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生第二书 中唐 · 皇甫湜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五
白。生之书辞甚多。
志气甚横流。论说文章不可谓无意。
若仆愚且困。乃生词竞于此。
固非宜。虽然。
恶言勿从。不可不卒。
勿怪。夫谓之奇。
则非正矣。然亦无伤于正也。
谓之奇。即非常矣。
非常者。谓不如常者。
谓不如常。乃出常也。
无伤于正。而出于常。
虽尚之亦可也。此统论奇之体耳。
未以文言之失也。夫文者非他。
言之华者也。其用在通理而已。
固不务奇。然亦无伤于奇也。
使文奇而理正。是尤难也。
生意便其易者乎。夫言亦可以通理矣。
而以文为贵者非他。文则远。
无文即不远也。以非常之文。
通至正之理。是所以不朽也。
生何嫉之深耶。夫绘事后素。
既谓之文。岂苟简而已哉。
圣人之文。其难及也。
作春秋。游夏之徒不能措一辞。
吾何敢拟议之哉。秦汉以来。
至今文学之盛。莫如屈原宋玉李斯司马迁相如扬雄之徒。
其文皆奇。其传皆远。
生书文亦善矣。比之数子。
似犹未胜。何必心之高乎。
传曰。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生自视何如哉。
书之文不奇。易之文可谓奇矣。
岂碍理伤圣乎。如龙战于野。
其血元黄。见豕负涂。
载鬼一车。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此何等语也。生轻宋玉
而称仲尼相如文学。按司马迁屈原曰。
虽与日月争光可矣。生当见之乎。
相如之徒。即祖习不暇者也。
岂生称误耶。将分有所至极耶。
将彼之所立卓尔。非强为所庶几。
遂雠嫉之耶。其何伤于日月乎。
生笑紫贝阙兮珠宫。此与诗之金玉其相何异。
天下人有金玉为之质者乎。被薜荔兮带女萝。
此与赠之以芍药何异。文章不当。
如此说也。岂为怒三四而喜四三。
出之白而性入之黑乎。生云虎豹之文非奇。
夫长本非长。短形之则长矣。
虎豹之形于犬羊。故不得不奇也。
他皆仿此。生云自然者非性。
不知天下何物非自然乎。生又云物与文学不相侔。
此喻也。凡喻必以非类。
岂可以弹喻单乎。是不根者也。
生称以知难而退为谦。夫无难而退。
谦也。知难而退。
宜也。非谦也。
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生以一诗一赋为非文章。
抑不知一之少便非文章耶。直诗赋不是文章耶。
如诗赋非文章。三百篇可烧矣。
如少非文章。汤之盘铭是何物也。
孔子曰。先行其言。
既为甲赋矣。不得称不作声病文也。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
生既不以一第为事。不当以进士冠姓名也。
夫焕乎郁郁乎之文。谓制度非止文词也。
前者捧卷轴而来。又以浮艳声病为说。
似商量文词。当与制度之文异日言也。
近风教偷薄。进士尤甚。
乃至有一谦三十年之说。争为虚张。
以相高自谩。诗未有刘长卿一句。
已呼阮籍为老兵矣。笔语未有骆宾王一字。
已骂宋玉为罪人矣。书字未识偏傍
高谈稷契。读书未知句度
下视服郑。此时之大病。
所当嫉者。生美才。
勿似之也。传曰。
惟善人能受尽言。孔子曰。
君子无所争。必曰射乎。
问于者多矣。以生之有心也。
聊有复。不能尽。
不宣。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