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门下裴相公818年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四川省达州市
通州司马元稹谨再拜献书相公阁下。昔者相公之掾洛也。
获陪侍道途。不以妄庸
咨及章启。则固窃闻阁下以文皇起居郎书居安思危四字于笏上为至戒矣。
今陛下当武平吴之后。阁下即周公东征而还。
安孰甚焉。思岂可废。
况今四邸并开。扫门之宾竞至。
碣石馀沴。束身之款未坚。
则阁下推食握发之意。何遽移之于高枕击钟之逸乎。
且夫得人则理之谈。实老生之常语。
至于切近。犹饥者欲食。
不可恶熟俗而不言也。若之末学浅见。
又安敢引喻古昔于阁下。独忆得近日故裴兵部之为人也。
甄辨清净号为名流
及其为相也。构致偫材。
栋梁榱桷。咸适其用。
人颇隘之。至于激浊扬清。
亦无所爱吝。是以秉政不累月。
阁下自外僚为起居郎。韦相自巴州知制诰
河南自邕幕为御史。李西川饶州杂端
密勿津梁之地。半得其人。
如故韦简州勋及等。拔于疑碍置之朝行者又十数。
然后排异已之巨敌。引协心之至交。
当时一二年间。几至于奸无蹊隧
而政有根本矣。及山东沴作。
上以兵事咨之。则对以禁暴息人之外。
不能有以佐震耀。是以樽俎之谋。
不专于廊庙。盖廉善精微之士。
素熟于心胸。而泛驾乘桴之才。
未尝校量于左右也。比于阁下今日之雄材大略为短矣。
然而即世之后。虽无李严廖立之思。
而十载之内。备将相号名卿者
多其引拔。呜呼。
鲍叔之功。斯不细矣。
昨者阁下方事淮蔡。独当炉锤。
内蕴深谋。外排偫议。
始以韩信吕蒙为急务。固非叔孙通荐儒之日也。
今殊勋既建。王化方行。
亦常念魏郑公守成之难。而三复文皇帝思危之诏乎。
以愚揆之。欲人之不怨。
莫若迁授之有常。欲人之竭诚。
莫若援拯于焚溺。何谓有常而不怨。
以省言之。由后行为前行。
以台言之。自察院殿院
苟不如是则怨矣。苟能如是何怨哉。
何谓援拯而竭诚。某又不敢移之于他人。
借如小生之庸且昧也。固不及班行之中辈。
又敢自让于郎吏之末者乎。向使元和中一年拾遗
二年补阙。不三四年为员外
又三四年为正郎。则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
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
遽责其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
亦难哉。及夫为计不良。
困于沟渎者十年矣。苟有舒其胝挛置之趋走者。
又安敢爱气力吝心髓于和扁耶。是犹龟鼍之有泉。
乌鸟之有林。何尝愧于水木。
苟或絷而笼之。锁而槛之。
其或放之投之者。则必啁啾顾慕以报之。
报其免于难也。今天下病沟渎困笼槛。
思阁下药之养之投之放之者。岂特小生而已哉。
且曩时之窒阁下及小生者。岂不以阁下疏有居安思危之字为抵忌
对上以河南县非贬官为说乎。向非裴兵部一二明之。
则某终老于穷贱。固其宜也。
傥阁下复三二年迟回于外任。则少阳邀望之际。
固未得奉煌煌之命。以周知其巢穴矣。
当元济讨除之始。又安能定已成之策于上前。
排未亡之疑于众口哉。今天下能不有万一于阁下之才略。
而犹跼足帖胁。私自怜爱其志力哉。
况当今陛下在宥四海。与人为天。
特降含垢弃瑕之书。且授随才任能之柄于阁下。
阁下若能荡涤痕累洞开嫌疑。
弃仇如振尘。爱士如救馁。
使恃才薄行者自赎于烦辱。以能见忌者骋力于通衢。
上以副陛下咸与惟新之怀。次以广阁下好善救人之道。
使千百年外。谓阁下与裴兵部为交相短长。
亦足为贤相矣。未尽善也。
且夫当陛下肇临宇宙之初。与得天久照之后。
愈光明矣。安有裴兵部拔偫才于前。
则尽行。阁下拔偫才于后。
则尽废。以阁下沐浴恩波之始。
与徽猷克壮之。愈汪洋矣。
又安有救裴寰之罪。换禹锡之官。
则尽易。振天下之穷滞。
行涣汗之条目。则尽难。
某虽至愚。未敢然也。
某自十年遭罹多故。每欲发书朋旧。
尚不敢尽陈其情。岂不知干宰相有不测之罪耶。
熟自计之。与其瘴死蛮夷。
自题不遇之榜。比夫尘秽尊重。
伏危言之。刑无异也。
聊因所善。缄献鄙诚。
翘企刑书。不敢逃让。
不宣。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