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权侍郎 中唐 · 独孤郁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三
贞元十三年八月日。独孤郁谨上书于舍人三兄阁下。
以世旧。遂获谒见叙故。
大贤之遇也。亦不以常交言之。
眷意甚露。郁堙。
三年无闻。摧颓折羽而不喜者。
非失意之谓。非尤人之谓。
盖将因事自罪而不喜也。借如豫章生于拥肿小木之中。
樵苏见之。亦以嗟矣。
一有不嗟。则必自与拥肿者亦不多远也。
珠玑混于砾石之中。童子弄之。
亦以惊矣。一有不惊。
则必自与砾石者亦不多远也。镆铘卧于铅钝之下。
下工睹之。固亦知矣。
一有不知。则必自与铅钝者亦不多远也。
毛嫱后于宿瘤而行。有目者睹之。
固即分矣。一有不分。
则必自与宿瘤者亦不多远也。苟与乎拥肿砾石铅钝宿瘤辈果殊异。
则不能移凡眼所择。况逃乎良工巧冶有识者之目哉。
礼部侍郎之目。固亦国之良工巧冶有识者之目也。
于中再择再不中。是真已为拥肿砾石铅钝宿瘤矣。
何止与斯不远哉。此所以因事自罪而不喜也。
或谕之曰。今之道尚光。
子之所以不振者晦遏也。子之也。
子且真有崒天之材而隐植之。有照乘之珍而密椟之。
有切玉之利而谨桡之。有倾都之艳而深帷之。
虽使离娄左执光而右拭眦。迫而索之。
固亦不能知子矣。子何不移植露光。
披锋示貌。使识者睹而骇之。
彼之所诲。固亦所不能焉。
已必不材也。必不宝也。
必不利也。必不姝也。
且遍过于有识者之目。是自扬其短也。
已必材也。必宝也。
必利也。必姝也。
虽小示其光锋干貌于一人。惊我亦已多矣。
所不惊者。是予四事果不足异于族凡也。
病直拙。独大贤于分殊。
尚不能以亟。况悠悠者与。
常行乎时辈之间。多酌其言语善者鄙者。
而自减盈消息。其旨稍有可惊。
不敢不于许言者言之。今之后学者。
或叹曰。吁后学何所归哉。
此且非宜长者所当闻也。亦非宜长者所不当闻也。
今朝廷先达。病在不能公也。
或能公而不能为力也。览其文。
则赞美称嗟。无不至也。
其间善恶轻重进退。则心以别矣。
此其所以为不能公也。鲜有知其必善而风鼓之。
不啻若自其口出。此其所以为公不能为力。
致使遑遑之伦。其下才者亦曰。
今夫在位者。其无公欤。
其无心欤。有一善未尝肯称也。
意曰非我事也。又虑与之谈者不与我符爱也。
是使诸子窃窃然自以无闻为不辱。遂相与择捷趋邪。
纷屯于主司之迹。亲者苟能致誉。
则不诘其所以致誉者之贤不肖。而曹趋之矣。
此实今之躁进苟得之风也。在朝廷大贤。
主而名之。驱而正之。
于其善者。扶之持之。
有善而未具者。决之导之。
使四方学士。知向方焉。
何如其曰非我事也。若使一人曰非我事也。
十人曰非我事也。举朝廷皆曰非我事也。
苟非我事。则无所不非我事。
无所不非我事。则天地之间。
无乃已寂寥乎。昔孔子饬诗书礼乐。
以化齐弟子。而至天下。
使孔子亦曰非我事也。则今者安尽闻夫七十子之贤。
诗书礼乐之盛。七十子亦曰非我事也。
又孰为播孔子之圣如此其大乎。今文亦如是。
朝廷先达亦如是。后之达者亦如是。
若不相播。则人文礼义知己复往之道。
不几乎息乎。不肖。
辱承大贤之心深矣。非又敢以假喻自荐也。
意欲以大贤择众贤。如七十子之徒。
是亦方孔子于大贤也。何如。
不宣。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