡镜在乎蚩妍。轻重之分。
咸希一定。俾退者无屈辞。
进者无幸言。夫如是。
非独斯四辈之望而已矣。亦宜实公器而百禄。
岂祇区区世人而已哉。也生甚微末。
甚乎鱼鸟。鱼鸟微物。
犹能依茂林清泉以厚其生。矧体乾刚坤顺之气。
不能发迹于大贤人君子之门乎。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