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林 其五十 五十议守险(德与险兼用)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问。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记曰。在德不在险。然则用之则乖在德之训。弃之则违守国之诫。二义相反。其旨何从。又问。以山河为宝者。万夫不能当也。以道德为藩者。四夷为之守也。何则。苗恃洞庭。负险而亡。汉都天府。用险而昌。又何故也。今欲鉴昌亡。审用舍。复何如哉。
臣闻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又秦得百二。以吞天下。齐得十二。而霸诸侯。盖恃险之论。兴于此矣。史记曰。在德不在险。传曰。九州之险。是不一姓。盖弃险之议。生于此矣。臣以为险之为用。用舍有时。恃既失之。弃亦未为得也。何者。夫险之为利大矣。为害亦大矣。故天地闭否。守之则为利。天地交泰。用之则为害。盖天地有常险。而圣人无常用也。然则以道德为藩。以仁义为屏。以忠信为甲冑。以礼法为干橹者。教之险。政之守也。以城池为固。以金革为备。以江山为襟带。以邱陵为咽喉者。地之险。人之守也。王者之兴也。必兼而用之。昔汉高帝除害兴利。以安天下。自谓德不及于周。而贤于秦。故去洛之易。即秦之险。建都创业。垂四百年。是能兼而用之也。桀纣三苗之徒。负大河。凭太行。保洞庭。而不修德政。坐取覆亡者。是专恃其险也。莒子恃其僻陋。不修城郭。浃辰之间。丧其三都者。是怠弃其险也。由斯而观之。山河之阻。沟墉之固。可用而不可恃也。可诫而不可弃也。智以险昌。愚以险亡。昌亡之间。唯陛下能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