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辩文 中唐 · 独孤郁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三
或曰。
文所以指陈是非。
有以多为贵也。
其要在乎彩饰其字。
而慎其所为体也。
又曰。
文章乃一艺耳。
是皆不知上流之文。
而文之所由作也。
夫天之文位乎上。
地之文位乎下。
人之文位乎中。
不可得而增损者。
自然之文也。
伏羲作八卦以象天地。
穷极终始万化。
无有差忒。
故易与天地准。
此圣人之文至也。
但合其德。
而三才之道尽。
后圣有作。
不能使之为五或七而九洎曲折者。
是其文之至也。
文字既生。
治乱既形。
仲尼作春秋以绳万世。
而褒贬在一字
是亦文之至者乎。
然则易卦之一画。
春秋之一字。
岂所谓崇饰之道而尚多之意耶。
夫文者。
考言之具也。
可以革。
则不足以毕天地矣。
故圣人当使将来无得以笔削。
果可以包举其义。
虽一画一字。
其可已矣。
病不能然。
而曰必以彩饰之能。
援引之富。
为作文之秘诀。
是何言之末欤。
夫天岂有意于文彩耶。
而日月星辰不可踰。
地岂有意于文彩耶。
而山川邱陵不可加。
八卦春秋岂有意于文彩耶。
而极与天地侔。
其何故得以不可越自然也。
夫自然者。
不得不然之谓也。
不得不然。
又何体之慎耶。
夫天地八卦春秋。
惟止于此者也。
吾得定其所云。
其不至于此者。
惟吾何学焉。
吾安能以天下之心也。
是则其心卓然绝于俗者。
其文不求而至也。
无得子为教。
苟于圣达之门无所入。
则虽劬劳憔悴于黼黻。
其何数哉。
是故在心曰志。
宣于口曰言。
垂于书曰文。
其实一也。
若圣与贤。
则其书文皆教化之至言也。
徒见其纤靡而无根者多。
绐曰文与艺。
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