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宣州南陵大农陂记 中唐 · 韦瓘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五
宣郡支邑十城。
南陵处剧。
盖由庶民嚣豪。
物产多状。
山川斗错。
风俗诡浮。
故理束则民溃。
政放则民怠。
俱不得其极。
自非肃廉和敏
措动守中。
则莫至良能。
况功利及物邪。
皇帝四年。
地官侍郎卢公观察宣部。
精心厚下。
重难邑长
乃以宁国顺阳范君假南陵印为大夫
于是肃以检奸。
廉以约身。
和以纳民。
敏以应物。
物不夭落。
民得休泰
卢公尝曰。
时或爽候。
云龙遁逃。
膏泽翔枯。
物不遂液。
吾人其瘁乎。
下令邑中。
有能修复陂塘积水防患者。
终懋厥功。
先时县有废陂曰大农
积岁不理。
荒梗幽扈。
邱隰遁形。
空规残状。
非乡党之寿耋。
不可识。
舆人飞语。
他邑病能。
訾訾嚣嚣
波翻风合。
范君独判于心。
不畏腾口。
曰。
利于人也。
使吾获戾而罹悔。
真吾心也。
且黔愚皆苦于始作。
而泰于成功。
况吾君侯明。
吾天子圣。
尚何惧哉。
乃召乡老里正
尹而计之。
具畚挶。
列绠锸。
筥砾砻坚。
披材辇壤。
日必巡丈周。
察势便。
仁以抚驯。
悦以附来。
法以督奸。
勤以劝劳。
于是云动雷行。
斩莽辟
拨腐曝淤。
培高彻卑。
不知形疲。
不惮苦骨。
不残民力。
不费金刀。
潜轶化工。
事于农隙。
三旬而毕。
不戮一人。
其始也。
驱江波六十里。
活活下来。
辟荒梗数万亩。
汪汪虚明。
謺石构岭。
纵三百步。
龙蟠虎斗。
横杀冲波。
泄流引洫。
臂发三港。
支分脉散。
泽入大田
厥功既成。
乃有风雨暴斗。
洄激换晨。
虺虺沸会。
似闻构作。
及乎雨斩云除。
则沙洲突出。
力捍岭下。
若自开辟之初。
信为神物所相。
虽使江河合灾。
惊涛怀山。
大浸崩驱。
暴猛来敌。
亦不能轶峻防而侵厚趾。
斯乃天赞其功。
岂非仁深于物乎。
其或火云天。
旱魃为虐。
歊蒸瘅怒。
蛟龙逭诛。
而翠潋摇岸。
澄澜洗月。
溶溶浩浩。
独落天光。
顺势导流。
犹润百里。
则贯畦浮塍。
卒岁之溉。
千顷岂为多哉。
其细也。
孕鳞甲之族。
育凫雁之偫。
罗生菰蒲
蔓合菱藻。
渔父舟人。
浩歌扬楫。
厚生之物。
永永不极。
斯其功也。
可以灼当世而芳千古矣。
昔者西门豹治邺。
召翁卿上蔡
而史氏书美。
显白良能。
以其因水茂功。
利泽及物者也。
大农杰迹
功符天作。
可以论古对能。
岂有愧乎。
范君寻迁御史
后三年。
吏民益慕。
而愿表尤功。
今连率范公。
以文行德器。
挺为时贤。
爰领宣部。
仁义明举。
其下耸善。
常推至公。
邑人三请于公。
乃曰。
他人有善。
惟恐不闻。
况伯也。
功利如是。
吾岂诡故哉。
乃从之。
邑长李尹。
久以材能宏张其化。
吏民甚安之。
追论大农盛绩。
因民之心。
以成其善志。
亦春秋之事也。
乡将石定录事丁宗耆寿戴诚佐史章佾。
或参其议。
或督其事。
洎百姓朱纶李纵田邱程允等若干人。
咸请予为记云。
元和八年岁次癸巳六月壬午朔十五日丙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