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长庆元年尊号赦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
高祖太宗化隋为唐。
奄宅区夏。
包举四海。
全付子孙。
其何事哉。
彼昏盈而我劳劬也。
明皇承之。
能大其业。
六戎八蛮。
莫不贡奉。
由是庶尹弛政。
庶吏弛刑。
视人不勤。
视盗不谨。
燕寇勃起。
洞无藩篱。
六十有七年。
兵革大试。
其何事哉。
据安逸而易萌渐也。
逮我圣父。
勤身披攘。
斩断诛除。
天下略定。
曾是幽冀。
赐予怀来。
荷赖景灵。
丕训不坠。
环岁之内。
二方平宁
粤予何功。
时帝之力。
而卿大夫猥以大号。
加予眇身。
让于四三。
益甚其请。
皇太后始闻其事。
欢然慰心。
慈旨丕临。
臣诚上迫。
祗受典礼。
懔乎予怀。
尚念昔者七十二君。
莫不升中庆成
自以为尧舜莫巳若也。
然而不为尧舜之行者。
来代无传焉。
朕尝推是为心。
不欲名浮于实。
今卿大夫谓我文武孝德矣。
其将何道以匡予。
予其兢兢业业。
日慎一日。
慕陶尧虞舜之行以自勉。
文武宪章之道以自勤。
予苟不思。
无忘纳诲。
于戏。
溢美之名。
既不克让。
润物之泽。
夫何爱焉。
可大赦天下。
长庆元年七月十八日昧爽巳前。
罪无轻重。
咸赦除之。
惟故杀人并官典犯赃。
不在此限。
应左降官及流人未经量移者。
宜与量移近处。
有左降官流人本因犯赃得罪者。
宜依今年正月三日制处分。
京畿诸县及庶支盐铁户部负欠。
各疏理放免有差。
应经战阵之处。
所在州县。
收瘗遗骸。
仍量事与槥椟。
兼以礼致祭
李师道吴元济自绝于天。
并从诛戮。
念其祖父尝事先朝。
坟墓所在。
并不得令人擅有毁废。
爱人本于省赋。
虽在必轻。
国用出于地财。
又安可阙。
令淮蔡并山东率三十馀州。
约数千里。
颁赐或踰于钜万。
给复有至于连年。
河北等州给复限满处置。
宜委所在长吏审详垦田。
并亲见定数。
均输税赋。
兼济公私。
每定税讫所增加赋申奏。
其诸道定户。
宜委观察使刺史
必加实审。
务使均平。
京兆府亦宜准此。
其百司职田在京畿诸县者。
访闻本地多被所由侵隐。
抑令贫户。
佃食蒿荒。
百姓流亡。
半在于此。
宜委京兆府勘会均配。
务使公平。
京兆百姓属诸军诸使者
宜令各具挟名敕下京兆府
一户之内。
除巳属军使
馀父兄子弟。
据令式年几合入色役者。
并令京兆府明立籍簿。
普同百姓。
一例差遣
频年巳有制敕处分。
京兆府举明旧章。
条件奏闻。
刑狱所系。
理道最切。
如闻比来多有稽滞。
一拘囹圄。
动变炎凉。
自今巳后。
宜令御史台切加访察。
御史巡囚。
事涉情故。
或断结不当。
有失政刑。
具事由奏闻。
其天下州县。
并委御史台并出使郎官御史兼诸道巡院切加察访
近边所置和籴。
皆给实价。
如闻顷来积弊颇甚。
美利尽归于主掌。
善价不及于村闾。
或虚招以奉于强家。
或广僦用资于游客。
若不严约。
弊何可除。
宜委度支精择京西京兆应供粮军并和籴院官及营田陆运使
切加访察。
仍作条疏检辖。
速具奏闻。
应停诸道年终勾并。
许刺史上使。
录事参军
不得擅离本州。
御史台切加纠举。
内外文武见任并致仕官赐官爵有差。
神策六军金吾威远皇城将士。
普恩之外。
各赐勋三转。
大长公主公主王郡主县主
神策六军金吾威远皇城等诸军将士。
统军以下兼将士等。
长行立仗及守本军本营者。
各赐物有差。
鸿胪礼宾院应在城内蕃客等。
节级赐物。
阴山贵女。
来迓天孙。
王明庭。
克劝盛典。
念吾妹之将远。
于礼宾而宜加。
回纥公主别有赐物。
侍中读宝户部侍郎平章事杜元颖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植各加一阶。
撰册文官与一子正员。
奉册奉宝绶书玉册书宝官各加两阶。
进宝绶进册中进中严外辨礼仪赞导押册押宝绶舁宝册官各加一级。
其馀应职掌行事官并写制书官太常修撰仪注礼官并内定行事中使
三品巳上赐爵一级。
四品巳下加二阶。
仍并赐勋两转。
镌造玉册并填坟金字造宝装宝官等。
各赐五十段。
尊师重傅。
有国常经。
李逢吉韦绶薛仿丁公著等。
普恩之外。
各加一阶。
如巳至三品四品者。
赐爵一级。
天下百姓九十巳上。
委所在长吏量加存恤。
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先以旌表者。
亦量加优恤。
五岳四渎。
名山大川。
并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
各令所在。
以礼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