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帝王所尚问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七
夏尚忠。
殷尚敬。
周尚文。
何也。
曰。
帝王之道。
非尚忠也。
非尚敬与文也。
因时之变。
以承其弊而已矣。
救野莫如敬。
救鬼莫如文。
救僿莫如忠。
循环终始。
迭相为救。
如火之菑而烧也。
人知其胜之于水矣。
胜于水者土也。
水之溃遏其流者。
则必大为之防矣。
夏禹之政尚忠。
殷汤之政尚敬。
武王之政尚文。
各适其宜也。
武王之时。
则尚忠矣。
汤居武王之时
则尚文矣。
与汤交地而居。
先敬而殷尚乎忠矣。
故适时之宜。
而补其不得者。
三王也。
使黄帝尧舜居三王之天下。
则亦必为汤武王之所为矣。
由是观之。
五帝之与夏商周
一道也。
若救殷之鬼不以文。
而曰我必以之忠而化之。
是犹适于南而北辕。
其到也无日矣。
孔子圣人之大者也。
孔子王天下而传周。
其救文之弊也。
亦必尚乎夏道矣。
是文与忠敬。
皆非帝王之所尚也。
帝王之所以合变行权者也。
因时之变以承其弊者也。
不可休而作为之者也。