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谕业835年9月 中唐 · 皇甫湜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逍遥游曰。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必聚粮。此言务远则积弥厚。
成安君曰。千里馈粮。
士有饥色。樵苏后爨。
师不宿饱。此言持不实则危。
一则寓论。一则武经。
相发明其义符也。故彊于内者外必胜。
殖不固者发不坚。功不什倍。
不可以果。志力不兼两。
不可以角敌。号猿贯虱
彻札饮羽。必非一岁之决拾。
仰马出鱼。理心顺气。
必非容易之搏拊。浅辟庸种无嘉苗。
颓絇疏织无良帛。夫欲利其获。
不若优其为获之方。若欲显其能。
不若营其为显之道。求诸人不若求诸已。
驰其华不若驰其实。彼则趑趄于卿士之门。
我则婆娑于圣贤之域。彼则巾车于名利之肆。
我则冠屦于文史之囿。道寝而后进。
业成而后索。以其劳于彼。
曷若勤于此。以其背于路。
曷若赍于家。求售者声门而衒贾。
致贱者深匮而俟价。求聘者自容于靓妆。
取贿者嫌扁于密影。鲔可荐也。
不虑纶罟之不逢。可贡也。
不虑包匦之不入。务出人之名。
安得不厉出人之器。战横行之阵。
安得不振横行之略。书不千轴。
不可以语化。文不百代。
不可以语变。体无常轨。
言无常宗。物无常用。
景无常取。在谭其理。
覈其微。赋物而穷其致。
歌咏者极性情之本。载述者遵良直之旨。
觞类而长。不失其要。
此大略也。夫比文之流。
其来尚矣。自六经子史至于近代之作。
无不详备。当朝之作。
则燕公悉以评之。自燕公已降。
试为子论之。燕公之文。
如楩木楠枝。缔构大厦。
上栋下宇。孕育气象。
可以燮阴阳而阅寒暑。坐天子而朝群后。
许公之文。如应钟鼙鼓。
笙簧錞磬。崇牙树羽。
考以宫县。可以奉明神。
享宗庙。李北海之文。
如赤羽白甲。延亘平野。
如云如风。有貙有虎。
阗然鼓之。吁可畏也。
贾常侍之文。如高冠华簪。
曳裾鸣王。立于廊庙。
非法不言。可以望为羽仪。
资以道义。李员外之文
则如金舆玉辇。雕龙彩凤。
外虽丹青可掬。内亦体骨不饥。
独孤尚书之文。如危峰绝壁。
穿倚霄汉。长松怪石。
倾倒溪壑。然而略无和畅。
雅德者避之。杨崖州之文。
如长桥新构。铁骑夜渡。
雄震威厉。动心骇耳。
然而鼓作多容。君子所慎。
权文公之文。如朱门大第。
而气势宏敞。廊庑廪厩。
户牖悉周。然而不能有新规胜槩。
令人竦观。韩吏部之文。
如长江注。千里一道。
冲飙激浪。瀚流不滞。
然而施诸灌溉。或爽于用。
襄阳之文。如燕市夜鸿。
华亭晓鹤。嘹唳亦足惊听。
然而才力偕鲜。悠然高远。
故友沈谏议之文。则如隼击鹰扬
灭没空碧。崇兰繁荣。
曜英扬蕤。虽迅举秀擢。
而能沛艾绝景。其他握珠玑奋组绣者。
不可一二而纪矣。若数公者。
或传符于帝宰。或受命于神工。
或凤翥词林。或虎踞文苑。
或抗辔。或攘袂
皆一时之豪彦。笔砚之麟凤。
今皆游泳其波澜。偃息其林薮。
铨其一揖之旧也。而骤以谕业之言。
动子之志。诚未当也。
遂绝意随计。解装退修。
循力行待取之儒规。达先难后获之通理。
将为勇退。真勇进也。
斯可尚矣。子既信余之不欺。
余亦贵子之不忽。因源流遵业而列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