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林 其二十四 二十四议罢漕运可否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问。秦居上腴。利号近蜀。然都畿所理。征赋不充。故岁漕山东谷四百万斛。用给京师。其间水旱不时。赈贷贫乏。今议者罢运谷而收脚价。籴户粟而折税钱。但未知利于彼乎。而害于此乎。
臣闻议者将欲罢漕运于江淮。请和籴于关辅。以省其费。以便于人。臣愚以为救一时之弊则可也。若以为长久之法。则不知其可也。何者。方今自淮以南。逾年旱歉。自洛而西。仍岁丰稔。彼人困于艰食。此谷贱于伤农。困则难于发租。贱则易于乞籴。斯则不便于彼。而无害于此矣。此臣所谓救一时之弊则可也。若举而为法。徇以为常。臣虽至愚。知其不可。何者。夫都畿者。四方所凑也。万人所会也。六军所聚也。虽利称近蜀之饶。犹未能足其用。虽田有上腴之利。犹不得充其费。况可日削其谷。月朘其食乎。故国家岁漕东南之粟以给焉。时发中都之廪以赈焉。所以赡关中之人。均天下之食。而古今不易之制也。然则用舍利害。可明徵矣。夫赍敛籴之资。省漕运之费。非无利也。盖利小而害大矣。故久而不胜其害。挽江淮之租。赡关辅之食。非无害也。盖害小而利大矣。故久而不胜其利。大凡事之大害者。不能无小利也。事之大利者。不能无小害也。盖恤小害则大害不去。爱小利则大利不成也。古之明王。所以能兴利除害者非他。盖弃小而取大耳。今若恤汎舟之役。忘移谷之用。是知小计而不知大会矣。此臣所谓若以为长久之法。则不知其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