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谏职表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闻先王之制禄也。居其位而不行其职者诛。是以上无虚授。下不隐情。臣窃观今之备位素餐不得其职者。莫过于臣辈。臣闻太宗文皇帝时。王圭魏徵为谏官。文皇虽宴游寝食之间。王魏实在其所。用至于文皇发一言。则王魏善之而后出。举一事。则王魏虑之而后行。以文皇之明。合王魏之智。是以举无遗事。言有典常。文皇犹以为视听之未广也。因命三品以上入议军国大政。必遣谏官一人随入以参验之。当是之时。司股肱耳目之任者。有君臣之义焉。有父子之恩焉。有朋友之欢焉。是以否无不替。可无不行。不四三年。而天下大理。蛮夷君长带刀入侍者。不可胜计。岂干戈征伐之所致乎。盖拥蔽之患销。而幽远之情达也。若此然后可以称天子之诤臣矣。近之司谏诤者则不然。大不得备召见。次不得参时政。排行就列。累累而巳。且臣闻之。谏官之职。曰左右前后拾遗补阙。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近年已来。正衙不奏事。庶官罢廷对。若此则不见遗阙。补拾何阶。不得敷陈。廷议安设。其所谓举谏职者。唯独诰令有不便。除授有不当。则奏一封执一见而已。以臣思之。君臣之际。论列是非。讽谕于未形。筹画于至密。尚不能回至尊之盛意。备谗慝之巧言。而况于既行之诰令。已命之除授。然后奏一封执一见。思欲收丝纶之诏。回日月之光。信无裨于万一矣。至使凡今之人。以上封进计为妄动。拾遗补阙为冗员。以此称供奉官。与王圭魏徵为等列。臣虽至愚能不自愧。且陛下若以为臣等无所裨补。不足参侍从。固不当假以名器。立之于朝。苟以为务广聪明。稍关理道。又不当屏弃疏贱之。使至于此。伏愿陛下许臣于延英候对。召臣一见。赐以温颜。使臣得尽愚恳之诚。备陈谏官之职。苟或言有可采。得裨陛下万分之一。是臣千载之一时也。如或言不诣理。尘黩圣聪。则臣自寘刑书。以谢谬官之罪。亦臣之所以甘心也。无任恳款发愤效职忘躯之至。谨诣东上閤门奉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