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香山寺832年8月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洛都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
香山之坏久矣。楼亭骞崩
佛僧暴露。士君子惜之。
予亦惜之。佛弟子耻之。
予亦耻之。顷予为庶子宾客分司东都
时性好閒游。灵迹胜槩。
靡不周览。每至兹寺。
慨然有葺完之愿焉。迨今七八年。
幸为山水主。是偿初心复始愿之秋也。
似有缘会。果成就之。
噫。予早与故元相国微之定交于生死之间。
冥心于因果之际。去年秋
微之将薨。以墓志文见托。
既而元氏之老状其臧获舆马绫帛洎银鞍玉带之物。价当六七十万。
为谢文之贽。来致于予。
予念平生分。文不当辞。
贽不当纳。自秦抵洛。
往返再三。讫不得已。
回施兹寺。因请悲知僧清閒主张之。
谨干将士复掌治之。始自寺前亭一所。
登寺桥一所。连桥廊七间。
次至石楼一所。连廊六间。
次东佛龛大屋十一间。次南宾院堂一所。
大小屋共七间。凡支坏补缺。
垒隤覆漏。圬墁之功必精。
赭垩之饰必良。虽一日必葺。
越三月而就。譬如长者坏宅。
郁为导师化城。于是龛像无燥湿陊泐之危。
寺僧有经行宴坐之安。游者得息肩。
观者得寓目。关塞之气色。
龙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
石楼之风月。与往来者耳目。
一时而新。士君子佛弟子。
豁然如释憾刷耻之为。清閒上人与予及微之
皆夙旧也。交情愿力。
尽得知之。憾往念来。
欢且赞曰。凡此利益。
皆名功德。而是功德。
应归微之。必有以灭宿殃荐冥福也。
予应曰。呜呼。
乘此功德。安知他劫不与微之结后缘于兹土乎。
因此行愿。安知他生不与微之复同游于兹寺乎。
言及于斯。涟而涕下。
唐太和六年八月一日河南尹太原白居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