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第二道 中唐 · 沈亚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四
问。
文武之道。
布在方策。
博通具举。
惟君子能之。
是知超乘穿札。
非谓武也。
搜章摘句。
非谓文也。
苟不通乎源流。
而徒习乎艺事。
工则工矣。
是谓末节者。
终军班超
奋于文儒。
有请缨投笔之志。
壮图急病。
何代无之。
乃有淮右小丑。
久稽天宪。
圣上深覆焘之念。
极绥怀之仁。
网开三面
武引七德。
而鼠盗蜂结。
趑趄未宾。
忠臣义士。
有以愤激。
今明诏既下。
王师鼓行。
视彼凶残。
坐见歼荡。
泰山洪河。
压卵注萤。
不足以喻。
然众君子备详前志。
多综流略。
必有善师善战之术。
七纵七擒之方。
一为指陈。
悉徵备要。
将求其可。
上达宸聪。
如或出乎奇秘。
亦当明密以闻。
对。
亚之提笔之士也。
区区讨论之间。
迷失圣意。
究未能得。
安足与论攻伐之事欤。
虽然。
亚之前岁览古于濠梁从容观鱼之地。
而濠人有习知蔡兵举止者。
尝谓亚之曰。
吴少诚叛以来。
王师曾会。
德宗尊仁宥罪。
诏天下悉罢。
袭蔡之人。
虽蒙恩旨。
然日夜益训兵卒。
坚城深堑。
刍食盈仓。
积至今十五年馀。
未尝一日忘战。
非有他。
居反侧之间。
惟恐为所袭耳。
而四海之郡。
备禦已罢。
虽数更其守。
未尝闻一守留心下人。
牧爱百姓。
皆能名虚
畜肥私狗马田园陂池之利。
用以自入。
务行金缯。
卜射幸臣。
祈迁乎善地。
而蔡益知其境之虚。
果因丧而横。
前日寿州失利。
则固然也。
今又欲兵徵四方使来会。
用于小丑蔡。
即北取赵魏燕齐。
西取宁陇邠岐。
西南巴汉。
南取瓯闽。
东取吴越
皆是提远趣而萍合相容。
于其山川险易。
曾不影响。
又未闻其将军称者。
使其士卒一有父母妻子之念。
是宁能死志一方。
安所为耶。
且劳给非所为也。
争锋则失利。
坐守则厚费。
今议者或以为不足于练。
皆非也。
而屯集师旅。
亦非也。
今必欲不计时而诛之。
独有使才人为近境之郡。
至则籍其郡人父子昆弟。
五十以下。
十五以上。
除习兵务农。
无得自用者。
如是不日而兵足用。
贼可灭矣。
其馀未可利也。
如其擒纵之法。
出于一时者。
不可先以悉数。
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