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夏平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七
夏之为郡。
南走雍千五十里。
涉流沙以阻河。
地当朔方。
名其郡曰朔方。
其四时之辰。
夭暑而延冬。
其人毅。
其风烈。
其气威而厉。
易愤而难平。
夫其难平之状。
在阳为悖。
在阴为狠。
悖为不平者。
在上暴横而为也。
在下残冤而为也。
狠为不平者。
在上蔽惑而为也。
在下愤激而为也。
元和之初
节度韩将军入觐。
其甥杨惠琳为之后。
以兵叛。
天子命将军演伐之。
既至。
尽杀其属将。
曲直者无别罪。
并俘其家姊弟妻子。
以其善貌者择而入。
其馀均赏麾下骑士。
皆得肆辱污。
明年。
右卫李将军愿为尚书
出代演为政。
至其城。
察民气色不得平。
乃留意于察。
果得之。
因令曰。
天子悯不辜人。
而命四方为政执事观察之。
杨惠琳叛胁其良人。
良人以骨肉妻子故。
不能得止。
又不能即死。
制已在人。
今皆以是罪戮之矣。
其姊弟妻子当免者。
不宜复蓄污。
且又皆良人子等类耳。
宁幸如此乎。
今尽籍出之。
无得隐。
吏更察。
敢有如是者斩。
于是尚书愿乃以畜马为则。
训得所虏者。
相当其直。
其人皆死志积冤愤。
既出。
即豁其所蓄。
道路呼声四逸。
有感愤不胜于心者。
则仰而号。
俯而跃。
退而变为喜。
而舞谣其德。
其声杂调齐感。
如是连日。
改旬而后已。
是则修其化如此。
其气复能为悖耶。
夏之属土。
广长几千里。
皆流沙。
属民皆杂虏。
虏之多者曰党项。
相聚为落于野曰部落。
其所业无农桑。
事畜马牛羊橐驼。
广德年中。
其部落先党项与其类意气不等。
因聚党为兵相伐。
强者有其马牛羊橐驼。
其后支属更酬杀。
转转六七十年莫能禁。
道路杀掠以为常。
尝与华民贸易马牛羊橐驼者。
贸已。
辄以壮骑从间道。
伺险击夺华民。
华民脱死者几希矣。
愿乃按察部落。
尽知其猾。
大者死。
小者盟。
又令曰。
今盟已。
敢有叛者灭之。
其后有人货得一马。
厚价善色。
骇而逸。
亡其所就月馀。
奔历数帐。
异逐之。
又至一帐。
帐之老。
乃相与执而诣公居请曰。
有马逸来。
莫知其所由。
其后更岁故。
亡马者得复之。
是则修其弊如此。
其气复能为狠耶。
夫政不明。
则平不得施于气色笑语矣。
法不清。
则平不得信乎井闾市货矣。
昔者周公之为政。
处于相则天下平。
处于东则一方平。
今夏北一方也。
得其平如此。
岂在位者而知周公之道耶。
乃籍所以于篇。
以明善理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