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请尊宪宗章武孝皇帝为不迁庙状841年3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等伏闻开成中
文宗尝顾问宰臣。欲褒崇宪宗功德。
其时宰臣。莫能推顺美之心。
明尊祖之义。臣等至愚。
窃所叹息。伏思国家受命二百二十五年矣。
列圣之功德。区宇之广大。
王化之盛兴。礼乐之备具。
过殷周远矣。而未有中兴不迁之庙。
臣等所以夙夜发愤也。礼祖有功。
宗有德。之祖宗。
经传无闻。殷则一祖三宗。
成汤为始祖。太甲太宗
大戊中宗武丁高宗
刘歆曰。天子七庙。
苟有功德则宗之。所以劝帝者功德博矣。
周公作无逸。举殷之三宗。
以劝成王汉景帝诏曰。
孝文皇帝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
庙乐不称。朕甚惧焉。
其为孝文皇帝昭德之舞。以明休德
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代。
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礼仪奏焉。丞相申屠嘉等奏曰。
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
高皇帝宜为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宜为太宗之庙。
天子宜代代献祖宗之庙。又汉宣帝诏曰。
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履仁义。选明将。
讨不服。功德茂盛。
不能尽宣。而庙乐未称。
其议奏。有司奏请尊孝武世宗
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代代献此。
则子孙褒崇祖宗之明据也。自天宝以后。
兵宿中原。强侯缔交。
髋髀甚众。贡赋不入。
刑政自出。包荒含垢。
以至于贞元。德宗惩奉天之难。
厌征伐之事。戎臣优以不朝。
终老于外。其卒则以幕吏将校代之。
长武城王畿之内。斥逐主将
河中居股肱之郡。坐邀符节
韦皋因备边之势。自擅灵关
李锜窃煮海之资。专制泽国。
而两河蕃镇。或仓猝易帅。
甚于奕棋。或陆梁弄兵。
同于拒辙。宪宗摅祖宗之宿愤。
举升平之典法。始命将帅
顺天行诛。元年僇惠琳暨辟
季年枭元济及师道。其他或折简而召。
或执圭请觐。献其名城。
割其爱子。不可遍举。
岂有去天下之害。不享其名。
致生人之安。不受其报。
臣伏见元和初议迁庙之礼。而史官中宗不得号中兴之君。
凡非我失之。自我复之。
谓之中兴。光武晋元帝是也。
臣等窃思此议。实所未尽。
中宗朝自以政事多衅。权移后。
所以未得称为中兴。恐议者复以此为疑。
夫兴业之与隆道。事实不同。
光武再造邦家。不失旧物。
晋元帝虽在江左。亦能纂绪。
此乃王业中兴。可谓有功矣。
殷高宗躬行大孝。求贤俾乂。
周宣王微而后兴。衰而复盛。
此乃王道中兴。可谓有德矣。
故诗云。车攻。
宣王复古也。宣王能内修政事。
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
又蒸民。美宣王任贤使能。
周室中兴焉。又江汉
宣王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
又汉书宣帝赞曰。功光祖宗。
业垂后嗣。可谓中兴。
侔德殷宗周宣之美。若皆如光武晋元帝
则殷宗周宣。并不得称中兴矣。
臣等伏思任贤使能。内修政事。
平淮夷之叛。复祖宗之土。
宪宗有之。所谓隆道中兴。
殷高宗周宣王汉宣帝侔德矣。臣等敢遵古典。
请尊宪宗章武孝皇帝为百代不迁之庙。上以昭陛下大孝之德。
广贻谟之训。下以表臣等思古之愤。
申欲报之诚。如合圣心。
伏望令诸司清望官四品以上尚书两省御史台礼官参议闻奏。谨录奏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