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庐山简寂陆先生 中唐 · 李渤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二
先生吴兴懿族陆氏之子。讳修静
道降元气。生而异俗。
其色怡怡。其德熙熙。
明以启著。虚以贯幽。
少宗儒氏。坟索谶纬。
靡不总该。以为先天抚化。
混一精气。与真宰为徒者。
载在金编玉字。不形于此。
遂收迹寰中。冥搜潜衡熊湘暨九嶷罗浮
西至巫峡峨嵋。如雪映松风。
丽乎山而映乎水。功成扣元感神授灵诀。
适然自得。通交于仙真之间矣。
宋元嘉末。因市药京邑
文帝味其风而邀之。先生不顾。
及太初难作。人心骇疑。
遂沂江南游。嗜匡阜之胜槩。
爰构精庐。澡雪风波之思。
沐浴浩气。挹漱元精。
宋明皇帝袭轩皇淳风。欲稽古化俗。
虚诚致礼。至于再三。
先生固称幽忧之疾。曾莫降眄。
天子乃退斋筑馆。恭肃以迟之。
不得已而莅焉。于是顺风问道。
妙沃帝心。朝野识真之夫。
若水奔壑。如风应虎。
其谁能御之。先生拨雾开日。
汰沙引金。指方以倒之。
中人以上。皆自盈其分。
司徒袁粲之流是也。既立崇虚馆。
殳氏所宝经诀。并归于我焉。
初先离山。有熊虎猿鸟之属。
悲鸣拥路。出谷而止。
及天子不豫。请事涂炭之斋。
是夜卿云纷郁。翌日乃瘳。
先时洞真之部。真伪混淆。
先生刊而正之。泾渭乃判。
故斋戒仪范。至于今典式焉。
桂阳王构逆。暴白骨遍野。
先生具棺榇。收而瘗之。
其阴德密运。则无得而称也。
元徽五年春正月。谓门人曰。
吾得还山。可整装。
众感讶诏旨未从。而有斯说。
至三月二日。乃偃卧解带。
肤理辉烁。目瞳映朗。
但闻异香芬馥满室而已。后三日
庐山诸徒。共见先生霓旌霭然。
还止旧宇。斯须不知所在。
相与惊而异之。顾命盛以布囊。
投所在崖谷。门人不忍。
遂奉还庐山。时春秋七十二。
所谓鍊形幽壤。腾景太微者矣。
有诏谥曰简寂先生。以故居为简寂馆。
宗有道也。凡撰记论议百有馀篇。
并行于代。门徒得道者
孙游岳李果之最著称首。后孔德璋与果之书论先生云。
先生道冠中都。化流东国。
帝王禀其规。人灵宗其法。
而委世潜化。游影上元
微言既绝。大法将谢。
法师禀神定之资。居入室之品。
学悟之美。门徒所归。
宜其整缉遗踪。提纲振纪。
光先师之馀化。纂妙道之遗风。
可以导引末俗。开晓后途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