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谏议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四
月日。
将仕郎秘书省正字沈亚之再拜贡书谏议阁下。
某常有混类之悲。
不能自致。
其拙也甚矣。
故祥禽之类凡羽
凡羽混之。
神芝之类腐
而腐混之。
之类棼刍。
而棼刍混之。
非独混之而已。
亦且蒙其芳而夺其美。
何则。
善寡而凡多故也。
况世俗之目。
几能于此而别白之者。
寒暑易转。
是皆非金石。
安能自永于时哉。
一失其顾。
以为类混。
则终从风雨而老矣。
可不痛之。
辄假所喻。
愿赐终说。
幸甚。
楚王之鼎食。
十有馀年。
而王体不肥。
左右皆惧。
王曰。
膳者不能味吾之鼎也。
国人亦曰。
膳者不能味王之鼎也。
更逐膳者凡十辈。
益不味。
王耻。
乃令国中曰。
有能使吾鼎之味调和。
以安吾体者。
寡人爵之三公
楚里之处士贤。
闻之。
应令而起。
耆老属袂而送之曰。
往矣即鼎也。
然王者即味于君。
君何以塞之。
对曰。
王必以鼎授我。
我力甚优。
夫治鼎之职。
约水燥薪爨火。
观文武之用而已。
其辏味则有盐醢之品在。
吾总众力而调于心。
此其功也。
王之体不肥何待。
楚老曰。
斯固也。
夫真伪杂鬻。
循户而唱。
祈其售者。
伪十九焉。
之质类。
而馨辛不为也。
醯之质类。
而苦酸不为也。
盐醢之质类。
鹾咸不为也。
皆具而不为。
兹一旦集而会之鼎。
空虚矣。
君焉能总是之力以成于王也。
前膳之所以得逐者。
由庶品之任非其任欤。
然则君之明足以察伪惑。
君之智足以区物才。
诚能储其真。
蓄其当。
以给其用。
则后之辛馨之才。
醯醢之具。
越海逾陆。
而趋君之指矣。
斯百代之准也。
岂但肥楚王之体然。
今阁下既以游泳道德。
蓄储助味之具。
有素也。
然纷纷之真伪。
而清悟能无劳乎。
小子诚不足奉应对。
不得谒见久矣。
愿因左右者召。
稍延于前。
获进所语。
幸甚。
伏惟降察不皋。
谨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